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问鼎国际权力舞台。在霸权护持方式的战略选择中,合法性领导眷护持方式以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点成为美国的理性选择。冷战后,美国通过增强观念认同、强化利益认可、巩固制度基础三条途径谋求其霸权在国际社会的合法化。尽管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就现实而言,冷战后美国霸权的合法性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将国内政治中的“合法性”理论引入国际政治分析,理性审视国际社会霸权合法性问题,通过对冷战后美国霸权合法化路径的系统梳理,借此对中国外交提供有益的镜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美国在东北亚企图采取不战而胜的方式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这虽有利于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稳定,但同时也使该地区安全困境负向固化。研究美国的东北亚霸权护持战略,对于研究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重点:亚欧大陆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由冷战时期的“两洋战略”(即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遏制苏联的扩张)转变为现今的“亚欧大陆战略”,即以欧洲的北约和亚洲的美日军事同盟为支点,再辅以由美国领导的其他盟国和美国主导的国际体制(或称国际制度)组成的“制度霸权”,维持其在亚欧大陆的“一超独霸”地位,并最终构筑美国领导的全球范围的霸权体系。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美国基于强大实力地位的霸权战略和安全目标,是其军事外交发展的动力,决定了其军事外交的规模和收益;美国军事外交充分体现了其价值观和利益观以及特有的安全理念;冷战后美国军事外交的展开,既出于美国推行霸权战略的需要,又受霸权战略本身的制约;美国军事外交深受世界军事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谢琼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09-110,113
判定后冷战时代所处的世界格局是制订中国国家战略的前提。本文从探讨均势开始,分析霸权的困惑,提出美国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是承继了冷战的遗产,另一方面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先机,认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均势弱化、霸权强化的格局。虽然霸权必然是衰落的,但由于美国的霸权具有动态的特点,在可预测的时期内世界仍然处于均势弱化的趋势中,中国应抓住二十年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做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7.
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化战略,是美国在雅尔塔体系终结和国际新格局开始之时,经过长期的探讨和探索逐进形成的,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霸权,因此尽管其间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和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在总体上都有严重缺点,这是美国后冷战时代在国际事务中连遭挫折的重要原因,美国只有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来指导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化战略,是美国在雅尔塔体系终结和国际新格局开始之时,经过长期的探讨和摸索逐渐形成的,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霸权,因此尽管其间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和克林顿政府“参与和扩展”战略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在总体上都有严重缺点,这是美国后冷战时代在国际事务中连遭挫折的重要原因,美国只有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来指导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许多方面看,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安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加脆弱、复杂和危险。局部战争、暴力冲突和屠杀成为冷战后国际社会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全球核扩散的进程不但没有被有效地加以控制,反而有所加快。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使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为恐怖暴力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造成当今全球安全环境更加脆弱和危险的根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与冷战后国际社会正在出现的一系列全球性霸权结构倾向有关。首先,国际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政治权力不平等现象。冷战后,国际社会仍然被强权政治左右。尽管全球化过程正在打破旧的政治模…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者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生成问题已近二十年。秦亚青教授认为,中国学派的生成,需要构建一个理论的核心问题,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霸权护持,英国学派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而言,这个核心的问题当属崛起的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理论上讲,"崛起"与"和平融入"的内在紧张在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不久,世界格局就形成了以美、苏为两极的争霸态势。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形势,美国在此举棋不定,实行较为温柔的政策,等待"尘埃落定"。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调整其策略,从而形成了前后政策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石油从一般性商品跃为战略性物质。美国借战争之机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提出"十四点原则"意欲争霸世界,海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引起美国的"关注"。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本国石油资本向海湾地区扩张,迫使中东霸主英国签订"红线协定",插足伊拉克,打破了英国对海湾石油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3.
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确立了美国式霸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即通过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领导世界;在民族自决和贸易自由旗号下达到对全球的经济控制,同时避免直接的殖民统治,以实现对全世界的统治。这是对传统的欧洲霸权模式的改良,表明市场经济因素取代军事因素成为支配控制世界的主要力量;也符合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及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这些特征贯穿在此后美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罗马帝国对欧洲古典文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它的“大一统”统治深深地印刻在了欧洲历史上,成为萦绕欧洲人心头的一种“情结”。罗马的统治被视为“正统”,拥有“罗马皇帝”头衔的统治者被认为是“正宗”和“合法”的。从中世纪直到现代,借罗马帝国的名号谋求“统一”或霸权是欧洲的一种历史现象,罗马重要的遗产——基督教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整合力量。罗马帝国“情结”是当今欧洲人认同联合的重要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一个公民社会比较发达的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信息技术公共政策的决策体系非常复杂也富有特色 ,具有行政主导、以虚领实、官民结合、明星效应等特点。美国信息技术公共政策覆盖范围很广 ,粗略分为两大类 :一类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另一类旨在规范信息技术社会影响 ,总体特征是优先发展电子商务、特别关注信息安全、致力推动民间自律、强调美国全球影响。宏观上美国信息技术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 4项关键问题的处理 :要不要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是联邦集权还是各州分权、是美国主导还是全球合作、是政府规范还是私营部门自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60多年来一直在台湾问题上反反复复,谋取利益.近几年来虽然美国国内泛起所谓“弃台论”,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其战略图谋,谋取新的利益,美国仍将会不断干涉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使东亚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建立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通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中各国的权力与利益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东亚货币合作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全球霸权国、地区大国及东盟各国间的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断管制性征收的规则不断变化。"实质促进"规则的运用过程反映了对管制目的正当性审查的放松,对管制手段合理性审查的重视。该规则不关注系争管制对私有财产的影响,而是探究管制的潜在合法性。从近年来法院处理管制性征收案件的态度可以看出,已不能单纯依靠这一规则处理管制性征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