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目前研究主要探寻空气质量政策或气候政策对二氧化碳和细颗粒物的减排效益.而从二氧化碳和细颗粒物排放终端能源消费重点行业、主要能源以及主导因素等角度出发,来探究我国典型区域协同减排路径精细化方法的研究则鲜见报道.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能源消耗数据,首先探明了3个典型区域二氧化碳和细颗粒物终端能源消费的重点排放行业均为工业;并进一步甄别了终端能源消费重点行业中PM2.5排放主要能源为煤类能源,而CO2排放主要能源由煤类能源逐渐转向煤、气类能源,但煤类仍为主导地位;随后使用因素分解模型解析了能源强度、技术进步等主导因素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以及细颗粒物的影响效应;最终利用能源-环境核算预测模型,基于上述研究识别的终端能源消费重点行业、主要能源以及主导因素进行情景分析,旨在判断典型区域不同情景下碳达峰情况,进而寻找协同减排最优路径.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因素在前期减排效果最好;“能效提升”因素的减排效果在长时期碳污协同减排将起到...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宏伟的经济建设奋斗目标,并指出为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农村能源的科技工作的同志们感到振奋和鼓舞。大家知道,我们祖祖辈辈的农民,历来把作为生活用能的“柴”,列为“开门七件事”的首位;在生产用能上,也历来把牛作为农家之宝,黄历的第一页都无例外地印有一张牛在种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建筑在巨大能源消费之上的。社会越发达,能源消费量越大,而且对能源的质量要求也越高。目前社会消耗的能量,90%以上来自石化燃料。其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占70%。但是,世界石油的可采储量约为900亿吨。按现在的开采水平仅能开采30年;煤的储量也仅可供人使用200~300年;天然气资源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因  相似文献   

4.
冯春萍  曲凌雁 《科学》2007,59(1):39-42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本轮规划期末,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地位,置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中以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际市场持续的高油价和脆弱的石油供求格局背景下.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21,66(15):1900-1911
在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和煤炭等固体燃料被广泛地用于居民生活炊事和取暖等活动,对区域空气质量、室内空气和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本研究基于在青藏农村地区开展的能源消耗实地调研,分析了两地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测算了农村生活燃烧源一次细颗粒物的排放量.研究表明,在西藏和青海农村家庭的炊事活动中,27%和8%的时间用气或电,而大部分时间仍使用固体燃料.西藏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中,薪柴和畜粪消耗量分别占44%和53%.在青海省农村地区,薪柴和畜粪的消耗量占比分别是17%和37%.西藏和青海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388.22万t(380.41万t~396.11万t)和428.27万t(327.86万t~530.60万t).炊事和取暖消耗燃料总量几乎相当.在市级层面,就某一种燃料而言,其消耗量与人口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是居民生活燃料总消耗量与人口数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93, P0.001),反映出户均能源消费量基本相近.根据调查的能源消耗量,初步测算的青海和西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源排放的一次PM_(2.5)分别是3.21万t(四分位区间为3.19万t~3.34万t)和4.27万t(3.31万t~5.37万t).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能源,石油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消耗,为此,世界各国的能源专家都致力于寻找和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除了广为人知的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外,还有许多种能源也被科学家设想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石油后”能源。改良煤炭虽然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远远长于使用石油,但是在今天,煤炭的“可持续时间”仍然比石油长得多——据勘探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煤炭至少还可以使用200~300年,而石油的可用时间则  相似文献   

7.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能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它们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使用较为普遍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近几十年才开始利用或正在开发研究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沼气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电磁能等。 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宗强 《自然杂志》2006,28(1):14-18
由于目前日益加重的能源消耗、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氢作为二次能源,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正在试验使用氢能给工厂和家庭供电、供热,驱动汽车、船舶、摩托车、自行车。本文对氢能的利用以及发展前景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认识能源、利用能源的能力,被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概括为“能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比人的智商和情商显得更为重要.智商和情商低一点,顶多也就是生活品质差一些,但如果能商太低,根本就无法生活.普通民众是常识性的能商低下,而能源供应机构则是体制性的能商低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类生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个方面对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加大,如何及时解决面临的能源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技术挑战和难题,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地球上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以及其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节能技术高效利用现有能源,同时开拓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电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  相似文献   

11.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试想,煤和石油的“祖宗”既然都是远古时代的植物,那么能不能种植能源作物,像收割庄稼一样来“收获”石油呢?这将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的问题。自从我们的祖先掌握了用火的秘诀,人们就一直在利用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来满足对于能源的需求。这些可用作燃料的植物,是“生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努力探  相似文献   

12.
<正>能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和通信等领域,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当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化学燃料、裂变核能、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以及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污染环境、资源枯竭、利用率低、受地域限制大等,难以长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作为一种既清洁安全,又取之不尽、用之不  相似文献   

13.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达到先进国家水平。火力发电厂是二次能源生产单位,也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每年耗煤占全国总耗煤量的60%以上,所以,降低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是对我国节能减排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能源的供给和能源方针我国的能源方针是开发与节能并重。近期,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相当于标准燃料6.37亿吨。按人口平均并不算高,而且其经济效益有待大大提高。据统计,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一亿美元消耗标准燃料为21.11万吨。1979年日本是4.35万吨;西德是4.86万吨;英国是7.31万吨;美国是10.65万吨。对比之下,我国单位产值的耗能,比日本高出3.8倍;比西德高出3.3倍;比英国高出1.8倍;比美国高出1倍。另外,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也可看出差距。近两年来日本的能源利用率达57%,美国为51%,西欧在40%左右;而我国仅30%,使得大量的热量白白浪费掉了。又如,我国产油1亿吨,但1980年,其中的3400万吨被当成燃料烧掉了,这就是贵物贱用。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由弗里希领导的地区能源平衡小组,采用“非中心化”方法,对世界10个能源区域同时进行了上万个相同项目的调查和测算,经汇总得到2000~2020年世界能源的消费、生产和贸易的总发展趋势。《2000~2020年的世界能源》对这一成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驾驶着新买的轿车尽情享受远距离旅行和郊外居室带来的快乐之时,也不时闪过几分隐忧:相对廉价的汽油还能用多久?中国的原油储备还能开采多久?价格相对稳定的世界石油(目前为21~29美元/桶,折合147~203美元/吨)能维持多久?未来如果能源短缺,人们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世界石油先是暴涨然后暴跌。涨时一度涨破30美元/桶大关,跌时接近20美元/桶谷底。早在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能源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农村能源资源,除了大量的秸秆、薪柴、草类以及水生植物等生物质能外,还有畜力能、水力能、太阳能、风能等;有些地区还有地热能、潮汐能与矿物质能(煤、油、气)。但由于使用不科学,浪费十分惊人,加上其他一些经济、技术条件等原因,目前我国农村能源  相似文献   

18.
世界进入现代,人们把能源、材料和信息作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能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仍居首位。自古以来,能源一直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对当今工业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3.氢能的开发利用 在众多的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热值高、无污染、应用面广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 前苏联在1989年成功地将液态氢用于重型飞机的飞行。德国的科学家计划在本世纪末让第一架用氢气驱动的“空中客车”飞机飞上蓝天。美国已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以氢气为动力的汽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计划把一种光合细菌——红螺菌带上太家,用它所放出的氢气来作为能源,供航天器使用。这种红螺菌生产成本低,生长繁殖快,在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20.
<正>阿努巴哈·古什(Arunabha Ghosh)和卡西克·甘尼桑(Karthik Ganesan)力求满足贫困和农村家庭的需求,聚焦政府补贴政策,呼吁支持低碳工业发展。印度政府有三大能源目标:让每个人享受到能源,保障能源供给,以及促进经济低碳增长。但这三大目标并未抓住核心要领。能源供给的进步不能单单只靠保证全国每日24小时供应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印度的能源消费数量和质量在不同收入群体和城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能源补贴政策和安全保障政策远不尽如人意。受制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