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雪层、冰层与水层海冰热力系统抛物型方程的极大不可微性,采用非重叠区域分解,以及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和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海冰温度场最优控制模型,并证明了该系统最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和抽样反分析法的结构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层建筑结构参数辩识方法,并与抽样反分析法进行比较,进而在辩识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响应预测。结果表明,对单自由度或辩识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结构参数辩识,宜采用抽样反分析法;对自由度多或辩识精度要求高的参数辩识,粗采用遗传算法。遗传算法的辩识精度较高,预测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四维L.C振子的超混沌系统的参数辩识与同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系统参数不匹配下的两个超混沌系统间的同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参数辩识方法和参数补偿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参数辩识方法并结合参数补偿,可以实现参数不匹配下两个L.C振子超混沌系统的同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与系统辨识技术相结合的动态负荷建模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负荷的动态模型和前馈神经网络,然后具体讨论了应用ANN辩识负荷模型参数的方法,并结合具体辩识程序的框图,分析了辩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本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辩识建模途径。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应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控制系统参数和结构进行数字仿真辩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对三个实际模型参数及阶的辩识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建出的辩识思想对系统辩识实验研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参数辩识的思想对一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进行辩识以获得其数学模型,同时在辩识过程中考虑了噪声的影响,从而使得到的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系统。在辩识模型的基础上按最小方差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离散型自动电压调节器。为避免出现静态偏差,采用了离散最小方差控制与连续积分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控制方式实现非常简单。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其性能均优于常规PI调节器,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型船舶自适应舵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采用模糊辩识器对船舶舵机离线辩识,使用遗传算法对辩识器进行参数寻优,并用BBP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有关权值在线调整以适应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给出了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的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法。它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辩识思想 ,采用转子转速非线性观测器实现电机转速的估计。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转速辩识方法的全局渐进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非线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辩识与建模 ,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模型的输出 ,可在线辩识出故障幅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动态调节模型的多新息广义随机梯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动态调节模型的多新息广义随机梯度辩识算法来估模型参数,仿真例子说明提出的算法能给出满意的辩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冰封期河流中有机污染物削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冰封期河流中化学耗氧量(COD)削减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冰层的冻结对COD的削减作用. 给出沉淀作用、 生物降解及冰层的冻结对河流中COD的削减模型. 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冰封期河流冰层的冻结对有机污染物的削减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需求, 解决传统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竖井式部署带来的管理分散、 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提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整体框架, 并基于 OpenStack 开源云框架对中小企业云平台进行实验部署, 最后对中小企业服务云平台的高可用性技术进行初探。 结果表明, 基于基础资源层、 数据中台层、 业务中台层和应用层等 4 层的平台框架, 解决了传统信息系统竖井方式部署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 基于 OpenStack框架搭建的原型系统验证了OpenStack 较适合于建设中小企业私有云平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解决FILTER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中的问题,分析了FILTER污水处理系统在阳高县试验区下运行时,土壤中水的渗透率、冰层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交响乐《冰与火的幻象》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取材、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音响结构。并以与冰和火意象同构的丰富感性样式,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所指着当代艺术家对人生、人类等深层问题的哲理思考。这是一曲灵魂的啸歌。  相似文献   

15.
将求解船舶兴波问题的Rankine源数值计算方法推广应用到水面边界条件为碎冰面、纯冰面和半冰面-半水面等气垫船破冰中不同类型的兴波问题.对不同类型兴波问题采用统一形式的基本方程,通过面元法与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重点对气垫船在全冰面、半冰面-半水面上运动时的兴波进行了数值计算,兴波阻力和波形等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冰温度膨胀力对渡槽结构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冰温度膨胀力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冰的黏弹性模型,将有限元方法引入冰温度膨胀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影响的计算中.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受固定约束的冰层对渡槽结构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通过分析可知,冰温度膨胀力会使底板上侧靠近边墙附近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会引起局部结构的破坏.同时,对模型进行冰层厚度和不同温升时间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升时间相同时,冰温度膨胀力会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低温液体水下直接排放的传热问题,根据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对传热过程进行分析与简化,分析此传热过程的特性,建立近管口水域结冰过程中温度场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计算不同的排放速度、管径等条件下的冰层生长速度,估算不同排放条件下冰层的生长状况.模型的计算结果可对进一步研究低温液体的水下顺利排放和管口除冰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与冰的电阻特性差异实现电力输电网线路与塔架覆冰厚度自动检测的新型覆冰厚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空气与冰的电阻值具有明显的数值差异,将被检测物体表面空间划分为空气、冰两种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区域并将其切割为多层空间,对各分层的电阻值进行检测,并根据其数值差异来综合测定电力输电线路与塔架表面覆冰厚度,从而实现在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下对电力输电网覆冰厚度变化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bacteria in ice core and the pas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we initiated the study on the microorganisms in the three selected ice samples from the Malan ice core drilled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16S ribosomal DNA (rDNA) molecules were directly amplified from the melt water samples, and three 16S rDNA clone libraries were established. Among 94 positive clones, eleven clones with unique restriction pattern were used for partial sequence and compared with eight reported sequences from the same ice core. The phylotype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alpha, beta, gamma proteobacteria; CFB, and other eubacteria group. Among them, there were many “typical Malan glacial bacteria“ pertaining to psychrophilies and new bacteria found in the ice core. At a longer time scale,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ypical Malan glacial bacteria“ with depth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was coincident with dirty layer. It implie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bial record through impact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typical Malan glacial bacteria“. In addition, the nutrition contained in ice wa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ice core section. Moreover, the result displayed an apparent layer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ice core section, which reflected the microbial response to the past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t the time of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