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939年11月1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杨乐呱呱坠地。长大后,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亲切地称为"师弟",一辈子爱数学、研究数学。2.上初二时,杨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用英文字母设未知数,竟可以巧妙解答许多难题。看到当时书中的定理多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为名,他暗暗立志: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  相似文献   

2.
第4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于2007年12月17-22日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丘成桐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刘克峰教授任组织委员会主席。本次ICCM的注册参会代表有1200余人,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其中12位数学家作了晨兴数学讲座,8位数学家作了新世界数学讲座,6位数学家作了泰康数学讲座,另有20多位数学家作了国际邀请报告与大会一小时报告,200多位数学家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2002年8月20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数学家大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首届大会于1897年在瑞士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每四年举行一次,这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家学术会议。百余年来,首次在我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这次会议共有4000多名海内外数学家出席了会议。世界著名科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的霍金教授在北京做了一场公众报告。著名的数学家纳什也参加了此次大会。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数学精英使中国的数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就介绍几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4.
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开会,大会主席、加拿大数学会主席菲尔兹(J.C.Fields)教授提议设立数学奖,奖励那些对数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年青数学家(年龄不超过四十岁),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支持,当时即在与会代表中募捐了基金,会后不久,菲尔兹教授便逝世了。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苏黎世  相似文献   

5.
1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发端 华罗庚是我国自学成才的典范.一生75个春秋,为数学的发展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既在纯理论的数学上为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一流数学家;又在数学的运用方面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创举.正如有的外国数学家对华罗庚教授的评价说:他拥有威仪的相貌,迷人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用惊人的勤奋和炽烈的热情,教育他的人民运用数学;全世界没有一位数学家曾经像他这样做过,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一位数学家的演讲会有这么多的听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听众).华罗庚教授的数学普及教育思想,冲破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他普及数学方法,在学术上洞察之深、选材之妙、加工之巧、表达之神,真是深入浅出之典范,造诣精深之楷模,足以堪称是世界上伟大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6.
1897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瑞士刻下了第一道年轮,它已历经百年风雨.北京会议,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也是第一次有少年数学爱好者参与的数学家盛会.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亲临国际数学家大会,将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谁知道哪一个目前还挂着红领巾的娃娃,会成为今后中国数学的栋梁?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家的成长、奋斗、探索、挫折、成功等经历都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数学家的传奇故事,展示数学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面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健全学生人格、启迪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8.
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生命。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23个问题,对于20世纪数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数学的领域已扩大百倍,数学界已难以找到希尔伯特那样博大精深的数学家。因此,2000年,国际数学联盟决定成立以俄国数学家阿诺尔德(V.Arnold)为首的委员会,共同担当希尔伯特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原春琳)以“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为主题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今天下午在北京召开。论坛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同时召开,使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成为百年历史中惟一一次有少年数学爱好者参与的数学家盛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近千名少年数学爱好者和数百名优秀教师将和十几名世界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3日,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了7个“千僖年数学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朱、曹300页的论文《庞加莱猜想暨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在《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以专刊的形式刊出.用丘成桐的话说:全世界能读懂朱、曹论文的数学家不会超过10人.2000年5月24日,美国麻州的克雷(Clay)数学研究所在巴黎法兰西学院宣布:对7个“千僖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