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豚的文化     
科学家最近发现,澳大利亚鲨鱼湾的野生海豚在海底觅食的时候,竟然会把自己那长长的、敏感的嘴巴套在海绵里(就像人类戴手套一样),以此避免海底的石头或其他东西划伤嘴巴。科学家同时发现,海豚能够把这种技巧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此前,除了人类之外,猩猩是已知能通过社交认知而学会使用工具的帷一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2.
<正>海豚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哺乳动物,它在性成熟后还能继续生活多年,这一点和人类相似。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海豚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不只这点。研究人员检查了被冲上海岸的海豚尸体,在其脑部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缠结的神经纤维,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这是科学家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的"全面"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海豚的症状与人类患者的症状极其相似,这不由得引人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些海洋生物学家把海豚似乎已描述得奇妙动人,那主要是指饲养在水族馆里的一种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至于对辽阔海洋里的海豚自由王国的观测和研究,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现知大约有30余种海豚生活在世界的主要海域中,最近美国的科学家对其中灰海豚(Lagenorhynchus obscures)进行了跟踪考察,发现了许多前人所不测之谜.  相似文献   

4.
海豚的呼叫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海豚会利用各种哨声来传递声音信号。但是直到最近,苏格兰生物学家才实验证实,海豚的声音信号系统比人们原先认为的更发达。苏格兰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家文圣特·雅尼克证实,每条海豚都具有自己的名字(或呼名)──特殊的“声音签名”,根据“声音签名”人们可对它们加以识别和确认,而且每条海豚都是自己 “想出”自己的特有哨声的。 雅尼克没有宣称自己发现了 “海豚语言”。因为他认为, “这无疑是一种复杂而又进化得很好的声音联络系统,其中包括 ‘个人’的呼叫信号,但是目前,我还不大能利用这种海豚的 ‘语言…  相似文献   

5.
磁性微生物     
我们已经知道许多动物具有在自己身体中合成或累积磁铁(Fe_3O_4)的能力。例如,在那些能“感觉”到地球的磁场的鸽子和海豚身上便发现有这种铁磁物质。在蜜蜂身上也发现有它。美国纽汉普希尔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勃列依克摩尔在海底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6.
海豚是怎样发出声纳信号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挠着科学家。科学家们提出过多种解释,并且所认定的海豚身上产生声波的部位各不相同。假使海豚长着格外大的脚趾,科学家也会把它考虑进去的。 两个富于创新的青年科学家经过共同努力,用一个新奇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得出一个比较确实的答案。而他们却来自两个不同的科研领域——生物学和物理学。  相似文献   

7.
正总所周知,海豚能发出超声波,对周围环境和猎物进行回声定位。但科学家最近发现,海豚发出的超声波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海豚发出的超声波是由两个不同频率的波束混合而成。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两个频率的超声波并不是完全同时发出的,两个声波信号之间存在一个微小的时间差。这种特殊的双频系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5,(8):48-48
也许在整个动物世界里,只有人类、猿和海豚才具有从镜子里辨别出自己的本领。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长尾猴,它们即使不能把在镜中的镜像看成是自己,但至少可以判断出在镜中的这个家伙是自己熟悉的同伴。雌的长尾猴面对镜中熟悉的面孔时,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22,(1):8-9
瓶鼻海豚会利用多种方法来捕鱼.科学家最近发现,加勒比海的瓶鼻海豚会在海床附近摆动尾部以激起泥水,进而形成一个环状陷阱来困住鱼群.  相似文献   

10.
<正>包括海豚在内的鲸类被认为是地球上仅次于人类的第二聪明的动物。上期(2015年11期)的《探秘鲸类文化》已经作了一些介绍。当一切证据似乎都在指向海豚的高智商时,有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海豚或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海豚的智力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这种生物拥有复杂的社群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种群。当看到其中一个家族成员正在遭受痛苦时,其他个体的心跳会加速;当它们发现食物或者有潜在的威胁时,会发出信号和警报。你猜到了么?你或许以为是聪明的海豚?可实际上,美国研究海豚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世界科学》2012,(2):F0004-F0004
不少人喜欢泡温泉,喜欢那种来自大自然的温暖感觉。同样,在海底也有类似的温泉,其中一些温泉水温达到几百摄氏度(热泉)。近年来不少科学家发现,不少海洋动物也像人类那样喜欢泡温泉。最近,英国研究人员还在南极海底的热泉附近发现了大量奇异的生物,  相似文献   

12.
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方式在动物王国很常见,尤其是鸟类、昆虫和蛙类,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会用歌声求爱.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面对心仪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3.
动态点击     
<正>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雪 《自然与人》2011,(1):59-60
在动物王国,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仪式是很常见的,鸟类、昆虫和蛙类都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能用歌声求爱。然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当面对心仪的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5.
高雪 《科学之友》2010,(8):57-57
把唱歌作为一种求爱方式在动物王国很常见,尤其是鸟类、昆虫和蛙类,喜欢用动听的歌声去吸引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求爱方式并不常见。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中只有蝙蝠、鲸鱼和海豚会用歌声求爱。而新的研究发现,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怀,面对心仪对象时,它们也会一展歌喉,大唱充满爱意的情歌。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科学24小时》2014,(4):42-43
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植物虽然没有嘴巴,没有手臂,不会用语言和手势传递信息,而当其生命受到威胁时,它们又是怎样报警的呢?科学家发现,植物在信息传递上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海底资源和军事目的之需要,科学家研制各种潜水器,发展潜水技术,进行海底科学研究与实验,人类在开发海洋的征途中已向深海挺进。为有效地展开基础研究和实际试验,科技人员必须在水下长时间坚持工作,由此,一个严峻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能在海底居住吗?历史记载了人类脚步跨向海洋深处的一页。1962年9月,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进行了海底居住的先驱性实验。美国埃德华·林克研制了一个直径为0.9米、长3.2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海域的樽鼻海豚正在变得越来越瘦骨嶙峋,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长期吃不饱肚子的缘故。而它们之所以会挨饿,是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它们赖以为生的鱼类,在过去的6年里,科学家一直在对生活在这一水域的74头樽鼻海豚进行跟踪拍照。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度假或出差而不在自己家里睡觉,头一晚许多人都睡不好,有些人将这归因于不习惯枕头。在野生世界,鲸鱼、海豚及一些鸟类睡觉时,总是有半边大脑保持警醒。以往,科学家以为人类睡觉时总是大脑两侧都入睡。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尖端的神经成像技术,分析35名志愿者在实验室里相隔一周的两晚大脑睡眠模式,结果发现第一晚这些志愿者左脑的神经网络比右脑活跃。为什么此时总是左脑活跃?答案仍不明朗。此外,左脑对声音的反应也比右脑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