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关于"德清模式"30周年研讨会,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一句话概括里的关键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还有就是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的文章《"德清模式":一个现代寓言式的"创新故事"》。在主流媒体相关报道里,解放日报的《"德清模式"30年:人才和企业更近了》被转载最多,科技日报的《科体改革——"星期天工程师"再出发》、文汇报的《30年前"德清模式"影响中国》立意较深。秘诀就是这"3+1"。研读之  相似文献   

2.
正德清县自2017年以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第一工程",进一步深化"德清模式",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亿千百十"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德清县在2017年实现技术交易总额10.17亿元,同比增长6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3.2亿  相似文献   

3.
魏阙  辛欣  张敬天  许骏 《创新科技》2021,21(7):11-1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探索新的科研范式是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自主性和内生稳定性的必然选择,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以"平台+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推动科研范式变革,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新科研范式形成的意义,提出利用数字化转型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构想."平台+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既符合我国创新驱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构想,也符合数据作为创新资源赋能传统科研的科研范式变革趋势,相关工作将为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各类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参与世界前沿科技攻关、解决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金华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起点打造"金义科创廊道",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全力弥补金华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短板"。作为省内起步最早、举办届数最多科技洽谈会,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工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德清县作为首批示范县,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深化"德清模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绿色生产力,当好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排头兵、先行者。一、坚持放大优势,找准成果转化"新方位"近年来,德清县以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实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淮北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积极正视科教资源禀赋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现实,以巩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创建成果、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上下联动落实政策,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结合"调转促"发展要求和全市创新发展情况,制定了《淮北市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  相似文献   

7.
从坚持政府主导与政策保障、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发展接续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建立产业集群与发展循环经济5个方面,探索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浙江省科技厅和德清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8家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同承办的省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走进德清"对接活动举行。18家省级农林类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100多名专家参加对接活动。浙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志恒、省科技厅科技条件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王桂良、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到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突出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一、突出政策激励抓转化在国家修订并颁布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之  相似文献   

10.
张铧 《今日科技》2001,(3):29-30
2000年,德清县认真贯彻省、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创强” 目标和已确定的科技工作自标,以创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活动为主线,突出技术创新,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想贯穿各项工作,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工作环境。县委、县政府始终把 “科教兴县”放在首位,把科技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根据德清科技工作的实际,制订了《德清县科技发展五年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明确了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思…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开局之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改革的实践与成就,谋划部署2016年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一、"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工作总体情况"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五年,是科技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的五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性的共同课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备受关注。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主导产业的衰落,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职工失去工作,整个城市陷入了发展的危机之中。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党中央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为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加快科技创新,通过经济、社会、科技的融合,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21,(4):38-40
唱好创新改革的主旋律,全力构建模式范式 近年来,长兴县通过大力探索科技体制综合改革,逐渐走上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之路,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长兴元素". 探索为先,作出了"长兴示范".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继多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为湖州市最早)、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省科技强县后,2015年以来先后入选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县、省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县和国家创新型县.  相似文献   

14.
毛泽阳 《广东科技》2010,19(23):22-26
目前,广东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香港拥有非常发达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业,广东应更好地利用香港的科技创新和服务资源。同时,广东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为香港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欲了解更多关于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理论知识,请参考本刊于2010年7月份策划报道的"探索科技服务业的‘广东路径’"专题,以及2009年12月策划报道的"聚焦广东科技服务业"专题。)  相似文献   

15.
李良松 《安徽科技》2005,(10):23-24
近年来,舒城县科技局把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突破口,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旗,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坚持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集成社会资源建设科技服务平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界首特色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发展有效衔接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市7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安徽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安徽省首批  相似文献   

17.
婺江秋水好时节,合作创新再发力。从1999年到2019年,开放、融合、创新、发展,金华工科会收获了创新发展的"金钥匙",逐步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华之道",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一次次紧密结合,合作创新模式一步步升级。金华工科会着力打造新动能培育大平台、合作交流大平台、长三角科创大平台,努力向"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转型,助力金华从科技"追梦者"变身为产业"引领者"。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2,(10):6-9
每月聚焦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科技渐成广东发展"第一引擎"4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广东科技工作,指出科技进步正推动广东从拼体力、拼汗水、拼环境、拼资源,转向拼科技、拼知识、拼创新、拼人才,逐渐成为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第一引擎"。报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资源总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国内外资源市场的变化,煤炭资源型县域面临着资源枯竭、煤价下跌、经济下滑的压力,其转型发展更加紧迫。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煤炭资源型县域转型的推动力。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创新驱动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并结合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特点,对煤炭资源型县域的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20,(5):5-8
近年来,新昌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资源禀赋有限、区位优势不显的情况下,始终坚守创新,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动力不足改革补,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产业优、生态好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201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选择若干试点地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昌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持之以恒,在创新治理能力、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小县大创新"的县域创新发展典型模式。目前,浙江省已下发通知,将"小县大创新"新昌经验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