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国东  徐静 《科技信息》2009,(21):I0337-I0337
在大汶河河道治理中要落实科学方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必须树立大汶河"三条河流"的思想,维护河流自然生命和内在价值;必须转变之治水理念,实现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必须狠抓防汛关键措施落实,保障度汛安全;必须实现景观文化的水生态效应;必须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持水土,维系优良生态;必须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为实现大汶河人水和谐发展提供支撑动力。  相似文献   

2.
陶明  吕艳辉  李权 《科技资讯》2012,(22):142-142
由于几十年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使得我国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上了国家的重要议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系统科学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本文对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水系统科学为应对这一挑战所做的前瞻性、战略性以及交叉性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未来水资源管理及水系统科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理念已经和正在由人类中心主义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资源的供给再生、人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突破若干难点:破除对GDP增长的迷信;矫正失衡的利益关系;倡导和实行适度消费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培养全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4.
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不谋而合,二者都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是相互契合的。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生态道德教育,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只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才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后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专门论述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指出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只要经济发展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就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未来战略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却越来越深。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论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从提高科学技术、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用制度与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做起,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的水资源现状及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旨在使人们产生水危机感,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行唐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揭示水资源的宝贵性和紧缺性,在实现人水和谐过程中,为逐步构建和谐行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劳动的异化是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根源。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变革社会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凸显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享观、人与自然的平等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的人文关怀观;其时代价值升华了"生态人"理论的人学价值,深化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外延,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全社会人与人秘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需要全社会进行培育、引导和构筑.  相似文献   

12.
刘宏斌 《山西科技》2010,25(4):27-27,31
水库洪水调度,要充分利用洪水资源,适度承担风险,尽最大可能变水害为水利,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框架上说就是"四个和谐",即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是坚持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态文化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基于此,要深刻领会生态文化的内涵,认识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积极探索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施华能 《科技资讯》2011,(34):135-136
针对绿春县农村水源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水源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切实发挥农村水源工程的重要作用。水源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村水源工程建设,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人与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增强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建节水型社会,保障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抓造林绿化,森林就不能恢复,水  相似文献   

17.
在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点各有利弊。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整合与超越,它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后代留下一个无"赤字"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本文阐述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四个阶段,得出我国现代水利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分析r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之后,提出了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文中提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依存、开发、掠夺、和谐)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我国水资源面临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四大问题的挑战.最后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分别从给洪水以出路、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四个方面针对面临的四大问题提出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发展内在制度和机制的和谐以及外部环境的和谐。有和谐才有进步,有和谐才有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图书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本文阐述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四个阶段,得出我国现代水利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之后,提出了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文中提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依存、开发、掠夺、和谐)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我国水资源面临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四大问题的挑战.最后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分别从给洪水以出路、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四个方面针对面临的四大问题提出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