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检测出对噪声、镜头缩放更具鲁棒性的反映人体动作特征的时空兴趣点,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兴趣点检测器;然后以检测出的时空兴趣点为中心,建立基于多面体模型的时空梯度描述子来进一步刻画人体动作在时空上的视觉特征;再基于分层聚类树形结构、利用词袋方法对视频动作特征建立更大且更有效的码书;最后将特征描述子与高层次的人工定义的动作属性相结合,采用隐支持向量机结合坐标下降法求解最终识别模型的局部最优解.在几种典型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较高的人体动作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行为识别是图像处理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研究表明在监督学习的框架下,通过提取时空兴趣点(Spatial-temporalinterest points)能较好地识别人体的行为。由于兴趣点中包含与人体行为无关的噪声点,为了改进兴趣点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骨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算法改进人体骨架的精度,而改进后的人体骨架,能得到更有效的兴趣点。通过在“Weizmann”,“KTH”数据集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提高人体行为的识别,而且能够改进人体骨架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层融合和随机投影的行为识别算法;该方法提取视频序列的时空梯度特征和Gabor特征;然后进行特征层融合,得到分类能力更强的特征,有效地表征人体行为;同时,使用随机投影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降维;最后,为了解决主题模型参数估计迭代复杂的问题,将贝叶斯参数估计法应用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中,对视频中的行为进行分类。在公开的KTH和Weizmann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方法不仅比单一局部时空特征描述符识别性能好,而且在相同实验设置下,也优于其他基本分类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序列图像拼接算法中的误差累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和局部特征的图像拼接方法. 同时拍摄大视场角、低分辨率全局图像和小视场角、高分辨率局部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替代传统算法提取两者匹配点,进而根据两者面积比等比例扩大全局图像的匹配点坐标,将局部图像无缩放地投影至全局图像所在平面,最后融合投影后局部图像的重叠区域,拼接形成一幅大视场角、高分辨率全景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中深度学习快速且精准地实现了特征匹配,同时局部图像间相互独立,有效地解决了拼接顺序限制和拼接误差累积.   相似文献   

5.
基于粒子滤波的行为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识别是图像处理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研究表明在监督学习的框架下,通过提取时空兴趣点(Spatial-temporal interest points)能较好地识别人体的行为。由于兴趣点中包含与人体行为无关的噪声点,为了改进兴趣点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骨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算法改进人体骨架的精度,而改进后的人体骨架,能得到更有效的兴趣点。通过在“Weizmann”,“KTH”数据集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提高人体行为的识别,而且能够改进人体骨架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监控视频异常活动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与鲁棒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词袋模型与无向图建模的视频异常活动检测算法.(1)将输入视频划分为大小相等的视频片段,提取每个视频片段的时空兴趣点;(2)生成一个局部活动的无向图集,图的顶点表示时空兴趣点,边表示兴趣点之间的关系;(3)分别对局部异常活动和全局异常活动进行分类处理,识别出异常活动.基于公共数据集UMN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视频监控中异常活动具有较好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行为识别方法仅利用底层特征识别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将动作属性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视频中的时空兴趣点及其3D-SIFT特征描述符,用词袋的方法建立时空词典对视频序列进行表示;然后,利用底层特征训练属性分类器,构造由底层特征到高层特征的映射,将底层特征样本经过属性分类器后得到行为—属性的样本信息,并采用MAP(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从而建立一种基于属性贝叶斯网络的行为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进行行为识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提出了一种同时检测目标位置和区分目标类别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图像中提取丰富的兴趣点,通过图像之间的对极几何约束,过滤出精确匹配的图像兴趣点;然后在兴趣点特征空间用局部类别一致k均值聚类方法生成特征码本;最后,对于给定的测试兴趣点集,通过投票得到表示目标类别的局部特征,采用最大化目标类别和目...  相似文献   

9.
运动信息对行为识别任务至关重要。现有方法仅利用了局部运动信息,忽略了全局运动信息的重要作用。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分解与多流融合的行为识别方法。通过3条支路分别提取视频的特征,第1条支路利用低秩分解提取全局运动信息;第2条支路提取视频的光流特征以得到局部运动信息;第3条支路利用原始视频作为输入,以保留完整的空域信息。将3条支路的预测结果进行后融合,得到最终的行为识别结果。通过多流融合,充分利用视频的多尺度时域运动信息和丰富的空域信息,提高现有模型的行为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现有模型的多流融合行为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识别视频目标个体完整行为动作序列, 增强视频行为识别精度, 提出一种基于超限学习机的深度网络时间分组行为识别方法。 首先按照人体行为关键姿态个数明确行为识别模型的状态数量, 建立人体运动行为多尺度结构关联, 把运动轨迹及边缘轮廓小波矩的不同尺度特征引入行为模型中, 获取人体运动行为概略特征; 其次利用视频分组稀疏抽样法, 将视频分割成等时长分组, 运用标准反向传播法优化模型参数, 实现低成本视频级时间建模, 并确保建模过程信息完整性; 最后根据隐含层激活函数输出及对应输出层权重系数,得到灵敏度解析式, 按照灵敏度参数对隐含节点进行排序, 删除次要节点, 实现深度网络时间分组行为的精准识别。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备较高水准的识别精度, 且耗时少, 拥有极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局部的时空兴趣点特征,采用词袋(bag of words)的方法对跑、跳、挥手等几种常见的动作进行表示.利用概率主题模型,使视频的动作类别标记对应于概率模型中的隐含变量,通过对隐变量的推断,实现对整个视频的动作分类.该算法还可以将每个兴趣点划分为不同的动作类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场景复杂的情况下,因无法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导致乒乓球动作识别错误,影响关键帧提取性能的问题,将柔性姿态估计和时空特征结合在一起,研究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关键帧提取问题。依据稠密光流对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进行分段。对单帧图像人体柔性姿态进行估计,通过可分离线性滤波器时空特征点检测方法对乒乓球动作视频图像序列特征点的检测,将时空特征点当成中心建立时空立方体,提取时空立方体的像素建立时空特征。为了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引入时空特征边,得到有时空特征的柔性姿态估计结果。通过直方图相交法求出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中姿态相似度,计算全部姿态的Hog间差异度,构成差异度矩阵。在当前帧姿态差异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认为当前帧为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不同场景的保真率与压缩率一直高于0. 7,处于较高水平;主观评价结果好,可提取合理关键帧。可见所提方法对复杂场景的关键帧提取性能优,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雷达信号中杂波和噪声对人体动作识别的干扰,提高小样本数据下动作识别的精度,在去除杂波及噪声干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全局与局部特征的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雷达人体动作识别算法。用动目标指示(moving target indication,MTI)结合自适应中值滤波对雷达原始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再对人体动作的雷达二维特征图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主要分量作为全局特征表征,并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2D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2D-DWT)结合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获取特征图像在不同方向与尺度划分下动作的局部特征表征,并将全局与局部特征进行串联融合;根据融合特征,在网格搜索算法(grid search,GS)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模型中实现人体动作的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获取雷达信号中的人体动作信息,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5.63%,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有效提取特征有利于提高后续人体动作识别的准确率。针对人体动作识别时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维数过高和相似动作不好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优选和图像相似度的人体动作识别算法。实验对比三种降维方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PCA+Pearson、PCA+Spearman处理后的动作识别率,证明PCA+Pearson相关系数的降维效果最佳。同时将全局特征八星模型与降维后的局部特征HOG特征组合在一起全面表征人体动作,并计算相邻两帧图像相似度,自适应分配一个判别周期内单帧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的统计权值,最后二次分类人体姿态识别结果。在标准数据集KTH上进行实验,该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4. 5%,较其他方法有所提高,在视频人体动作识别领域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procrustes analysis and Fisher vector coding(FVC). Firstly, we applied a pose feature extracted from silhouette image by employing Procrustes analysis and local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 Secondly, the extracted feature can preserve the discriminative shape information and local manifold structure of human pose and is invariant to translation, rotation and scaling. Finally, after the pose feature was extracted, a recognition framework based on FVC and multi-class supporting vector machine was employed to classify the human a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benchmark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人脸特征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地描述人脸,提高现有识别算法的识别率,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的加速稳健特征和子空间特征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利用AAM形状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得到41个点的人脸形状模型;对每幅图像进行特征点初歩定位,找到并保留与初歩定位的特征点空间距离最近的SURF特征点。将SURF特征点描述子利用PCA降维,得到改进的SURF局部特征向量。然后利用PCA对图像进行全局特征提取,将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进行融合,组成全新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特征向量的匹配实现识別。对包括本算法和PCA-SIFT算法在内的6种不同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改变ORL人脸库中训练集样本数的情况下,识别率均优于其他算法;在样本数为5的情况下比PCA-SIFT方法提高了4.3%,可见该算法提高了人脸的识别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分类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形状的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地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形状的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静脉图像经预处理后得到二值图像,该算法首先对二值图像进行细化处理,得到了静脉的骨架信息;然后,标注4连通区域并寻找到与连通区域相连接的端点与交叉点;再利用最小距离法将连通区域的边缘逼近成若干条线段,将线段角度作为特征;最后,利用改进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进行了局部区域匹配,并利用改进的豪斯多夫距离算法进行整幅图像的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获得的图像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识别效果受采集静脉图像中信息缺失的影响较小,正确识别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