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朗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对白朗短篇小说创作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白朗擅长运用中国传统叙事和西方心理展示相融合的小说结构,语言直白、粗犷、明快,表现出浓烈的东北文学创作的美学特质和意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①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历史跨度不长,但教学时间有限,且作家、流派、作品异彩纷呈,如何使教学生动、形象、具体,运用比较教学法是一种途径。通过对作家的生平、身份、政治观念、美学主张、生活情趣、风格流派、性别等的比较,以及比较文学的研究,使学生能尽快领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以心理分析小说而闻名,学术界都倾向于把他当作作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本文认为施蛰存不是新感觉派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应当定性为现代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横向借鉴,碰撞,融汇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先锋派,是一个小说流派,该派创作风格把传统叙事模式彻底打破,审美对象就是叙事的本身。余华是先锋派作家的代表,是一个把传统颠覆得最彻底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上非常创新,小说的叙事技巧更是前所未有。本文从叙述学的意义上对余华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为更深刻的理解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趣味,体验其小说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玛拜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作家,他热爱自然并深刻地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冒犯实际上是一种自戕,认为作家有责任把危害说出来。他忧心忡忡,关怀着人类的普遍命运,他的小说充满挽歌色彩和警戒意味。他将目光深入人性内部,增强了作品的力度,也表现出他对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7.
萧红的小说蕴涵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书写着作家一生的苦难、辛酸和生命意识的解读。她的作品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生”“死”体现的是一种枯索麻木的状态和对生命的冷漠、残酷。其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女性的生命意识影射着作家悲观的厌世情绪和对生命乐观的凄凉。虽然其小说有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但其过于散碎的结构和近乎失真的描写亦是不可忽视的瑕疵。  相似文献   

8.
蔺素云 《科技信息》2012,(6):187-187
两次布克奖,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这早已使库切成为世界文坛上响当当的名字。但他一贯干脆冷峻的思想却深埋于名誉的光环所无法抵达之处。在这部提名2005年布克奖的新作《慢人》中,库切秉承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却在文体上收缩了故事情节的成分,加大了哲学思考的比重。作者采用独特大胆的写作手法,把现实主义小说和元小说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结合起来,并让作者参与到所创作人物的生活中去,剖析并反思作家的创作过程及“现实主义性”。作品消解了不同流派小说之间的界线,并解构了作者的叙事权威。  相似文献   

9.
《活着》是余华1990年代转型的代表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体现转型后作品的悲悯情怀。而作家1980年代的作品特点是充满了暴力与死亡的血腥。究其这种转变,有先锋小说发展自身的规律,也有作家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以心理分析小说而闻名。学术界都倾向于把他当作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本文认为施蛰存不是新感觉派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应当定性为现代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横向借鉴、碰撞、融汇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1.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问题小说、人生派与浪漫抒情派作家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朱晓江这是一批与时俱进的作家,“五四”的时代思潮将他们推到了文学的前沿阵地。潮涨潮落,当他们完成自己在文学史上该担的职责时,留下了一批数量颇为可观的作品,任后人评说。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发现,尽管受着同...  相似文献   

13.
兼具作家与评论家风范的刘忠诚被誉为文学奇士。他在戏剧、小说创作和文艺评论度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成果,并产生过轰动效应。他的作品深埋思想的炸弹,他的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他的突出建树、艺术特质和“创风格、创流派、创体系”的创新意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现代气息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作家们的现代意识 ,对现代人的人本主义关怀及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对小说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作家缪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形象,也是作家自己的写照。缪塞以深刻的忏悔意识剖析自己,剖析客观存在的社会。作品流露出对无法把握人生深深的痛苦和忧郁。本文从忏悔意识的来源,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剖析了作家精神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报纸资料情况,论述了馆藏旧报纸在研究东北作家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点考察田中禾长篇小说《匪首》创作的新质素。侧重评析了作品表现的浓厚文化色彩和民族性,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小说在语言表现上同作家早期小说的不同,从而试图对田中禾的长篇创作予以总体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叙事方式独特的作品,作家在运用“自知观点”讲述故事的同时,对“自知观点”叙述本身予以潜在的“自我颠覆”,从而制造了小说的多意义结构,使小说获得了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双重统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东北作家群的一员,端木蕻良的小说在创作观念、审美取向、表现技巧和手法乃至创作的气度等方面自觉接受世界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熏陶濡染,努力以民族的语言和形式来表现民族的生活和心理,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是非常个人化的文学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