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琳琳 《科技信息》2008,(15):225-225
在中国译学界,翻译文学的归属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从翻译文学的性质出发,分析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国别文学的关系。笔者认为,翻译文学源于外国文学但不同于外国文学,而是属于国别文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翻译文学在传递文化、文学艺术再创造等方面的作用,其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琳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04-108
本文依据文化翻译研究理论,对新中国重要翻译文学杂志《中国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翻译选材进行研究,探究该刊物的研究价值以及文化翻译理论在原语环境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理论为中国文学外译之路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而基于传播学理论下译者模式的研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关键,它主要由译者本身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实力、译者的翻译理念以及中国文学外译的现状决定.《三体》英译本在海外的成功传播为中国文学外译的译者模式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国文学外译应该以读者接受为目标,优先选择汉学家或双语作家译者模式;随着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度加大,再采用中国译者与汉学家相结合的译者模式,循序渐进,保证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文艺研究服务"三类,并分别讨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翻译文学的概念、语言的约束力、译者的创造性、译入语文化、译者的国籍和翻译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六个方面论述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指出翻译文学是国内文学的一部分,但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寻根文学是当代文学从启蒙立场转向多元化立场的重要表征,受到了世界文化寻根、反殖民主义以及文化启蒙各种思潮的影响,因此在表述和评价民族文化时产生价值分野,形成反思型、乡恋型和互补型这三种文学形态。其中,反思型寻根文学延续了新时期的文学启蒙立场,用启蒙理性烛照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乡怨和乡愁意味;乡恋型寻根文学受到了世界寻根文学和反殖民主义潮流的影响,歌颂乡土中国和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而互补型寻根文学则游走于两者之间,既正视乡土中国的痼疾,又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坛一直享有盛名,在欧美国家也广受欢迎。美国、法国等国家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贾氏小说文本,《浮躁》《废都》等在西方世界备受关注。分析西方文化对贾氏小说的翻译、研究现状,以及文化选择、接受原因等,对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彰显大国的文化自信无疑具有启示性。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直困扰着翻译研究者的难题。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认为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忠实有效地传递文化意象是文化融合的大势所趋,既是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丰富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裔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起着桥梁的作用。多年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它源源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吸取营养,中国是它的根。胡勇的学术论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创造社是“五四”文坛颇具争议的文学社团之一。应该说它的翻译与它的创作一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及翻译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页。沿着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走过的翻译道路,追溯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或许可以让我们重识创造社在“五四”文坛及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使之走向世界,是我们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译作数量、译者队伍、、理论研究、资金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l玉的作用,以唤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民族典籍翻译英译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35至1936年问,林语堂在英文《天下月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英文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连载的英译《浮生六记》。作为英文期刊作家,林语堂并不停留于单纯的文学译介,更热衷于通过文化译介、借助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独特思考、对海外学者汉学成果的积极关注和以比较文学的眼光对当时中国文学发展的审视,向西方世界解释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刘迪 《科技信息》2011,(23):137-137,132
我国的古典文化是世界文学的财富,世界文学都想分享我国古典文学的美。随着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文学界的交流也开始增强,我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国的文字,以英语作品为主,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别限制,部分作品缺少了原来的那种韵味,失去了本身的美。但这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必然经过。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20世纪之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已有多种英译本陆续问世。其中,由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霍克斯翻译的两个译本被誉为公认的传神佳作。它们各具特色,风格各异。针对杨、霍所译注的《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对比分析两种译文不同的翻译风格及技巧,探讨各自不同的翻译效果,试图挖掘它们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16.
创造社是“五四”文坛颇具争议的文学社团之一。应该说它的翻译与它的创作一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及翻译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页。沿着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走过的翻译道路。追溯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或许可以让我们重识创造社在“五四”文坛及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姚新勇的新著《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为例,分析批评者自身的身份选择。其中结合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亦即“汉”与“非汉”之间的“文化夹居者”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对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大国而言,族群之间及其多元的文坛内部,需要的是相互宽容;而宽容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进一步说,尊重的对象包括自我也包括他人;了解则意味着做到公正客观的知已知彼。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湖泊文化中,中国的鄱阳湖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沿革、深厚的文化底蕴、闪耀的作家群体,与俄罗斯贝加尔湖、美国肯塔基湖,以及中国的青海湖、洞庭湖等并列"世界十大名湖"。历代以来环绕在鄱阳湖周边的湖泊文化景观、文学现象及其诗人、作家群体,他们的时空履痕,他们的创作实践以及他们的文学生态,形成了独特的鄱阳湖文学景观。环鄱阳湖地域的文学特质、文学景观及其文学传承,大可以演奏一部洋洋洒洒、气势恢宏的鄱阳湖之歌。  相似文献   

19.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和中国20世纪初期都处于一个解体的时代,解体时代中的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对英国诗歌史的考察都体现出文学的自然演化思想,文学自然演化思想是用自然循环的周期来看待文学的演变的一种观念。20世纪初的胡适和闻一多也通过文学的自然演化思想来为新文学,尤其是新诗的合法性辩护,他们的文学自然演化思想是中国文史“通变”观和达尔文的演化论合力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