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原型理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辨证的,两者看似相对,实则相辅,它们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辨证关系的认识,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否存在,以及它与象似性的矛盾关系如何界定,本文从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二者都是可以论证的,同时存在,互相补充,而并非非此即彼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索绪尔 ( 1916)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语言符号具有非任意性 (象似性 ) ,即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笔者认为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比任意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自从索绪尔(1916)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语言符号具有非任意性(象似性),即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笔者认为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比任意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当前的研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象似性应替代任意性成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本文认为:象似性和任意性应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当前的研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象似性应替代任意性成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本文认为:象似性和任意性应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荣 《科技信息》2011,(31):158-158,177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象似性只能是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而不可能代替任意性。  相似文献   

8.
张苒  王文圣 《科技信息》2007,(23):143-144
语言是一种符号。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之间没有逻辑关联。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统一。从意义和声音的关系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绝对的; 而从句子或段落层面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相对的。绝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潜在的创造力, 而相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系统性。一方面, 索绪尔用"绝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他使用"相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规约性。  相似文献   

9.
论语言符号的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符号性是语言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语言的符号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拟就语言的符号性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通过否定语言起源问题和否定命名论,赋予了语言任意性全新的内容。索氏的语言任意性不仅指符号内部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其更深层的意义是指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语言系统自己运作的结果,不是人的意志性行为的结果。任意性的实质是否定人创造语言这个事实,这正是索绪尔建立语言本体论和共时语言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言象似性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现在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语言象似性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的介绍以及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关系的介绍,来了解语言的另一基本特征,也就是象似性。  相似文献   

12.
周永平 《科技信息》2007,(36):136-137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今天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之争就是这两种观点的延续。哲学家、符号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简要介绍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背景、定义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目前的象似性研究作出评述,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赵春彦 《科技信息》2007,(3):122-123
引言语言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一直以来是哲学界、语言学界、符号学界等领域争论的话题,唯名论和唯实论、自然论和规约论以及现在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的对立就是这个问题的不同表现。面对这个问题索绪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的整个理论就是建立在任意性原则的基础上的,并把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这一原则在20世纪占据了统治的地位,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任意性原则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尤其是随着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又渐渐地走…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本文基于对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论研究,从中英日三种语言拟声词的对比及其它音义关系出发,论证语言符号存在着多方面的理据性,并分析语言符号任意性表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不仅是占支配地位的交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被感知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反射出入的感知和观念。认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增进了对语言符号本质,语言符号理论的反思。本文从认知角度回顾了语言符号的发展史;展示了语言符号的认识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体现了语言符号研究成果。本文在看到前入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目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符号的新认识一象似性及其特点、类型、及语用体现进行诠释;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象似性原则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这种象似性直接映照所表现的意义、概念、和经验结构。该原则包括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等。本文以顺序象似性原则为基础,列举该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篇章层面中的体现,以揭示顺序象似原则在语言符号中的普遍与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主要性质是语言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这是从“代表物—被代表物”这样一个二元组合的关系着眼的。表文认为,语言符号所具有的并非二元组合关系,而是一个三元组合关系,它是沟通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信息符号,语言符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辩征统一的,应该说,这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在这一本质特性的统括之下,语言符号的性质常常表现出似乎矛盾的命题。本文讨论了几对重要性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语言符号语音形式的线条性和语义内涵的非线条性;语言符号的表物性和表情性;语言符号体系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符号的对应性与任意性并无矛盾。对应性体现的是语言符号内部形式与其意义约定俗成后的一种关系。传统观点夸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忽视语言符号对应性,这有失偏颇。从对应性看“名物化”论会发现其问题所在,“名物化”与“名词化”理应存在对应关系,这是语言“形-义”符号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原始语根假说是马秉义教授近30年来英汉对比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成果。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而非任意性的。原始语根是从最原始的拟声词中挑选出来的,应是一切语言的语根。对全世界的语言音义研究工作来说,原始语根假说都是具有启示作用的。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音义象似性现象,可以用原始语根假说理论为指导进行对比联想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