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血清甲胎蛋白和a-L-岩藻糖苷酶联合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联合检测、血清AFP,CAl9-9,CYFR21-1的联合检测、AFP与GGT,ALP,LDH的联合检测等综述了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报告了经磁共振检查50例原发肝癌的信号特征及鉴别要点,肯定了磁共振在诊断中的价值,无损伤,信号敏感检出率高,占明显优势,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9~76岁,平均48岁。上腹肿块19例,腹痛或不适26例,腹胀、食欲减退、黄疸各2例。(2)实验室检查:AFP(甲胎蛋白)阳性5例,216μg/L1例,419~1100μg/L4例;AFP阴性38例,γ-GT增高16例,LDH增高7例,ALP升高8例,HBsAg阳性17例,阴性26例。(3)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7例,示胃外压性改变3例,十二指肠受压1例,余未见异常;胃镜检查3例,均示正常;同位素扫描3例,均示肝脏占位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HC患者98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肝炎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名;检测其血清PIVKA-Ⅱ、AF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并计算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诊断PHC的临界值:血清PIVKA-Ⅱ为40 mAu/mL,AFP为20 ng/mL.结果 PHC组血清PIVKA-Ⅱ、AFP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血清PIVKA-Ⅱ、AFP及联合诊断PHC的AUC面积分别为0.931、0.887和0.934,灵敏度分别为89.80%、84.70%、91.80%,特异度分别为88.70%、87.30%、84.00%;将40 mAu/mL...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5年我院所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前后,由于精神因素、体质差异、化疗药物等的作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紧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结论:通过正确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可以使肝癌介入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3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300例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3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死亡8例,死亡率2.7%。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2%、26.7%、17.2%、10.8%;<5 cm的肝癌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54.5%、34.3%。34例二期肝切除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0.0%和58.3%。规则性肝切除术与非规则切除术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微波凝固切肝法出血量少,出血量与其他控制出血的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微波凝固后断肝,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二期手术切除可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模仿中山医院以汤钊猷教授为首的肝癌研究室诊断早期肝癌的经验,并存贮汤教授有关肝癌手术操作经验,经330例验证,计算机诊断准确率达98.78%,程序采用BASIC语言, 适合各种能用BASIC语言的电子计算机(包括各种微型计算机)使用。  相似文献   

12.
对61例肝癌患者的非癌肝组织进行了病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4例伴有肝硬化,27例无肝硬化。34例肝硬化中,活动性肝硬化32例(占941%),2例静止性肝硬化中仍可见单个和灶性肝细胞坏死。27例无肝硬化患者中,呈慢性活动性肝炎表现者26例(占963%),1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由此提示:肝癌的临床发展中,既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个阶段,也存在慢性肝炎—肝癌的两个阶段过程。积极治疗肝炎,阻止肝细胞坏死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相关抗原kinectin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广西高发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 HCC的诊断和治疗急待改善,其关键是找到免疫系统能识别的 HCC肿瘤抗原。近年来,SEREX(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Cloning)技术的建立,已筛选出许多肿瘤相关抗原~([2])。运用该技术,我们建立了广西HCC cDNA表达文库,并首次报道了用HCC病人血清筛选出系列HCC相关抗原~([3—6]),其中一种抗  相似文献   

14.
探讨研究小肝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展.目前超声发展较快的多酱勒技术,三维成像技术在消化系领域诊断小肝癌有较大的进展,多普勒技术在显示低速血流和深部组织血流方面己有较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高超声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通过应用声学造影剂等手段,对微小肝癌及癌周卫星结节的诊断研究和判断肿瘤活性等方面,将会有重要的突破.随着仪器的改进,灵敏度的提高,高分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诊断小肝癌有较大进展,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能迅速灵活准确地对肝脏肿瘤进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p16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抗癌基因P^16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变异情况,采用判别技术研究34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组织。结果显示、1例原发性肝癌存在P^16Exonl纯合子缺失,15例原发怀肝癌存在P^16Exon2纯合子缺失,其余的19例肝癌及所有的癌周组织无P^16基因纯合子失,研究结果表明P^16基因的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的发展发展密切相关,并提供了肝癌第9号染色体基因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的早期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追踪观察了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43例,其中证实复发者11例,鼻咽显示异常,但经追踪观察而否定复发者32例,将复发与未复发病例的各种CT征象进行比较分析,提示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早期诊断中,“茎突内侧软组织增厚致密”为一重要征象,而“顶后壁增厚、侧壁增厚和咽隐窝变浅或消失”信  相似文献   

17.
自体和异体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癌症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用患者自体、同种异体外周血进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扩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IK、DC-CIK表型,然后采取静脉回输、皮下淋巴结注射和肝动脉灌注多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自体和异体的CIK细胞联合DC细胞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为研究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SEER数据库中临床数据的方法研究了93例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93例病例中,双原发脊索瘤的发病率为10.7%,高发的其他原发恶性肿瘤(非脊索瘤)为: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脊索瘤好发部位为骨盆、骶尾骨、脊椎、颅骨;A组中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28月(0-88月),B组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48月(0-434月),两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男:女=1.74:1),异时瘤组多见(3.43:1),同时瘤组(C组)及异时瘤组(D组)在年龄、种族、N、M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T分期、手术与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较佳(P<0.05)。可见在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中,最高发的其他恶性肿瘤为前列腺癌,脊索瘤更好发于骨盆及骶尾部,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降低其临床死亡率.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和外周血相关指标等,但每种检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