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开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在学生工作中要讲究心理艺术;进行心理调适,适时宣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 在数学学习中,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和性格等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况的研究更处于特殊重要地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学界尚属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怎样?有哪些民族心理特征?心理素质的高低与数学成绩的优劣关系如何?我们通过对少数民族聚居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市和怀化地区部分中学生的测试,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便为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心理素质方面的参考数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闻力婕  方燕 《科技信息》2012,(2):318-319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官虹 《科技信息》2009,(17):140-140,92
心理学的理论与采践告诉我们:解决问题需要心理知识,面对问题需要心理素质,抓好班级需要心理能力。班主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深入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十分重要;对追求工作上的成就,自信乐观善待他人,克服心理上的偏见更为重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人文修养,发挥榜样力量及开拓进取精神具备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班主任良好心理素质的内涵,意义及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探讨影响罚球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罚球的心理训练方法,对策;为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测试、统计法和实验法探讨体育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自尊自信、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及心理测试法,探讨瑜伽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瑜伽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功效,有效缓解和治疗心理疾病,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在强迫、抑郁、焦虑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从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杨文亮  金华  陈晓霞  赵骏  田金徽 《甘肃科技》2012,28(17):39-40,65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为完善大学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综合心理素质提供依据.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作出统计分析.兰州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不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处理突发事件.大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9.
陈蕾 《科技资讯》2014,12(23):234-234
较强的心理素质,有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规范的训练方法、环节、动作和速度,敢于面对失败、承认差异,增强学生表演时的愿望,并战胜心理障碍;演出前,练就娴熟的技术和适合的曲目,做好充足的准备;调节心理情绪.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必要性,是舞台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奠定演奏者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辉 《科技信息》2007,(17):223-22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散打教学实战中学生受“重击”后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散打实战中影响学生受“重击”后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主观因素;其二,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探讨训练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方法,为散打教练员、运动员及散打运动的心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志雄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53-55,142
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自信心、注意力、思考能力和体能几个方面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探讨了网球运动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调适问题及其对比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服务存在的三个问题: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师资不足;过于强调心理疾病普遍性;对于心理疾病的治愈性过于乐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深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心理咨询为辅助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宗旨,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特点,关注学生心理,树立其自信心;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行为素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4.
朱生东 《科技信息》2009,(25):I0009-I0010
职业心理素质是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心理前提,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可度、职业情商、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毕业后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可以从树立正确认知、保持积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培养交往能力、塑造开朗性格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阐明高中学校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是轻松、奔放、洒脱的健美操运动生长发育的沃土.通过实验及查阅资料阐明不同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健美操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既锻炼了意志品质,又提高了学习成绩,同时增强了心理稳定性.健美操运动对于高中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教育有积极的影响.此项运动能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生追求美、向往美的心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力.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是 :1、提高心理学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2、调整心理学课程内容 ;3、改革课堂教学 ;4、开展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心理特点不仅制约着自己的行动,而且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巧妙和学生心理沟通。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师生心理沟通,即:兴趣一致;情感相融;备好学生;教师自控和各方面信息获取。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是人生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始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阶段逐步养成并渐趋稳定。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成熟;心理情感处于烦恼增值期,心理情绪很不稳定。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质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根本,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这一工作需要我们从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抓起。备课时就要有意识地设定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挖掘教材中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了解学生当前心理状态,策划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斟酌心理素质教育的语言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修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