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族民间叙事有神话、传说、普通民间故事、史诗、叙事诗等多种体裁,它们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也有部分散文叙事作品存在于书面记录中。汉族民间叙事以善恶报应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演化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信奈的多种故事类型。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妖魔鬼怪构成民间叙事的重要内容。此外,某些民间叙事作品格调低下,宣泄人们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2.
李婷婷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4):41-44
奇幻文学通过叙事为读者创造的新奇阅读体验,源于作者对各种新叙事手段的借鉴,通过参照物的选择,奇幻叙事在形象塑造、时空逻辑和审美感知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对读者期待的挑战中,奇幻叙事成就了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4.
杨家将在历史舞台的影响恒久远,然而杨家将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的形象存在着差异,杨家将三代代表人物在历史叙事中表现为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骁勇善战、远见卓识的形象,而后在文学叙事中又进一步彰显了其尽职尽责、孝敬父母、尚气节、体恤将士的形象,当下不断有文艺作品重塑杨家将形象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正义、面对困苦积极乐观的气节与品格。这些人们所敬仰的美好品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作家,他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9年,他的小说《耻》为他赢得了标志小说创作成就的英国布克奖。库切作为南非"后殖民"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品格的作家,南非的本土文化和欧美文化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烙印,这种独特的文化品格使其小说《耻》表现了与以往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文敏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5)
<燕丹子>有着高超的奇幻叙事艺术,这种奇幻叙事不仅仅是增加丰富的想象和怪诞的情节,更是以文本本身存在的对立的思维为基础.这种思维展示了它作为一部成熟小说的独特叙事魅力,反映了中国人对立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燕丹子>的奇幻叙事通过对立思维而表现出来,其具体表现有三种:一是太子丹高贵与自卑的对立,二是荆轲大侠与流氓的对立,三是创作者真实与荒诞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古风IP短视频是当下短视频浪潮中的一股中坚力量,这类短视频的爆红得益于:在内容题材上,选择了世界范围内都可通用的"饮食"文化符号;在叙事形式上,实现了艺术化生产,如自由转换的叙事时空、多元独特的叙事视点、疗愈焦虑的诗画意境.探讨以李子柒为代表的IP古风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等,可为"更多的李子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明贵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6-50
在文化领域世俗化进程迅猛推进的明清时期,佛教文化对明清小说的叙事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展开叙事;二是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三是以"色空"观诠释生存真相。同时,以佛教观念构架小说的局面,既对形成具有我国古典特色的小说叙事模式起了促进的作用,又为转变和打破这一模式起了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工》是毕淑敏的创作视角转向底层人物的开始,也是她的底层写作中的力作。作品展示了底层女工生活命运,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同时,作品显现出了值得探讨的写作技巧、叙事方式和思维逻辑,我们在关注作品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文本元素,因为这些同样是作者创作思想的映射。 相似文献
10.
蒋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4):45-48
奇幻文学在对各种叙事理论的吸取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飞花以轮回性叙事的特点实践了新历史主义叙事的要求,并将历史性叙事与奇幻叙事的长处融合发挥,使奇幻作品得以容纳更广的叙事要素,从而形成了一种时尚与传统、不羁与严肃自然融合奇幻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杜海莉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3(6):44-47
作为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给世界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学遗产,并对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具有巴尔扎克系列小说那样的宏观结构。它既承袭了前者的某些叙事特点,又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本文以巴尔扎克为参照,从叙述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对传统叙述模式的革新,并分析其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常见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艳玲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4):89-93
因果报应思想进入小说,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总体结构模式:情节巧合、预叙特征与大团圆结局。这一模式赋予了中国古代小说足够的传奇性与叙事结构上首尾相接、因果完整的特点,受到当时群众的广泛接受与欢迎;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说家在情节叙述上的思维创造力。相似的情节发展曲线,雷同的结构模式,构成古代小说的一大特点。中国古代小说的公式化、模式化传统也因此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14.
马睿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4):21-22
<遭遇尴尬>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方式在作者的所有小说中是最为独特而又最切近自然的.作品运用了复调式的多重叙事以及多个叙述人的交错同时叙述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凸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忧思.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情节构思的故事时空相当巧妙,它除了具有增强小说的历史感、时代感和真实感的作用以外,还直接是小说情节的内在框架。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古老的历史认知方式,循环观在东西方文化与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传统.无论是东方思维模式下的儒道佛文化体系,还是西方思维模式下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有将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循环演化过程而不是线性进化过程的思想倾向.受这一文化传统的滋养,文学中的部分历史叙事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历史循环演变的悲观色彩,从而呈现出与历史进化论指导下的历史叙事相迥异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17.
王建湘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7(2)
《虚土》是刘亮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诗性长篇打破了常规的小说写作方法,叙事策略别具一格。作品中相对独特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使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8.
杨亚林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7)
废名的小说思维与禅学、古典律诗绝句有密切关系。他的小说叙事风格到《桥》这里臻至成熟,到《莫须有先生传》有新的发展。注重以时间写空间,在心与物的关系中,在瞬间延伸了小说的时空。在《桥》中注重境的生成,在《莫须有先生传》中重悟道的孤境独生,都是表达思维者的心理、情趣和观念。 相似文献
19.
杨波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19-12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作者以其独特的创作题材和娴熟的叙述技巧确立了他在美国小说界中的地位。从顺序、时距、频率三部分对小说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