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子鳄胚胎味蕾发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例不同时期的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了味蕾的形态发生及细胞分化过程。孵化至第48天,部分舌乳头上皮的基部出现味蕾原基。第52天味蕾体积增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第56天部分味蕾出现味孔,味蕾细胞出现基细胞、支持细胞和味觉细胞的分化。第62天味蕾的味孔均形成,部分味孔扩大,味毛增多并伸出味孔外。味觉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其细胞核内的异染色质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均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A:味觉是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它的产生跟其他感觉一样,也必需具备感受器、特定的传入通路以及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这3个基本环节。味蕾是味觉感受器,食物中可溶性成分刺激味蕾,激发的兴奋由特定的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区从而产生味觉。从生理角度分类,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4种。黄瓜皮和生柿子吃起来的"涩味"并不属于基本味觉。所谓"涩味",其实是口腔黏膜的蛋白质被凝固所引起的收  相似文献   

3.
二、食品的味1.味觉(Sense of laste)在人的感觉中,味觉和嗅觉是由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故被称为化学感觉(chemicalsenses)。物质的化学构造与味和香气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味是由分布在舌和上腭上的味蕾来感受的。味蕾由十多个味细胞组成;在味细胞的前端有味觉感受器。在味觉现象中包含着复杂的过程:味觉刺激是味物质被这些味觉感受器的表面吸附而引起的,生成的刺激讯息变为神经冲动讯息,然后传达至脑。在味道中,甜味、酸味、咸味和苦味是四种基本的味道。在日本除此而外,加“鲜”味  相似文献   

4.
黑鲷化学感觉发育和摄食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仔、稚、幼鱼嗅觉和味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嗅觉、味觉与摄食的关系,初孵仔鱼的嗅囊很小、很浅,细胞没有分化。5d的嗅囊细胞开始分化,24d嗅囊分化完毕,嗅觉开始功能化,参与摄食反应。初孵仔鱼味蕾没分化,5d的仔鱼味蕾分化形成,参与摄食反应。随发育的进行,先后从口咽腔、头部、躯干、尾部、鳍等处依次出现味蕾。嗅觉和味觉是鱼类的化学感觉,嗅觉可以对远、近距离的食物发生反应,而味觉只能对接触的或几乎接触的食物发生反应。化学感觉对摄食的作用是对黑暗条件下视觉摄食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革胡子鲇触须和口腔粘膜的味觉器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学切片和电镜扫描的方法,对革胡子鲇上颌须和口腔味蕾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分属于两个亚感觉通路(迷走叶和面叶味觉系统)的两类味蕾,其感受器细胞组成和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为味蕾是否通过味孔与外界接触,以及在上皮中的分布状况.革胡子鲇口腔内也有少量面神经叶支配的味蕾位于口腔横瓣上.由迷走神经叶支配的味蕾成簇集中腭部.感觉细胞的微绒毛突出于顶端,有味刺激物能直接到达味感觉细胞膜上.其形态结构表明,鱼类味觉是接触性或近距离化学感受器.  相似文献   

6.
Wnt经典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小鼠舌味觉乳头的早期发育以及味蕾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的缺失或者过表达可导致舌味觉乳头发育缺陷以及味蕾功能异常.此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成体舌的异常还与舌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味觉的奥秘     
相对于嗅觉、听觉、视觉,人们对味觉的研究起步很晚。19世纪初期,著名生物学家贝尔才第一次发现,舌的味蕾是味觉的器官。1925年,科学家才进一步证实,人的舌面上不同部位的味蕾掌管不同的滋味,才初步揭示了味觉感受器的构造。舌头是感受味道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8.
味觉与温度     
咖啡凉了,苦味加重,菜汤凉了,咸味愈浓。热腾腾的饭菜,分外芳香,冷饭冷菜则索然无味,这是何故呢? 原来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各种滋味,是由于味觉和嗅觉共同作用的结果。味觉是能溶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粘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味觉的敏感度往往受食物温度刺激的影响。一般说来,正常健康人对温度30℃左右的食物,味觉敏感度最高。嗅觉是由食物散发在空气中的物质颗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嗅觉的刺激必须是气体物质,而气体物质分子的挥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温度的高低。所以,温度的不同,人进食食物时味道的感觉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南方鲇的皮肤腺和味蕾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的皮肤腺和味蕾.结果表明,皮肤腺分为单细胞腺和群细胞腺.单细胞腺有杯状细胞、棒状细胞、颗粒细胞、浆液细胞等,棒状细胞尤为丰富.胸鳍基部的毒腺为群细胞腺.群细胞腺的发育经过增殖期、生长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细胞属全分泌型.味蕾主要分布于皮肤、唇瓣、口咽腔壁和颌须上,有3种类型4种形态,Ⅳ型味蕾尤为特殊,未发现Ⅲ型味蕾.味蕾由生发层细胞特化后形成,其衰老更替现象终生存在  相似文献   

10.
伸出舌头,尝尝糖果和酸奶的味道,让味蕾在各种美味食物中“尖叫”;和母亲或者爱人拥抱,让身心都得到完全的释放。继视觉、听觉和嗅觉之后,本文将介绍味觉和触觉,让我们在五感的世界里尽情徜徉。  相似文献   

11.
陈培华  张威  周俊  王平  肖丽丹  杨莫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2):1601-1608
膜片钳芯片技术是继细胞芯片之后的又一种崭新的分析细胞电生理参数的芯片技术.由于该芯片除了具有传统膜片钳的高分辨和高准确性特点外,还具有高通量、自动化以及细胞多通道参数和细胞网络参数在线和实时检测等优点.因此,该芯片技术将大大促进细胞离子通道、细胞网络传导以及药物筛选的研究和应用.文中具体介绍了膜片钳芯片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膜片钳芯片技术在味觉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神经芯片研究细胞网络的方法,对采用膜片钳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味觉的敏感机理和传导机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鳜消化道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对鳜消化道粘膜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描述了消化道各部分表面结构的特征并对鳜消化道上味蕾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鳜的味蕾广泛分布于口咽腔中,主要有3种类型.食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微脊结构.鳃弓上有成排的小齿,排列整齐,可见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胞体圆型突起.中、后肠表面分泌物逐渐增多. 该文还讨论了硬骨鱼类消化道表面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相似文献   

1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大口鲶咽部的粘膜上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咽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组织,分布有多种上皮细胞,其中大多为混和性的粘液腺细胞.在粘膜中还有味蕾的分布,此处的味蕾为Ⅲ型味蕾.  相似文献   

15.
南方鲇皮肤,唇瓣和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方法研究南方鲇皮肤、唇瓣和须的结构.结果表明,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唇瓣的前、后口腔面在覆盖物、表面凹陷、味蕾分布、腺细胞组成上有差异.须侧扁,由表皮、真皮、软骨、血管和神经组成.皮肤、唇瓣和须的分泌细胞主要有杯状细胞、棒状细胞、颗粒细胞和浆液细胞,以棒状细胞尤为丰富.味蕾和分泌细胞的大小、形态、分布频率、存在部位不同.皮肤上还具丰富的侧线孔、小窝器官、Merkels感觉器官等.探讨了皮肤、唇瓣和须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较全面地观察了北方狭口蛙成长期蝌蚪尾组织的显微结构及在变态期的退化,主要的结果简述如下。 1.成长期表皮两层细胞都进行无丝及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出现比有丝分裂晚,出现时表皮细胞郎有生理的退化。 表皮退化时由两层改组为多层,表面细胞角质化,组成一到二层角质层,角质细胞不断脱落。基层细胞核固缩,破裂成碎块;细胞质收缩,与膜脱离,破裂成碎块,与核一同消失。 内膜与肌纤维的连接是肌内膜的原纤维伸入肌原生质中与之紧密连接。 绝大多数肌纤维退化时肌原纤维断裂成肌解小体,以后溶解;少数不断裂成肌解小体,直接溶解。 3.脊索退化时泡细胞先退化,脊索上皮稍后,脊索鞘最后。泡细胞先失去液体,细胞膜膨胀加厚,与细胞质脱离,以后共同溶解。脊索鞘纤维膨胀,松散,然后溶解。 4.神经细胞退化时所合成分渐次溶解,但核仁耐力大,在退化的神经节细胞中有时其他成分已经溶解但核仁仍在。神经纤维膨胀,松散,溶解。 5.侧线的感觉蕾退化时与支配它的神经纤维首先失去连接,向表皮表面移位,细胞溶解,残留的少数细胞随表皮角质细胞脱落。 6.血管与淋巴管壁都很薄,退化时由于纤维膨胀,譬加厚,结构才显得清楚。纤维膨胀,松散,与细胞一同溶解。 7.结缔组织基质合纤维与三种细胞:小型细胞,大型细胞及游走细胞。后两  相似文献   

17.
黑斑蛙味觉器官形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黑斑蛙味觉器官味觉盘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味觉盘主要分布于舌背面的菌状乳突的顶端,另外口腔顶壁的上皮层亦分布有少量味觉盘,舌背面的丝状乳突顶端的上皮层中主要为粘液细胞,本文还讨论了脊椎动物味觉器官的类型和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给一丽藻细胞以化学刺激,经过一段延时,发现与之相邻的细胞的膜电位出现了自持重复兴奋发放.这一现象,可能是阳离子通过细胞节的扩散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述细胞兴奋的过程及现象,讨论细胞兴奋现象的几个主要特点:阈刺激,“全或无”现象及不应期与相关电路特点的相似性,设计了细胞兴奋的模拟原理电路。  相似文献   

20.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嗅粘膜的形态结构。嗅上皮约厚260μm嗅细胞分为有纤毛和无纤毛两类,偶尔可见过渡类型。光镜下检查了大鲵味蕾的形态及分布,味蕾稀疏分布于内鼻孔周围及舌粘膜上皮中。其长度和直径均达100μm以上,是一般其它脊椎动物的两倍。还讨论了上述结构与动物生活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