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霜帝国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的国家。贵霜帝国统治时期,古代丝绸之路东西贯通,大乘佛教兴盛并向外传播,犍陀罗艺术兴盛一时,它与当时的罗马、汉朝、安息并称为四大帝国。由于贵霜帝国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近代以来,学界对贵霜帝国的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对贵霜帝国的考古和考证基础上,试图将贵霜帝国的历史轮廓进行详实和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回族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方式特点、语言模式、宗教特征、包容性特征及经济行为观念都对回族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教育的影响关系到新时期条件下回族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藏族美术作为藏族文化的主要部分,它自始至终与本土原始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究其实质而言,藏族美术的主流是藏传佛教美术,是将佛教的哲理内涵用美术的形式手段表达出来,借以抒发人生的愿望和理想.藏族美术以其独特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神圣的宗教性,强大的包容性等特点,构成藏族美术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从一个侧面建构了中华民族美术尤其是佛教美术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现.南阳汉画像石根植本土,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本土文化的总结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这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以吏为鉴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此时,佛教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东传日本具有其历史必然,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交流。同时,佛教经过印度、朝鲜特别是中国长时间的吸收沉淀,融合了各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更是对日本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弥生时代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一直处于中国大陆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这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汉字、儒学、佛教的东传以及古籍和艺术的传入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日本文化正是在大量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加以创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公元6世纪的佛教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后迅速发展.经过飞鸟、奈良两朝.到平安朝时期,日本佛教表现出了不同与以往的新特点,并在政治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伏牛山文化圈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牛山文化是指由伏牛山及其源出水系之流域地区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伏牛山文化圈范围包括洛阳、平项山、南阳、三门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及豫北部分县市,湖北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县区.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伏牛山文化圈具有文化构成的全部要素,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伏牛山文化圈文化具有原生性与根源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等文化特征.伏牛山文化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文化和根文化,加强对伏牛山文化圈的研究,将对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和基督教在华传播情形作一比较,得出两种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发生的依附和碰撞,进而阐明中国固有文化对外来文化所具有的排斥性、开放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佛教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后,对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影响,并阐述了蒙古族佛教音乐文化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现。南阳汉画像石根植本土,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本土文化的总结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这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以史为鉴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思想中,"心性"是最核心的概念,它包含"心如真如、即心即佛、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等思想内涵与特征。慧能心性论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在贯通大乘佛教各系学说的基础上融摄了传统的儒道之学,并对宋明理学等后世心性哲学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佛教的起源、藏传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对藏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是我国境内由于地域和文化特征不同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两种佛教文化,而佛经翻译乃是贯穿于我国佛教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再生的重要表现和标志。通过汉藏佛教传入的源头、传入方式、佛经翻译年代、翻译理论的探讨和比较,即显示了汉藏佛经翻译的异同,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佛教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语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文化特征,故而本文以成语为切入点,试图寻找与佛教有关成语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贬谪是中国古代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自先秦时代就出现了.从其表现来看,它具有贬谪对象的普遍性、群体性、原因的不确定性、个人遭遇贬谪的反复性等特点.同时,从中国古代的贬谪处置和被贬谪者的情绪反应与心路历程中,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庸性和包容性等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7.
唐陪都地位对太原城市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期间愈是兴盛时代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就愈是深远。唐陪都时代是太原城市文化的鼎盛时期,文章探析了唐代陪都文化对太原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龙兴之地对太原城市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的影响,佛教建筑对太原城市人文景观文化的影响,陪都经济地位对太原城市商业文化的影响,龙山、晋水对太原城市自然景观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太原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18.
莲花山地处山东省中部,与泰山、徂徕山形成金三角.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分布广泛,“儒”、“释”、“道”三教共存,佛教为主,其中佛教中的观音文化居主导地位.近年来莲花山景区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按照“观音胜境,北方普陀”的主题定位,打造佛教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剖析目前莲花山景区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莲花山景区宗教文化的旅游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广告活动的策划、创意及运作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商务促销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它是现代广告活动的外部制约因素。广告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应充分研究文化背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情感等文化因素对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佛教在古代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思想的影响。根据文物考古和文献资料,可以初步确认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到了广西地区;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桂林成为岭南的佛教中心;宋元明清,佛教的影响逐步从桂东北扩大到桂中、桂南和桂西南地区;广西壮、瑶、侗、水、仫佬等族的生死观念、社会公益思想、年俗节习、宗教仪式等文化思想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