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再生与衰老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由同济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肖俊杰副教授负责。目前实验室有讲师1名,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上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同济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2名,南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名。再生与衰老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运动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2、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干预策略;3、心室重构相关的循环血  相似文献   

2.
从如何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实行双导师制、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横纵向科研联合项目完成论文工作、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环节探讨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随着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高校教师更直接地面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3.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2):2-F0002
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联合主体”、“产学协同”,达到校企共赢,为产业服务。5月22日上午,我校举行“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省内30余家知名企业与我校签订《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需要从社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着手。社会应深化改革,优化就业市场体系;培养单位应以社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加强教育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则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专业硕士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益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则是集教育、科研、生产的有机融合体,双导师制让高校的学术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在专业硕士培养中提供有益良机.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政府缺位、企业参与感不强、高校机制建设不完备、研究生积极性不足等困境.建议我国应当从观念和行动上弥补政府在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施中的缺位,加大"引企入教"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获得感,完备高校机制建设,基于需求理论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以期进一步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喻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120-123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一再扩大,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中美两国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应对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比较,以便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逐年扩大,传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不能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文阐述了制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思路,探索了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与培养绩效的关系,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与培养绩效问卷,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高校硕士研究生550人进行测验。结果: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与培养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各维度对培养绩效各维度存在不同的预测作用。结论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对培养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交通运输规剐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科研能力的构成出发,分析了本专业硕士研完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红燕 《科技信息》2011,(14):I0011-I0011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重大举措。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是培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如何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应用型目标,强化应用型目标,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