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赞体文的起源,萧统<文选>继承了李充<翰林论>的观点,认为赞体文起源于图像.文体名称与文体内涵是有一定联系的,我们通过考察"赞"讚"二字的关系,认为赞体文是从"讚"字"明也,称也"的意义上发展而来的,其起源是古代的讚辞.  相似文献   

2.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为此,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详细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其影响,进而期待对该理论有个"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并形成以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和高调为代表的五大声腔。豫剧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台湾地区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据相关统计(2006年),国内有专业豫剧团体数  相似文献   

4.
自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他的《物种起源》一书后,人们在物种起源的论战上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即物种的形成,在起源上有其统一性,在形成过程中,有着进化的历程.这样一来,传统的"特创论",就不得不让位于"进化论"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非常重视生物的生殖——尤其是杂交繁育问题.原因不外有二: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指出,亲属之间的称谓“并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称呼,而是实际上流行的血缘亲属关系的亲疏异同的观点的表现;这种观点是一个完备地制定了的亲属制度的基础,……”。根据《起源》的这一观点,探讨侗族从远古流传迄现代的血缘亲属关系的若干原始称谓,是颇有意义的。《侗族简史》书稿(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主编)援引有关古文献记载指出侗族原始氏族制社会瓦解之  相似文献   

6.
流传新疆各地的豫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豫剧是中原文化西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着中原籍人氏支援边疆建设而流传于天山南北。现有的几家豫剧专业团体肩负着豫剧艺术在新疆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众多的豫剧自乐班社、豫剧茶园是基于广大豫剧接受群体之上的社会团体,他们为这类文化的传承、延续起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一词是我们长期普遍使用的"科学"术语之一,但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术语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质疑。本文作者追本溯源,从"生态学"一词的希腊文起源谈起,抽茧剥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针砭时弊,发人深省,闻者足戒。本刊发表这篇文章也是欢迎言之有据的讨论,所谓"是非越辩越明",我们所倡导的也正是这种科学探讨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上一期我们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区"起源之谜",接着我们将进入第二个展区"生命长河",包括"古今生命"和"体验自然"两大内容,展示空间涉及地上二层和一层。在二楼"起源之谜"展区的挑台栏杆处,整个"古今生命"区域的场景映入眼帘:巨大的蛇颈龙、蓝鲸、巨犀以及大家熟知的老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师氏剑齿象等。  相似文献   

9.
正7月11日,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完成首次满员亚轨道试飞,该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作为机组成员参与试飞。7月20日,美国亚马逊和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及其弟马克·贝索斯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研发的"新谢泼德"火箭成功进入地球亚轨道。这两次试飞是商业亚轨道飞行的里程碑,同时意味着普通人距离遨游太空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信息胶子是宇宙起源与智能进化的关键因子,提出如下新观点:1.宇宙的起源是由于"宇宙信息智灵总库"内众多纠缠着的信息胶子之间,发生轻微的思维扰动,激发出高频振动的各向同性"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而启动原初奇点大爆炸的。2.信息胶子所爆发出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是子宇宙膨胀与收缩的真正动力源。3.信息胶子是形成智能量子纠缠的关键。论述了引力子、引力射线及引力的物理实质,对引力波提出了质疑。文中还论述了子宇宙镜面层膜及宇宙涟漪波相互作用形成宇宙各能量区块间隔膜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傩事活动在萍乡重新兴起,但人们对萍乡傩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分析比较各辞书中对"傩"的解释、阐述傩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上的新发现,论文对前人关于"傩"文化起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对萍乡傩的起源、传承现状、内涵、特色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四个方面对"傀儡"进行了考察:一"傀儡"的音形义,二"傀儡"的起源,三"傀儡"的发展,四"傀儡"的未来,以期对"傀儡"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人类起源是当代的一大科学难题,本文阐述了人类起源和现代人类起源的论争,描述了人类起源、进化的时空变化,提出了人类起源地的新认识,本文认为,人类起源地既不能说是某一个地区,也不能说是某几个地区,人类起源地是一个热带和副热带的纬向辐合带,这一观点,可称之为人类起源地带说。  相似文献   

14.
付培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7):118-119
在宽衣博带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女性的"三寸金莲"是极具特色而又与众不同的一笔。从起源说起,追述了其产生的种种学说观点,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服饰特点,并从社会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三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和根源。最终论证了从"三寸金莲"中看到的中国古人在服饰上体现的性展示和性吸引。  相似文献   

15.
浅间一男教授,是日本著名古植物学家,现任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地学研究部部长。他以我国山西太原煤田的石炭二迭纪地层和古植物学资料为素材,提出一种解释植物进化发育的观点——生长迟滞论。《被子植物的起源》一书,可说是生长迟滞论观点的初步总结,对古植物学和现代植物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长迟滞论的主要内容,已由我校沈光隆、谷祖刚和李克定同志首先介绍到国内(见古生物学报、兰川大学学报、化石)。为了检验这一观点,谷祖刚等同志已将《被子植物的起源》一书译成中文,拟在国内出版。这篇序言是浅间一男教授为该书的中译本特地写的,于今年九月寄给了沈光隆同志。为了加强中日友好、促进中日科技交流这篇序言已由谷祖刚同志译成中文,先在本刊发表。借此机会,我们向浅间一男教授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6.
豫剧男声声腔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大致形成了大本腔、二本腔、夹板音和后来武秀之教授提出的三结合等几种演唱方法,通过对这几种唱法的演唱规律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和梳理,以期对豫剧男声声腔艺术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被子植物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的起源是有关生物进化的重大、悬而未决问题之一,本文一反传统的陆生植物单元起源的观点,倡导三元起源论,由此探讨陆生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提出演化阶段与大叶系、小叶系、有节系相结合的分类体系,支配陆生植物以至陆生脊椎动物演化的基本规律是“生长迟滞论”,导致生长迟滞的原因是年温差渐增的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从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出发,在分析意境起源、园林意境美的基础上,阐明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为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理念,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明的起源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明载体——艺术主题,即揭示早期青铜器典型纹饰——兽面纹的源流及其含义象征来探索这一历程,以阐明礼制艺术的兴起和完善与中国国家文明的起源发展同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