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灌浆法在潮州市某新建住宅楼倾斜纠偏及地基加固工程中的设计、施工过程。实践表明,灌浆法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是种较为有效的房屋纠偏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病害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土坝坝体灌浆加固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塔西水库利用灌浆的施工工艺加固坝体.该文介绍了大坝充填灌浆的施工技术,水库经过坝体灌浆加固,坝体的防渗能力明显提高,原坝体基础渗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李伟 《甘肃科技》2011,27(11):141-1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唧泥、脱空等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There are many karst areas within WuGuang route; karst grouting is on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the sub-grad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an be determined through construction art tests. Water and cementation ratio can be determined and then different grouting quantity and pressure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ology condition; grouting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and quality check requirements can also be determined. Recommendations for quality problems such as bad practicability of grouting, unexpected dissipation of slurry, slurry belching, and overfeeding of slurry going to non-grouting area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理论要点,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多种不同水泥掺量配制浆液进行施工,最终确定了适合工程实际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浆液扩散路径迂曲度对盾构隧道管片注浆效果的影响,以幂律浆液为对象,建立了考虑扩散路径迂曲度的盾构隧道管片注浆渗透扩散模型;分析了注浆时间、终止注浆压力和注浆速率对浆液扩散半径和管片所受压力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发得到考虑扩散路径迂曲度的幂律浆液渗透扩散数值模拟程序,实现了盾构隧道管片注浆效果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时,终止注浆压力增大,则浆液扩散半径和管片所受压力均增大;随着注浆速率的不断增大,浆液扩散半径和管片所受压力先增大后减小。考虑浆液扩散路径迂曲度后,浆液扩散半径和浆液对管片的压力值较不考虑扩散路径迂曲度时减小,且随着终止注浆压力和注浆速率的增大,扩散路径迂曲度对扩散半径和管片所受压力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高压旋项注浆技术和桩基技术作为理论基础 ,通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现场实验 ,探讨了在高压旋喷桩中放置钢筋笼和混凝土做成高压旋喷钢筋混凝土桩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把高压旋喷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基础使用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并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浆液流体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建立了浆液刚进入盾尾空隙时的环向压力分布模型;并推导了在距离注浆孔较远距离处的浆液压力梯度与上浮力的关系式。结合实际工程监测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机推进时,注浆点附近的浆液环向压力分布主要由注浆孔位置和注浆孔压力及浆液重度决定;停止推进时,浆液在固结效应下压力逐渐消散,竖直方向上压力梯度逐渐减小;随着远离注浆点,浆液的压力梯度逐步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时的压力梯度主要由上浮力的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16.
全强风化砂页岩地层注浆加固工程中常常伴随着地层压密现象,压密加固后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为了研究全强风化砂页岩地层的注浆压密效果,以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渗透系数作为表征地层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通过开展室内试验,获得了不同注浆压力与含水率条件下地层力学性能的提升规律,建立了可定量化描述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注浆压力与地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注浆压力可显著提高全强风化砂页岩地层压缩模量,高注浆压力作用下,地层压缩模量最大增长近10倍。当注浆压力处于较低水平时,加固后地层粘聚力的提升受含水率和注浆压力影响明显。当注浆压力处于较高水平时,加固后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地层土体粘聚力基本趋于一致,地层粘聚力的提升不再受含水率的影响。地层内摩擦角在注浆压密后的提升程度始终受自身含水率的影响。注浆压力的提升可进一步提高地层的抗渗能力。采用建立的注浆压力-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关系模型对某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满足地层加固要求的注浆压力设计值,注浆治理后开挖揭露浆脉清晰、地层稳定,所提出的模型可为全强风化砂页岩地层注浆治理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压浆法进行沉管隧道基础处理过程中,采用粒径为2、5和10 mm的垫层材料时,单孔注浆和双孔同步注浆的浆液扩散情况以及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垫层材料粒径较大时,浆液扩散速度较快;随着垫层材料粒径增大,基础填充密实所需压浆量增加;垫层材料粒径较大时,注浆压力的波动范围较大,注浆泵不易操纵,浆液盘易出现方向性扩散.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垫层材料的粒径时,可综合考虑扩散速度、注浆量和压力等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盾构隧道壁后空洞注浆浆液的扩散机理及其对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基于修正达西定律对黏性土中浆液的扩散半径和管片产生的压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以西安地铁某区间隧道涌水事故为依托,利用推导的注浆压力公式,采用地层-结构模型得到了管片壁后空洞注浆部位及注浆压力对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一注浆位置,当注浆压力不断降低时,管片的轴力值、弯矩值以及管片上浮呈不断降低的趋势;除了控制截面有稍微旋转之外,设计工况下的管片轴力值、弯矩值与模拟过程中注浆压力为0.3 MPa时的情况相近,注浆压力超过0.9MPa时,结构产生明显的偏压,甚至出现管片裂缝以及结构破损;不同注浆部位施加相同注浆压力时,当注浆位置为隧道顶部和底部时,管片的力学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弯矩值,增加幅度可达1.5~2倍,隧道侧面注浆使弯矩分布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甚至反转。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预应力管道压浆浆体材料源头质量和压浆施工实时监测两个方面介绍管道压浆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工程应用。压浆浆体性能、尤其是泌水性能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压浆施工记录仪监测灌浆压力、出浆压力、流量等施工工艺参数,可加强压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盾构下穿已建隧道全过程下土仓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顶力及推进速度等盾构参数变化,并详细分析了已建隧道变形.结论为:前3个参数是已建隧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性指标;通过监测反馈,土仓压力建议为静止土压力的1.5~1.8倍,且小于主动土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应控制在地层土压力范围内,注浆量应为盾尾间隙的1.4~1.8倍;推进速度要保持在均匀低速状态,以减小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和控制长期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