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碳四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以氧化铝为载体,钯为活性组分,并添加有助剂的C4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裂解C4馏分及催化裂化(FCC)C4馏分加氢饱和性能,催化剂加氢饱和工艺条件,优化出了催化剂适应的操作范围,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长周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5~70℃,压力1.5~2.0MPa,空速1.0~2.0h-1,H2/烯烃体积比200~40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个别时间段外,原料中烯烃的加氢饱和率均大于99%,加氢产物满足乙烯裂解料和车用液化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植被力学-水力作用的机理,引入根系吸水分布函数描述不同根系构型的吸水特性,建立了一个用于边坡稳定计算的植被力学-水力加固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考虑不同根系构型的力学-水力作用,对洪泽湖堤防岸坡的典型断面进行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吸水显著提高了土体基质吸力,其影响范围大约为2.5倍根系深度;在根系吸水的初始阶段,不同根系构型所产生的差异较小,但随着时间逐渐增加,不同根系构型的差异逐渐增大;植被力学-水力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堤防岸坡的稳定性,24.h降雨后,根系加固下的安全系数约为裸土岸坡的1.4倍。  相似文献   

3.
金属矿地下开采采场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场冒落是金属矿地下开采安全事故的主要形式.在对其影响因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岩体质量、岩体时效特性、采场暴露面积与爆破冲击为影响采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应用岩石力学、损伤力学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现场声波测试。从上述4个主控因素着手构建了其影响度函数与其影响权重,然后给出了采场稳定性综合评判方法与评判标准.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揭示了待采采场潜在的隐患与诱因,而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以我国大冶铜绿山铜铁矿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图2,表6,参10.  相似文献   

4.
李宏勋  王海军  张汶汶 《河南科学》2013,(10):1769-1773
将多元均值向量推断运用到评价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模型拟合数据稳定程度上.依据多元均值向量推断原理,构造多个相关变量均值范围的理论模型.并运用该理论模型对我国1978-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率与天然气产量增长率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在假定的置信度水平下,对两变量现值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推断其总体及未来观测值的稳定范围,在多元状态下推断单个变量未来值的稳定范围,对两变量未来均值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1-己烯和三聚甲醛模拟体系考察Prins缩合反应降烯烃的性能,比较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35、DFHS-6、分子筛H-Y和负载型离子液体BsMIMHSO 4/sg的催化活性,选择Amberlyst-35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研究甲醛来源、催化剂用量、1-己烯/三聚甲醛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4%,1-己烯/三聚甲醛物质的量配比为1∶1.5,反应温度105℃,反应压力1.5 MPa,反应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用质量比为1∶7的三聚甲醛与FCC汽油反应,可使FCC汽油中烯烃质量分数从25.1%降至12.2%,且反应后产品的辛烷值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温溶液缩聚法,将1,4,5,8-萘四甲酸二酐与6,6’-二[2-(4-氨基苯)苯并咪唑]、3,3’-二(4-苯磺酸)-联苯胺反应,得到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磺化聚(酰亚胺-苯并咪唑)。将聚合物制备成薄膜,苯并咪唑单元的引入使得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中形成了咪唑-磺酸之间的酸碱离子交联结构,提高了膜的力学强度、尺寸稳定性、氧化及水解稳定性。质子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的质子电导率为0.19 S/cm,高于同等测试条件下Nafion115膜的质子电导率(0.13S/cm)。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铅直井眼中的线-弹性力学井壁稳定性分析为基础,对井壁力学稳定性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井壁力学稳定性模型及强度判别准则具有较大局限性,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脉冲波形对超宽带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TH-BPSK方式下超宽带系统的误码率与多址性能,研究了脉冲波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4种脉冲在AWGN信道下使用TH-BPSK调制方式时的误码率与多址性能,其中两种波形符合FCC的频谱规划要求,另两种波形不符合FCC的要求。结果表明符合FCC频谱要求的脉冲性能优于不符合FCC频谱要求的脉冲,FCC对UWB系统的限制反而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运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MgSc合金中长程有序化对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Sc有序化对合金晶格常数的影响较小。合金的长程有序化对弹性系数的影响显著,在15-25 at.%Sc范围内无序相的力学稳定性好,但韧性较差。Sc有序化导致合金四方剪切模量变得很小(~4 GPa),因此Sc有序化可能使得MgSc合金出现剪切失稳。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在费米面附近有较多态密度峰,使得合金相稳定性和力学性质对组分的变化敏感,因此可通过细调合金组分改变合金相和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DUT-1模型冰的物理性能和弹性模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种自行研制的非冻结合成模型冰,命名为DUT-1模型冰.从材料物理性能角度出发,简单阐明该合成模型冰制作程序,详细描述其成分、级配、结构和密度.根据密度变化范围和浸水后的密度稳定性,推断其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和能够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的时间范围.讨论了实测弹性模量与吸水率、湿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气相活化脱镍技术。对气相活化条件、酸洗条件、脱镍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脱除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镍效果显著,脱镍率最高可达80%,脱镍后的催化剂微反活性大幅度提高,并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Cr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_xFeNiCu high entropy alloys(HEAs) was firstly studied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alloys increased with the expense of its plasticity decrease,if the content of Cr in the alloy increased.In order to verify the calculated results,Cr_xFeNiCu(x=0.8,1,1.5 and 2) high entropy alloys were synthesized by vacuum induction melting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value of x increased from 0.8 to 2,the crystal structure changed from single phase face centered cubic(FCC) phase to a mixture of FCC and body centered cubic(BCC) phases.For the single phase FCC(x=0.8) structure,both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hardness values were low,which were 491.6 MPa and 322.2 HV respectively,however,the plasticity was high,reaching 33.2%.With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BCC phase(x=2)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the allo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which were 872.6 MPa and 808 HV,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硼含量对 FeCoNiCrAl$_{0.1}$B$_{x}$ ($x = 0 \sim 0.1$) 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 结果表明: 当硼含量 $x \le 0.03$ 时, FeCoNiCrAl$_{0.1}$B$_{x}$ 高熵合金由单一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 FCC)结构的 $\gamma $ 相组成; 而当硼含量 $x \ge 0.05$ 时, FeCoNiCrAl$_{0.1}$B$_{x}$ 高熵合金由 $\gamma $ 相、微量的有序态 FCC 相和硼化物组成. 硼元素的加入, 细化了 FeCoNiCrAl$_{0.1}$B$_{x}$ 高熵合金的晶粒, 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 但也降低了合金的延伸率. 在真空中拉伸时, FeCoNiCrAl$_{0.1}$B$_{x}$ 高熵合金的断口形貌均为韧窝状塑性断口.  相似文献   

14.
各向异性条件下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初始不等压固结状态引起的不排水剪强度的各向异性,反在本构方程基础上得到的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粘土的不排水剪强度应用到深基开挖抗隆起稳定的分析中,得到稳定安全系数公式,针对典型上海软土进行分析,并以工程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一种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种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催化剂酸性,分子筛破坏程度,晶胞常数和硅铝原子比等参数受水热处理条件影响的一些规律。一同温度在750-800℃之间时催化剂的总酸量降低很快,而强酸与 到之比随分子筛脱铝量的增多而增大,在850℃,样品处理时间大于4h时,晶胞常数降到2.427nm,硅铝原子比增大到20.1,剩下的酸基本上是强酸,而且分子筛的相对破坏程度达到60%。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拱桥是跨越江河峡谷富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和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拱桥正在不断突破自身跨径纪录,研究其理论极限跨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强度、面内稳定和面外稳定条件,分别基于抛物线拱轴线和悬链线拱轴线,采用理论推导获得了拱桥的极限跨径的解析公式,并由此考虑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等新材料的应用,针对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分析其理论极限跨径随矢跨比和材料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悬链线推导出来的理论极限跨径略小于基于抛物线推导的结果,但结果相差不大。在矢跨比1/5时,混凝土拱桥主拱采用R200活性粉末混凝土时的理论极限跨径可超过2000m,钢拱桥主拱采用Q690高强钢材时的理论极限跨径可超过2500m。  相似文献   

17.
 破裂岩石注浆固结后形成的岩-浆-岩结构面呈现较强的剪切力学特性,且其剪切强度及稳定性是衡量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基于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从3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破裂岩石注浆固结体的剪切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注浆固结体剪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包括剪切强度、刚度及蠕变等性能;注浆固结体剪切强度预测模型研究,主要为理论计算模型和经验模型;注浆固结体剪切变形破坏数值研究,涉及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和离散单元法等。总结分析了目前破裂岩石注浆固结体剪切力学性能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加强注浆固结体的剪切蠕变性能、长期稳定性以及具有普适性的剪切强度预测模型的研究,以完善注浆加固机理和注浆加固强度强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含水率对于粉土强度特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粉土类土质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但遇到暴雨或者持续性降雨等情况下,容易触发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动。以乌鲁木齐某地铁沿线土质斜坡为例,现场取样后通过人工改变粉土含水率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综合分析围压及含水率对抗剪强度耦合影响,并将不同含水率下的强度参数运用至三维颗粒流程序(PFC)建立的边坡模型,研究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黏聚力则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且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量。抗剪强度与黏聚力具有相近的变化规律。土体强度衰减后,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表现为后缘拉裂-坡体中部牵引-前缘剪出的特征。以滑带节理裂隙和滑体位移的分布为评价指标,从微观角度研究随着粉土含水率的增加,坡体变形破坏发展全过程。为该类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研制的FCC汽油加氢催化剂GFH-1/GFH-2.以大庆未脱硫醇FCC汽油为原料,经脱臭处理,然后切割为轻、重2个馏分,重馏分加氢产物与轻馏分混合后产品硫含量小于25.0μg/g,辛烷值损失不到1.3个单位,达到国Ⅳ汽油标准,研发的催化剂对FCC汽油加氢脱硫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20.
 隧道稳定是岩土工程领域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了岩土工程中常用来评价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引出了隧道稳定率的概念;给出了几种不同情况下隧道稳定率的表述形式,即不考虑土重影响时的稳定率,考虑土重影响时的稳定率和隧道支撑力的稳定形式;以Davis 提出的一个变量隧道垮落模型为例,构建块体速度场和受力分布图,根据功能原理,推导了基于一个变量的单圆形隧道稳定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得出现场稳定率;根据分析计算,得出理论稳定率。针对3种不同形式的稳定率进行了分析,当现场稳定率的值大于理论值时,隧道已垮落;当现场稳定率的值等于理论值时,隧道处于临界垮落状态;当现场稳定率的值小于理论值时,隧道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可根据不同情况,利用不同形式的稳定率表达式评价隧道是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