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因茨的P2实验致力于通过电子-质子散射将弱混合角sin~2θ_W的测量精确度提高到0.13%.为了压低由于质子结构和箱图贡献的不确定性,选择了低平均四动量转移Q2(4.5×10~(-3)GeV2/c2)和低束流能量(155 Me V).为了达到实验要求的巨大统计量,新的美因茨能量恢复超导加速器(MESA)正在建设中.本文描述了测量的动机、实验和加速器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清华物理系粒子物理研究与教学的历史、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前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科研成果包括5个方面:非阿贝尔规范理论中的螺旋振幅方法;重夸克偶素;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中微子和低能强子有效理论.  相似文献   

3.
假定强子碰撞的多重产生主要来自两个强子中的胶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中的一些结论,得到强子非弹性碰撞中末态荷电粒子平均多重数〈n_(ch)〉=(Q~(3/4))/(a+bQ~(1/4)lnQ+cQ~(1/4))。理论与目前加速器实验测得的质子——质子碰撞多重产生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4.
BESⅢ合作组最近开始双光子物理研究,主要源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对缪子反常磁矩的贡献有很大不确定性,电磁跃迁形状因子作为实验输入是改善计算精度的需要。在BESⅢ探测器上获得的质心能量3.77 Ge V到4.6Ge V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测量轻赝标量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在动量转移低于2(Ge V/c)2时单标记技术测量的结果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该区域对于αμ的计算十分重要,并且也首次开始了π介子跃迁形状因子的双标记测量。这是π~0跃迁形状因子模型无关参数化研究的第一步。另外,多介子末态测量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BESIII在BEPCII所能达到的能量范围(2.0~4.6GeV)获取了3批实验数据,用于R值、强子形状因子、重粲偶素共振结构及新粒子态的测量.本文对目前R值测量的主要工作及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探测器对底夸克偶素产生截面的测量方法、提取极化参数的算法以及触发率的计算。给出了利用CMS实验探测的底夸克偶素的分辨率、重建效率和触发率等。目的是在前所未有的超高能量下,通过测量强子对撞产生底夸克偶素的截面和极化度来验证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RQCD)的因子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从低能至高能的反质子与质子碰撞中各种现象,从介子交换理论和吸收现象,获得一个可以描述其相互作用的光学势。pp碰撞后,发生湮没而产生众多的介子、强子,以及在高能正、反质子湮没后产生奇特性粒子,带粲的介子、强子,并探讨获得混杂性粒子和新粒子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0年3月19日刷新了由它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分别加速至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是原纪录的三倍。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6日宣布,来自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国际合作组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双粲重子的新粒子,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电荷,质量约3621兆电子伏特,几乎是质子质量的4倍。与质子和中子类似,新发现的双粲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但其夸克组分不同: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而双粲重子则由两个较重  相似文献   

10.
先进粒子加速器包括射频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同步加速器等,不仅极大地加速了人类从核物理迈向基本粒子物理的进程,而且同时派生出了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质子/重离子治疗仪等一批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等重大前沿学科研究和应用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并且正在成为国际上先进加速器科学中心之一,本文概述性地介绍上海先后建成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先进质子治疗装置、以及正在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并对上海未来粒子加速器学科和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方向做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强子、电子对撞机LHC和Belle-Ⅱ上的重味物理实验,详细研究了B~*→DD~*、Dρ~-、DK~(*-)、πD~*和KD~*等非轻衰变.采用简单因子化方法计算了这些过程的衰变振幅,并利用BSW模型计算了和这些过程相关的形状因子,进而给出了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极化分数.从数值结果来看,B_q~*→D_qD_s~(*-)和D_qρ~-衰变有比较大的分支比,数量级高达10~(-8).因此,这两个过程将有望较早地被LHC和Belle-Ⅱ实验所观测到.  相似文献   

12.
探索低能离子特别是质子碰撞对有机分子的电子激发效应对理解低能离子对生物有机体的辐照损伤效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低能质子与乙炔分子之间碰撞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由于低能质子碰撞导致的乙炔分子的电子激发效应,碰撞过程中质子的能量损失以及靶分子价带上的激发电子的数目,揭示了电子激发效应是电子能量损失的主要机制,证明了关于电子阻止本领的传统线性理论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低能离子穿透分子靶时的电子能损,并且阐明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物理学家用粒子加速器来回答宇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物体具有质量等问题。然而,你是否知道,看似"高大上"的粒子加速器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多个领域,没有粒子加速器,也许我们根本就活不下去物理学家用粒子加速器来回答基础物理学的问题——宇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物体具有质量等。很多粒子加速器个头巨大,在芝加哥附近的费米实验室里的万亿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的周长有六公里,而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则还要再大四倍,并且,它们都非常昂贵。  相似文献   

14.
本书为《数学物理剑桥专著》之一,是俄罗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格瑞玻夫于1969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彼德堡)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系列讲演编辑而成。当时高能强子物理刚刚建立,需要给凝聚态物理学家介绍复角动量理论。本书的出版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所包含的内容与当前分析高能强子散射、深度非弹轻子——强子散射、重离子碰撞物理及相变动力学研究等密切相关,非常有用。它也是对下一代粒子加速器LHC和TESLA的电弱过程研究的必需手段。  相似文献   

15.
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最深层次结构的前沿学科.在实验方面,大型高能加速器是主要的实验手段,其以高亮度和高能量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新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以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简单介绍以高亮度为发展目标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日本的超级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以高能量为发展目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处在研发阶段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一些物理课题的研究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在这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科学装置中,两束质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特定位置对撞,产生出大量各种各样的粒子。高原宁院士领导的中国组通过在LHC上开展实验,率先发现了五夸克态奇特粒子。这不但是传统夸克模型的重大突破,也为人类探索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打开了新的窗口,并因此荣获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矩阵和把散射振幅按某种在转动、反射和时间反演下不变的量来展开的方法,从量子电动力学求得了任意极化电子在任意极化核子上散射的微分截面.最终所得的表达式可以用来判断实验应当测量何种极化态才最有利于更精确地决定核子的形状因子.  相似文献   

18.
自夸克模型提出后,已经十余年了。实验中始终未发现夸克粒子的存在。但夸克模型对强子的分类作了成功的说明,Su(3)对称性已是公认的关于强子的动力学特性。因为独立的夸克粒子不存在,人们进而认为夸克只存在于基本粒子组合体内部,它不能脱离基本粒子单独存在,所以,单独的夸克粒子是观察不到的。基本粒子除质子是稳定的以外,其余如中子,介子,超子等都是不稳的。而且大量的事实说明。用其他粒子撞击质子时,得到比质子更重的粒子,而不可能把质子打破。撞击的能量愈大,得到的粒子更重。仿佛是能量愈大,质子与其他粒子的结合愈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们的基本粒子层次结构模型,导出强子中的层子动量分布函数和用以层子形状因子表示出强子形状因子,并用它分析了内含反应强子产生的某些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非对称正负电子对撞机KEKB的Belle实验上关于粲物理研究的最新发表或初步实验结果.主要包括:1D~0-D~0混合和CP破坏,一些衰变道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新的实验测量结果;2寻找D~0介子的稀有衰变,给出了目前实验上最严格的分支比上限;3关于含粲强子研究的一些新结果,比如含双粲强子、含粲奇异强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