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BESIII在3.773GeV获取的2.93fb-1数据,测量了600~900 MeV/c~2区间e~+e~-→π~+π~-的截面.分析主要基于初态辐射的方法,总的系统误差控制在0.9%.通过计算得到的形状因子|F_π|~2与其他两个实验做了比较.两π过程对缪子反常磁矩的贡献为a_μ~(ππ,LO)(600~900 MeV/c~2)=(368.2±2.5_(stat)±3.3_(sys))×10~(-10).  相似文献   

2.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相应积分亮度为3×104nb~-1的数据.用η→γγ道测量了e~+e~-→ηπ~+π~-的波恩截面,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论相吻合;还用末态η→π~+π~-π0和ω→π~+π~-π0分别得到了e~+e~-→ηπ~+π~-和e~+e~-→ωπ~+π~-波恩截面的初步结果;e~+e~-→ηπ~+π~-波恩截面的数值还被用于确定τ~-→ηπ~-π0ντ的衰变分支比.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VEPP-2000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CMD-3探测器开始运行.在质心系能量区间0.32~2GeV范围内,已经获取了积分亮度约为60pb-1的数据.目前已经得到多种强子末态截面的初步结果,尤其是e~+e~-→π~+π~-,π~+π~-π~0,K_LK_S,K~+K~-,ηγ,3(π~+π~-),2(π~+π~-π~0),K~+K~-π~+π~-,K~+K~-η,K~+K~-π0,ηπ~+π~-,ωπ~+π~-和ω→π~0e~+e~-.为正确描述角分布和不变质量分布及截面分布,多强子末态过程必须考虑其中间共振态.  相似文献   

4.
运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案,考虑Sudakov因子对长程部分的压低作用,引入双强子分布振幅等非微扰参数,利用Flatte和Briet-Wigner模型对类时形状因子进行参数化处理,加入顶角修正,微扰计算经共振态f0(500,980,1 500,1 790)的B+→π~+π~-π~+三体衰变分支比,结果分别为6.41×10~(-9),1.25×10~(-7),1.92×10~(-8),5.66×10~(-9).目前实验上给出分支比Br(B~+→π~+f_0(980)[π~+π~-])的上限数据是1.5×10~(-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的贡献和顶角修正项后,该文计算较前期结果更加合理,其中■的贡献是差别的主要来源,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2011~2013年BEPCII对撞机上的BESIII探测器收集的数据,测量了e~+e~-→pp在2.232 4~3.671 0GeV之间12个质心系能量点的截面.期待利用在2014年和2015年收集的更大的e~+e~-扫描数据样本做更进一步测量.通过标记和不标记初态辐射光子的方法,对pp珚形状因子进行了测量.利用BESIII的优良探测器表现,利用标记和不标记初态辐射光子的方法,对nn珔形状因子的测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同时也一并报道了ΛΛ的形状因子的初步但不符合理论预期的结果,及利用在e~+e~-→Λ_cΛ_c阈值上收集的数据的预期.也期望BESIII能对其他超子的形状因子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
实验上寻找超出传统夸克标准模型的激发态强子(也称为类粲偶素/类底偶素或XYZ粒子)已经很多年,建议过很多的激发态强子的候选者,包括胶球、混杂态、多夸克态、强子分子态等.自从B工厂运行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给出来自Belle实验的关于XYZ粒子的最新实验成果,包括(1)X态:首次观测到B0→X(3872)K+π-过程的信号以及B+→X(3872)K0π+过程存在的迹象;寻找Xb态;(2)Y态:更新的Y(4360)和Y(4660)共振参数的结果以及更新的测量e+e-→K+K-J/ψ和γχc J过程的散射截面;(3)Z态:发现带电的Zc(4050)±→π±ψ(2 S)存在的迹象以及在e+e-→K+K-J/ψ过程中寻找Zcs的态.  相似文献   

7.
考虑初始处于Bell态的两原子比特,将其中一个注入真空态腔中发生多光子共振相互作用情况.运用量子信息熵理论,研究对腔外原子比特施逻辑门操作及基态测量前后,腔内原子比特的熵压缩性质.结果表明,操作腔外原子比特前,腔内原子比特不产生熵压缩现象;对腔外原子比特施Hadamard(H)门和H类门操作后,在k=3光子过程中,腔内原子比特产生周期为π/(3!)~1/2熵压缩现象,可制备最佳熵压缩态;在k3的多光子过程中,随着光子数增加,熵压缩因子E(Sx)产生高频振荡,一般熵压缩频繁出现,最佳熵压缩产生次数明显增加,有利于噪声环境下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实验实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前K_(2π)衰变分枝比R_0=W(K_1~0→π~0+π~0)/W(K_1~0→π~0+π~0)+W(K_1~0→π~++π~-)的实验数据和π-π作用方面的有关知識,估計了衰变分枝比R_+=W(K~+→π~++π~0)/W(K_1~0→π~0+π~0)+W(K_1~0→π~++π~-);结果表明,如果存在一个I=o S波π-π共振,則能很好地解釋R_+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介绍KLOE实验介子达利兹衰变中η|π~0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的测量结果以及在γγ碰撞中η|γγ衰变宽度的测定.升级后的探测器从2014年11月开始取数,评述了双光子物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继发现带电类粲偶素结构Zc(3900)之后,北京谱仪(BES Ⅲ)又发现了一系列带电的和中性的Zc粒子.为了理解这些Zc粒子的内部结构和性质,BESⅢ实验利用其在质心系能量4.23和4.26 GeV处采集的数据样本对e~+e~-→π~±(DDˉ*)?和e+e-→π~0(DD~*)~0过程进行了研究.在DD~*系统中分别观测到1个带电的类粲偶素结构Zc(3885)~?和1个中性的类粲偶素结构Zc(3885)0,且他们的极点质量和宽度在1σ范围内一致,因此Z_c(3885)极有可能是1个类粲偶素同位旋3重态.BESⅢ实验还测量了π±Z_c(3885)~?系统的角分布,结果显示其带电Zc(3885)?的自旋宇称量子数JP符合1+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在微扰QCD框架下,研究了B~(0,±)→ρ~0(ω)π~(0,±)→π~+π~-π~(0,±)衰变过程中ρ-ω混合效应对CP破缺的影响.由于产生了大的强相角,当π+π-的不变质量在ω共振区域,CP破缺获得了极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最小Higgs模型(LH模型)中由于镜像轻子和标准模型(SM)轻子之间存在味改变耦合,会对τ+μ-Z(γ)顶角产生单圈贡献,从而使e~+e~-→τ~+μ~-过程的截面增加,这一效应能被实验探测到.利用LH模型研究了e~+e~-→τ~+μ~-过程,在Mathematica 7.0中通过调用High Energy Physics和Loop Tools,经过复杂计算得到其截面σ.通过这类过程探讨LH模型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氧硫化碳(OCS)在吸收230 nm左右的光子后迅速解离,生成的CO(X1Σ+g,v=0,J=42~65)碎片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后检测.通过对CO+进行速度成像,获得了CO+的平动能布居和角度分布.除了主要的单重态通道S(1D)+CO(X1Σ+g,v=0)以外,三重态解离通道形成的S(3P)原子也被观测到,其通道分支比约为0.5%,并且随CO的转动激发而略增加.结合最新计算的OCS电子激发态势能面,获得了OCS的三重态解离机理:OCS吸收230 nm光子被激发至A1A'态,进而通过旋轨耦合至b3A″态解离.  相似文献   

14.
研究τ轻子味破缺衰变,有助于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LFV)机制的新物理.在代非普适Z′模型中,对τ~-→μ~-(e~-)KK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共振和非共振的贡献以及来自B介子衰变的限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参数范围内,这些衰变的分支比都能达到目前的实验上限.最新的实验上限将模型参数B_(τμ(τe))~(L(R))限制在O(10~(-3)).其中,s夸克末态的贡献远大于u(d)夸克末态的贡献,共振部分形状因子的贡献最大.分析了τ~-→μ~-(e~-)KK微分衰变率与双K介子不变质量s~(1/2)(s=m~2KK)的关系.在双K介子不变质量范围内,矢量介子φ(1020)共振占主要地位,τ~-→μ~-KK衰变的共振峰比τ~-→e~-KK衰变的共振峰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N_(NH)_4~+→N_(NO)_2~-→N_(NO)_3~-,即三氮迁移转化过程中的质量不守恒问题很显著。因而建立这种三氮转移动力学耦合数值模型用于地下水污染预测是不可靠的。较好的途径是依据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不同而选择NH_4~+或NO_3~-弥散-吸附迁移模型,以及NH_4~+→NO_3~-转移模型用于地下水污染预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在质心能量10.6GeV附近获取的500兆cc事例,在BaBar实验中对衰变D~0→π~-e~+ν进行了研究.利用这些数据,测量了D~0→π~-e~+ν的分支比,同时测量了强子形状因子fπ+,D和CKM矩阵元V_(cd).应用衰变D~0→π~-e~+ν和B0→π-e+ν之间的关系,计算了矩阵元V_(ub),一旦出现新的理论计算,其精度将可以和其他实验测量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Davidson修正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RCI+Q),对F原子和Cd原子分别使用相关一致基augcc-p VQZ和相对论赝势基aug-cc-pwCVQZ-PP,对CdF分子对应最低两个离解限Cd(~1S_g)+F(~2P_u)和Cd(~3P_u)+F(~2P_u)的14个电子态~2S~+(3),~2∏(3),~4∑~+(2),~4∏(2),~(2,4)△,~(2,4)∑~-,在核间距R=1.3-6.0?之间进行了Λ-S态势能曲线计算。理论计算结果表明,X~2Σ+,2~2S~+,2~2Π,3~2∑~+为束缚态,而1~2Π,3~2Π,1~2∑~-,1~2Δ,1~4∑~+,2~4∑~+,1~4Π,2~4Π,1~4Δ,1~4∑~-为排斥态,两个离解限能量间隔为30 147cm~(-1)。随后,依据Λ-S束缚态势能曲线,对X~2S+,2~2∑~+和2~2Π进行了振动能级和转动常数的计算。上述计算结果跟已有的实验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40Ar10+轰击Al和Si固体表面形成的200 ~ 1000 nm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离子源提供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0+入射到Al和p型Si表面所产生的Al, Si, Ar原子的200~1000 nm特征光谱的实验测量结果. 结果表明, 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原子相互作用可有效地激发靶原子和靶离子的特征谱线, 而且由于发射二次电子的无辐射退激与辐射光子退激过程的竞争, 使得在p型Si表面上Ar原子的光谱强度总体大于在Al表面上的光谱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分析BESIII探测器在质心系能量3.773和4.599GeV采集的2.93和~0.567fb-1数据,报道了衰变常数fD~+和D介子半轻子衰变的形状因子,D~+→K~0_Sπ~+π~0的Dalitz图分析,D→K~0_S/Lπ~+π-和K-π~+强相差,D~0D~0混合参数yCP的测量;2体强子衰变D~0(~+)→ωπ~0(~+),稀有衰变D~0→γγ和D~+→K(π)±ee~+的寻找以及Λ~+c→Λe~+νe和12个强子衰变绝对分支比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LHCb实验组对衰变B~0_s→K*π~-和B_-~0s→K~±K~(*■)分支比的测量结果 ,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采用最小x~2方法拟合Xi,fA,并将B_(u.d)→PV衰变拟合出的湮灭参数代入B_s→PV衰变的可观测量中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Bs和B_(u.d)介子系统湮灭参数Xi,fA(PV)具有普适性.对于Br(B~0_s→K*+π~-)和Br(B~0_s→K±K(*■))这两个可观测量,给出的理论值与LHCb给出的实验值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一致,只有湮灭图贡献的B~0_s→πρ衰变对于研究湮灭参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