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一天,班级里的一个女生来找我。说她们寝室出现了很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内部分裂成几个派别,而她受到了她们的排挤,她感觉很痛苦。我马上召开寝室会议了解情况,结果她们互相攻击,数落对方的不是。我首先讲述了建立一个和谐寝室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她们都进行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学会理解和包容对方。  相似文献   

2.
这学期开学不久。我们斑一名刚刚转学来的女生李倩茹到办公室找我,她进来时.只有我自己在办公室。她那样羞怯,很不自在。我以为她是来问题的,没想到她小声对我说,她写了一首小诗,说着,顺手递给了我。其实那是一首只有我和她才称为“诗”的小诗,题目是《星星》。她是这样写的:“星星一闪一闪\我就静静地看\仔细看星星\星星慢慢地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吴惠新 《奇闻怪事》2006,(11):39-40
五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名文科班的女生哭着走了进来。我吓了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她哽咽着说:“烦得很,听不进去课.想找你谈谈。”看到眼睛又红又肿、胸前的衣服都被泪水打湿的她,我真的很心疼,忙拿出纸巾递到她手中,扶着她的肩膀,说:“那好吧,快坐下.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 ? 问题 ? 在我上初一时,班里有个女生,我很喜欢她,可是我却不知道如何待她,我就常常故意捉弄她。现在我们都上了初三了,我很后悔当初的行为,想向她道歉,可是又怕她不接受。我是否应该给她写信,告诉她我喜欢她? 写信道歉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可以让你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又不必担心对方是否会接受,避免了面对面时的尴尬场面。像你这种情形,有些话当面是不太好讲的,说多了,人家会觉得你太贫;说少了,又怕人家觉得你不够真诚;尤其是给你喜欢的女孩道歉,还要告诉她因为你喜欢她才捉弄她。 写封信向她解释清楚的做法很好,可能你当时没当回事…  相似文献   

5.
中考之后,她被迫来到了这所学校,开始了属于她的生活。 一道道数学题可以证明她的笨,一张张物理试卷可以显出她的蠢。她能够毫不费劲地记住金融、储蓄,却不能在一片啧啧声中考出满分;她可以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有趣,却没有让自己的语文成绩冲出班级,走向学校;她能够流利地回答来者的历史问题,却拿不出一张分数令大家满意的试卷;她对叽哩呱啦的英语很感兴趣,可说不出几句标准的外国话……“我是差生,很差很差的学生。她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她瞧不起寝室那些疯疯癫癫的追星族。一天到晚,嘴边不离“哇噻!帅呆了!酷毙了!”这句被她们公认了的口头…  相似文献   

6.
五月的一天,上午第二节刚上课,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名女生喊了声“报告”后进来,在小赵(我的徒弟)的办公桌前站了一会儿,然后坐了下来。我当时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她还在那。我就问了一句:“这位同学是高二的吗?”她说:“是。”“为什么不上课?”“是老师让来的。”“老师为什么让你到办公室来?”“和老师顶嘴了。”她说着眼泪流了下来。看得出,她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说:“咱俩能聊一会儿吗?”她点点头,走了过来。原来,她是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因为他们班政治作业完成得不好,所以小赵让他们在课堂上重做,而她却在做语文作业。老师问她时,她却气呼呼地说:“我的政治作业做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给优……”  相似文献   

7.
机会与惊喜     
徐淑香 《奇闻怪事》2005,(10):43-43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班里的X同学哭着来到办公室,说周日家里邮来的200元钱在寝室里不翼而飞了。我安慰她说:“只要你的钱是在寝室里丢的,老师一定会想办法帮你找回来。但你在班级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乱怀疑同学,老师需要你给我一点时间。”  相似文献   

8.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3,(24):68-69
说个眼巴前刚发生的一件事,我上学时候的班长,现在还单着呢,我总寻摸着。给他找个姑娘。在QQ上忽然发现一个多年不曾联系的女孩,老家在山东潍坊,做设计的,人很Open。我就问她,给你说个对象呗,我发小儿,北京人,厚道,在国贸一家外资公司做财务,对生活……“有车吗?有独立住房吗?”我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抛过来这俩问题给噎住了。我也不客气,我就问她,你怎么那么势利,她说“我这是势利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啊,我要找个门当户对的,  相似文献   

9.
晚自习放学后,我和MAY一起回寝室。MAY是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友,而且,还是我的室友。到寝室后,我拎起水瓶去水房接水。MAY,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不了,没见我正忙着么?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去了,水房就在我们寝室的斜对面。我回来后MAY还在忙——忙着敷面膜MAY是个很爱美的女生,每天晚上回寝室后都要对着镜子在脸上涂涂抹抹,忙完后才肯睡觉。小兰说,MAY,半夜对着镜子化妆,会招鬼哦!MAY在洗手间笑道,是吗?那就招出来吧,我正想瞧瞧鬼长什么样子呢!大家都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就当我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突然“啊”的一声尖叫把我吓醒了。是MAY…  相似文献   

10.
陈萍 《奇闻怪事》2006,(10):28-28
早自习时,我发现教室后面一个女生特别认真,头始终埋着,一动不动。好奇心驱使我看个究竟,轻轻地走到她跟前:咦,翻着的语文书下面藏着一本小人书,她正看得津津有味。我二话没说,一下子拿到“罪证”——《老夫子》。我叫她站起来,没想到她不但不站,反而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看小人书。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瞪着我,仿佛告诉我冤枉了她。  相似文献   

11.
早行的智者--薇 2009年,新员工招聘的一次面试中,最后进来的是一位女研究生,梳着马尾辫,很精神的样子.她一落座,几位考官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出于性别比例的考虑,说好不进女生了的呀",递上自己的简历后女生微笑着开了口"各位考官好,我不是应届毕业生,但我的专业与招聘岗位非常对口,我想贵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应该很缺人手,我这阶段的课程很少,可以来免费实习.  相似文献   

12.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石渝 《世界知识》2008,(15):41-41
年近54岁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至今未婚,她从未宣称自己是独身主义者,也没有任何绯闻指向她有“同志”倾向。曾有小报胡编说赖斯在斯坦福时与一个进步自由主义派女士有同性恋情,她们合买一套住房,并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家。事实上,她们只是纯友情的好朋友而已,与她们的性倾向无关。  相似文献   

14.
找春天     
春天来了, 我想找她玩。 可是, 她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要和我玩捉迷藏。  相似文献   

15.
自从我接任初一六班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发现园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女生。好不夸张的说,她是我从教十多年来遇到的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女生,被学生视为"另类"。特殊之一: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基本以男性衣服为主。女生服饰与她无缘,更别说让男生眼馋的女生特权———扎"马尾辫"了。女生特权被她抛弃,男生特权被她剥夺,活生生一个"假小子"。  相似文献   

16.
薛峰 《科技资讯》2011,(32):192-192
在日常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给女生上好体育课,引导和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激发女生对学习动作的热情。让她们在课堂上能尽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并能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其树立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我认为首先应查找原因、找出问题、采取得力的措施和办法来进行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第二节下课铃声刚停,还没等我走出教室,坐在班后的男生A就跑到前排来,右手围搭在正坐着的女生B的右肩上,俯下身子对着她的左耳说“悄悄话”,不一会儿。女生B就仰起头,微笑着给了她轻轻一巴掌。我知道他们是在拍着玩,  相似文献   

18.
有空吗?     
一位母亲刚读完一本教导人如何养育子女的书……想到自己身为母亲,实在有些疏忽的地方。基于这种自责,她到楼上找她的儿子,走到房门外面,她所听见的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她心里有话要对儿子说。可是在敲了门之后,她又畏缩起来。“有空吗?”她问。儿子出来开门,“妈妈,你知道我随时有时间给你。”儿子说。“孩子,你知道,我……真的很喜欢你打鼓的样子。”他说:“真的?好,多谢,妈!”说完了话,她开始下楼。走到一半,她才明白自己没有说完想说的话,于是回头上楼,再次敲门,“还是我!你还有些时间吗?”她说。他说:“妈,我早说过了,我总有时间给你的…  相似文献   

19.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对异性感情的萌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成为一个严肃而紧迫的话题。作为班主任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并适时加以引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次,班里一个女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谈心。支支唔唔之后告诉我她喜欢一个男同学。有人说学生都不愿意老师知道她们的心事。其实不然。得看什么样的学生。现实情况往往是当学生心里有了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时,她是愿意让人知道的。这跟成年人没什么两样。学生跟老师说到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信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宝贵的,尤其是在这个资讯十分发达、青年人有很多情绪排解渠道的时代!作为老师,怎么能不珍惜学生的这决不虚伪的信任呢?!  相似文献   

20.
何适 《世界博览》2010,(20):61-63
结束了"东方稳健回报债券基金"的第一次路演后,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东方基金")基金经理杨林耘并不轻松。回想刚才自己很自然地说"我去年投资做得很不好,排在后面"时,对方的脸色刷地一下变了,她疑心自己已经失去了东方稳健的第一个机构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