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龙狮运动从传统民间龙狮活动到现代化的竞技项目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程,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舞龙舞狮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全国各大高校也已出现具备相当实力的专业舞龙舞狮队伍.本文从高校体育专业开展舞龙舞狮运动所具备的条件、发展前景以及在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体育专业应发挥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龙狮选项课具有充实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龙狮运动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国家政策、龙狮运动良好的社会和高校氛固等方面,分析在地方院校中开设龙狮选项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舞龙舞狮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众多开设龙狮课程的院校中,韶关学院龙狮运动尚属于起步阶段,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及训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结合目前韶关学院龙狮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理论构建进行分析,以期为龙狮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华东区高校龙狮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华东区部分高校的龙狮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高校龙狮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舞龙舞狮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众多开设龙狮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扬州工业技术学院龙狮运动尚属于起步阶段,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及训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结合目前学院龙狮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理论构建进行分析,以期为龙狮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开展舞龙舞狮运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本文从继承、弘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高校体育课的改革,丰富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培养大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我校开展舞龙舞狮取得的成果,旨在推动舞龙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狮运动的价值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龙狮课程在高校体育专业中也陆续得以开设。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就高校加强龙狮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龙狮运动课程的建设,弘扬中国的龙狮文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狮运动的价值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龙狮课程在高校体育专业中也陆续得以开设.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就高校加强龙狮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龙狮运动课程的建设,弘扬中国的龙狮文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普通高校龙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对湖南开展龙狮运动较好的高校——邵阳学院龙狮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龙狮运动的损伤除具备一般运动损伤特征之外,还表现出专项性特点:软组织运动损伤是龙狮运动的主要运动损伤,其中开放性软组织的擦伤和闭合性的挫伤和腰肌损伤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龙狮队员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调查,发现损伤的部位程度与专项技术特点有密切关系。在龙狮队员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功能恢复中,主要采用中药疗法配合中医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使龙狮队员肢体患处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既可维持肢体健康的正常水平,又能达到恢复运动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7):I0131-I0131,I041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1):I0207-I0207,I023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入馆教育对于大学新生尽早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迅速适应高校特定的文化与学习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文化适应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在已有文化适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馆入馆教育工作的实际,分析了新生入馆教育的意义,阐述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指出了新生入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与血脉,由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协同系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文化的生命基点,贯穿大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大学应积极探索对学校起主导作用的文化建设原则,并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的多维互动中,合力推进其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针对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探讨了当前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学习共同体,通过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联合大学校园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建设多圈层、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大学群,包括“一校式”的办学模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一站式”的服务管理。西南科技大学深入探索了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优势学科资源互补、学科交叉的作用,强化素质培养资源平台建设,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部分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艺术体操在高校的蓬勃开展,笔者对长春市5所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开展情况、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