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马志邦  刘嘉麒 《科学通报》1997,42(22):2368-2375
反应铀系组分法测定湖泊沉积物的年龄是新的尝度,样品的各组分不同浓度的溶剂提取,测试^230Th/^232Th和^234u/^232Th比值。结果表明,所有数据点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溶解样品过程中没有发生铀和钍的同位素分馏效应,经过论证,三组分与二组分数学关系式等价;根据线分法模式测定的铀系年龄,B194孔以18-66-144kaBP为时间格架,反映了孔深25m以上沉积物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该结果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Th比活度则几乎保持恒定,表明234Th在溶解相与颗粒相两相间的快速转换.水柱总234Th的垂直分布呈现“双亏损层”的分布模式.运用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估算出两个时间点上真光层的颗粒态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分别为46.5和13.1mmolC/m2·d.对POC输出通量的估算产生显著影响的不是234Th清除模型而是真光层底部 POC/234Thp值的选取.  相似文献   

3.
浙江矾山明矾石矿石激光微区40Ar-39Ar等时年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方法测定了激光矾山超大型明矾石矿床的矿时代为74.50Ma,该年龄大致要比区域火山活动晚10 ̄20Ma左右。此外,还探讨了微区激光质谱^40Ar^39Ar等时线测年方法在超大型非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广州大气中非活体植物释放单萜烯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空气中单萜烯的研究表明,一些特殊样点(如垃圾填埋场)空气中单萜烯总量甚至高于周围植被很发育的地方,街道旁所采样品中单萜烯总量的平均值为1.9μg/m^3,公园植物园和林地样品中为2.2μg/m^3,农作物样品中为1.5μg/m^3,而垃圾填埋场样品则达4.1μg/m^3,这说明除活体植物直接排放外,其他源(如垃圾填埋场)在一定条件下的排放也可能对单萜烯等非甲烷烃胡贡献。从组成上看,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5.
刘伟  赵振华  张福勤 《科学通报》1999,44(7):704-710
对新疆塔斯嘎克岩体的11个岩石样品的碱性长石,石英,钠铁闪石,进行了氧氢同位素组成测定,岩浆次固相冷凝过程中与大气水的同位素交换是导致D和^18O亏损的机理,并且造成了石英与共生碱性长石、钠铁闪石显著的不平衡^18O/^16O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齐  陈文寄 《科学通报》1999,44(4):442-445
^40Ar/^39Ar实验过程中,K-长石在低温阶段释放出的过剩^40Ar(^40ArE)掩盖了可能的样品真实年龄和热历史信息。介绍用Cl校正^40ArE的方法,并成功地对红河断裂带3个K-长石样品低温阶段异常高的年龄进行了校正,为进一步MDD模式拟合提供了可靠的低温阶段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7.
小麦抗盐突变体质膜K+通道K+, Na+通透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房庆  汤章城 《科学通报》1999,44(5):524-529
突变体K^+通道在100mmol/L KCl和NaCl溶液中对Na^+、K^+离子的通透性均显著低子野生裂。突变体K^+通道在KCl和NaCl溶液中开放频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K^+通道Na^+、K^+通透性的降低是与其开放频率下降分不开的,突变体和野生型K^+通道的单通道电导性基本一致,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放频率上。两者K^+通道对K^+/Na^+通透比所表现出的选择性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抗核酸酶解性DNA分子的体外形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体外环境中,将λ-DNA/HindⅢ经加热变性后,快速冷却所形成的一种对DNaseⅠ酶解有抗生的新结构DNA。通过^32P同位素标记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法制备的样品中含有抗核酸酶解性新结构DNA,该结构的DNA分子量大小在100bp左右。该DNA分子结构可能不同于单链、双链以及三螺旋DNA结构。  相似文献   

9.
高砷煤中砷赋存状态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贵州兴仁,兴义晚二叠世6个高砷无烟煤样品中As含量为94.1μg^-1-3.2%Sb含量为8.1-120μg.g^-1,对样品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未发现作含As或As的独立矿物,As是赋存在煤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中秦岭更新世以来间歇式隆升作用使得流经此地的乾佑河谷两侧发育多层溶洞. 应用230Th铀系法测定了3层溶洞中位于古潜水面位置附近的12个碳酸岩样品, 年龄结果表明这3层溶洞开始抬升并接受沉积的最早时间分别为358 ± 38, 247 ± 28和118 ± 19 ka, 结合高差得出河谷下切速率在358 ~ 247 ka期间为0.23 ( 0.02 mm/a, 在247 ~ 118 ka期间为0.19 ( 0.03 mm/a, 晚更新世以来(118 ka至今)的下切速率高达0.51 ( 0.08 mm/a. 这表明中秦岭358 ka以来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晚第四纪中秦岭下切速率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非  李红春  朱日祥  胡玉台 《科学通报》2002,47(13):1032-1036
中秦岭更新世以来间歇式隆升作用使得流经此地的乾佑河谷两侧发育多层溶洞.应用230Th铀系法测定了3层溶洞中位于古潜水面位置附近的12个碳酸岩样品,年龄结果表明这3层溶洞开始抬升并接受沉积的最早时间分别为358±38,247±28和118±19ka,结合高差得出河谷下切速率在358~247ka期间为0.23±0.02mm/a,在247~118ka期间为0.19±0.03mm/a,晚更新世以来(118ka至今)的下切速率高达0.51±0.08 mm/a.这表明中秦岭358ka以来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特提斯洋俯冲时间:变质洋壳残片40Ar/39Ar微区年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钟大赉  季建清  胡世玲 《科学通报》1999,44(16):1782-1785
在东缅支那缝合带以东,西盈江岛弧岩体中发现了具正常洋中兴属性的基性麻粒岩包体,采用^40Ar/^39Ar微区连激光质谱方法,对其早期变质矿物组合的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75Ma。  相似文献   

13.
徐非  胡玉海  董林  陈懿 《科学通报》1999,44(14):1498-1503
通过机械混全焙烧法制备了MoO3/α-Fe2O3样品,采用了XRD,XPS,LRS,TG-DTA以及Moessbaer谱研究了MoO3与α-Fe2O3之间的相互作用,XRD和XPS证实,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的样品,MoO3在α-Fe2O3表面上的分散容量为0.8mmolMoO3/100m^2α-Fe2O3,LRS和FT-IR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样品中,Mo^6+主要讲入α-Fe2O3的表面四面体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到2004年1月在青海省瓦里关山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开展了以周频次的近地面气溶胶中同位素7Be和210Pb比活度采样分析, 并与同期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 瓦里关山地区7Be和210Pb比活度具有天气时间尺度的短期振荡特征, 210Pb在夏季有明显的低值而7Be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是很明显, 与全球其他高山站点已测的结果相比, 瓦里关地区7Be, 210Pb比活度值高; 近地面臭氧与7Be比活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臭氧与7Be/210Pb之间比臭氧与7Be之间有更高的相关性. 从同位素测定可以看出, 垂直输送对该地区近地面臭氧的收支平衡有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PLT纳米晶微粉,并用该微粉在超声分散下与P(VDF-TrFE)进行均匀复合,成功地制备了PLT/P(VDF-TrFE)纳米复合材料。测定了不同体积分数下样品的介电湿谱;结合SEM形貌观察,利用Bruggeman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复合样品的介电特性;对不同极化电场下复合样品的热释电性能和优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极化电场为45kV/mm,样品的优质因子可高达1.73μC  相似文献   

16.
PLZST反铁电陶瓷的电场诱导多次相变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鹏  杨同青  徐卓  张良莹  姚熹 《科学通报》1998,43(7):780-783
在掺杂4%La的Pb(Zr,Sn,Ti)O3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温度在-40-45℃内的外电场可诱导多次相变材料。电滞回线测试显示,在4MV.m^-1的电场作用下样品依次从亚稳反铁电态诱导进入两种铁电态,其中第二铁电态出现的临界场2.5MV.m^-1仅是已发现PZT基陶瓷的10%-20%。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室温下是正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和配有X射线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镜对提取于希丰邦玛峰冰芯的不溶粉尘微粒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微粒物表面的SO^2-4及SO^2-03含量明显高于内部,这种差异源于大气粉尘在沉积到雪冰中以前对SOx的捕捉,因而与微粒本身的含硫物成分于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18.
黄麒 《科学通报》1995,40(20):1876-1876
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超铀元素之一,已有一些学者测定了铀矿石中的钚和~(239)Pu/~(238)U比值.虽然各家因研究对象和测试方法不同,获得结果有差异,但其~(239)Pu/~(238)U的质量比均为n×10~(-12),n为(3±1),可见其变化范围较小.等较系统地研究了几种非铀矿物(铀含量为×10~(-6)级的物质)中的Pu/U质量比,其值在n×10~(-5)~n×10~(-8)之间,变化较大.本文研讨了柴达木盆地两个湖相沉积钻孔中钚的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导致非铀矿物中Pu/U与铀矿石中Pu/U比值的巨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孙红芳  王海芳  刘元方 《科学通报》2001,46(13):1057-1058
加速器质谱法(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是20世纪70年代末才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超灵敏的核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量样品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的同位素丰度比,从而推断样品的年龄或进行示踪研究.与传统的衰变计数法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可达103~105个原子/样品),所需样品量少,测量时间短的特点.近年来,AMS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十分引人注目.自1990年,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采用14C-AMS方法研究致…  相似文献   

20.
柳小明 《科学通报》2007,52(2):228-235
利用193nm LA-ICP-MS在20um小斑束条件下对3个国际标准锆石样品和一个实验室内部的标准锆石样品进行了U-Pb年龄和20个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测定结果显示,91500,GJ1和TEMORA1(TEM)三个国际标准锆石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64.4±4.8)Ma(2σ,n=15),(603.2±2.4)Ma(2σ,n=15)和(418.2±2.4)Ma(2σ,n=11),其分析的单点相对偏差(2σ)均小于2.2%,加权平均年龄的相对偏差(2σ)均小于0.6%.这些年龄测定值与推荐值之间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一个实验室内部标准锆石样品SK10-2(来自辽东地区细粒辉长岩)的^206Pb/^228U加权平均年龄为(31.42±0.25)Ma(2σ,n=16),其单点相对偏差(2σ)为2.4%-5.7%,加权平均年龄的相对偏差(2σ)为0.80%,与Yuan等测定结果一致.利用相同的仪器测试条件对NIST612和NIST614中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测定值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在年龄测定的同时,采用NIST610作外标,对微量元素分布不均匀的91500和GJ1锆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91500的测定值基本落在文献提供的元素含量变化范围之内,GJ1锆石中Pb,Th和U含量的测定值也落在TIMS测定值之内.4个锆石样品平滑性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表明,所获得的稀土元素之间的相对含量也是准确的.这些分析表明,本次研究所建立的LA—ICP—MS分析方法,在20岬激光斑束条件下,不仅可准确测定锆石的U-Pb年龄,而且可以同时较准确的获得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