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使用和穿着含有甲醛的服装会对皮肤有刺激,轻则引发过敏,重则诱发癌症,因此,必须重视服装中的甲醛问题,严格控制甲醛的含量,做好服装甲醛游离甲醛的测定。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服装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分别考察甲醛标准溶液、纳氏试剂、显色时间和放置时间、取样和储存条件对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的制样方法对一次性无纺布产品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依据GB/T2912.1-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中方法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412 inn。结果:不同的制样方法,测定甲醛含量有不同的结果。结论: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应当更加明确制样方法,以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甲醛与NaOH对污泥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NaOH法广泛应用于污泥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提取,但提取过程中残留的化学物质会干扰后续胞外多聚物组分的测定,通过改变甲醛用量和NaOH浓度研究了其对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甲醛投加量和NaOH浓度,会降低蛋白质测定标线的线性、斜率及数据的精密度。但当甲醛投加量为12~20μL,NaOH浓度为1 mol/L时,蛋白质标线的斜率和线性与不加甲醛和NaOH时相差不大,测试数据有较好的精密度。甲醛投加量与NaOH浓度对多糖测定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在EPS提取之后不需要透析去除残留的甲醛,可直接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酸性介质中,基于甲醛对溴酸钾氧化铬蓝黑R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测定微量甲醛的动力学催化光度法.用该方法对某织物和某实验室废水中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乙酰丙酮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硫酸二甲酯中微量甲醛的含量.硫酸二甲酯样品经水解后,与2,4-二硝基苯肼(2,4-DNPH)发生衍生化反应,使甲醛转化为稳定的甲醛2,4-二硝基苯腙.以二氯甲烷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研究了缓冲液、pH值及不同水解条件水解硫酸二甲酯对样品中甲醛含量测定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分析条件.甲醛在10~25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相似文献   

6.
应用臭氧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甲醛进行去除.实验过程中,检测了实验和对照房间甲醛体积分数,以确定臭氧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同时对室内温、湿度以及大气压力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臭氧对甲醛去除效果有限,最大去除效率为32%.同时考察了人造板甲醛散发速率对臭氧去除甲醛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醛散发速率对室内甲醛体积分数的降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游离甲醛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甲醛在水产品中以3种状态存在,其中游离态甲醛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最大。通过三氯乙酸提取水产品中的游离态甲醛,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游离态甲醛含量,确定了有关测定的参数。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消除复杂基体的干扰,具有线性关系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等优点;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回收率75.0%~87.1%,检出限为O.2 mg/kg,该方法适合水产品中游离态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锰(Ⅳ)-D-异抗坏血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可溶性锰(Ⅳ)氧化D-异抗坏血酸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甲醛对该化学发光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醛的新方法.本法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0.05~6.0 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μg/mL,对2.0 μg/mL的甲醛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本法用于水发火锅食品中甲醛的测定,与乙酰丙酮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采用标准加入法,回收率为94.4%~101.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甲醛滴定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酶解度的方法,介绍了甲醛滴定法测定酶解度的四个关键环节:酚酞指示剂配制、基准液配制、碱液标定、甲醛滴定与酶解度计算。依据蛋白质酶解度的定义与相关计算公式,利用甲醛滴定法测定并计算出胰蛋白酶对底物BSA在本实验中的特定酶解条件下的酶解度为6.31。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甲醛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妆品中常添入甲醛以达到杀菌防腐的目的,但国家规定有一定的限量.《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常应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醛,文献中也有用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醛,缺陷是该方法易受酚和其他醛类物质的干扰.本文在参考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化妆品甲醛含量的测定进行了探索,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Formaldehyde is the key contaminant influencing building occupants' health in indoo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duce occupants' exposures to formaldehyde, a newly designed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as applied in a dynamic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removal of formaldehyde present in air at low parts per million (ppm) concentrations. The initial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s were set as 1.59 ppm and 0.27 pp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formaldehyde levels in the polluted plac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or is effective on formaldehyde photodegradation, causes a low pressure drop, and does not make the second pollution of ozone. The kinetic anaiysis indicates that the kinetics for oxidation processes can be fitted well by a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deduced from Langmuir - Hinshelwood (L-H) model.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自制光催化反应系统,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过程,考察环境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气体流量、甲醛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甲醛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最佳相对湿度为50%,气体流量为1.2 L/min,光降解率并不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无限制地增大,甲醛初始浓度增加将降低光催化氧化降解速率。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可以采用朗格缪尔-欣伍德(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方程来表征。其速率方程式为 。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筑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在原有管状反应器内增设带有工艺缺口的直肋片,并在密闭循环系统中对其净化效果进行分析,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得到了反应器内部的流速和光强分布.同时,基于模型计算的方法,建立了污染物循环降解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管状反应器,反应面积增加,气体停留时间延长,平衡了传质-反应能力,反应速率提高了约1倍;增设肋片后,内壁面光强有所减弱,反应器中间段光强与流速耦合较好,而两端由于气流扰动大且光强较弱,反应速率会受影响;另外,降解模型的预测值稍高于实测值,但两者变化趋势相同,该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甲醛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供热、通风及空调(HVAC)系统,能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新型管状泡沫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能够灵活改变迎风面积来适应不同流速的HVAC系统,具有阻力低等优点.通过室内浓度的甲醛污染物的降解实验,考察了外部质量传递对该净化器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反应动力学和能量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醛的反应速率随着流速的增加先增加而后下降,在流速不小于0.66 m/s时光催化反应不受外部质量传递的影响;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甲醛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与多玻璃管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相比,所提出的管状泡沫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能量效率增加了138%.  相似文献   

15.
使用GC-MS测定兰炭废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及含量, 然后用兰炭废水中最具代表性的 5 种酚类物质(苯酚、间甲酚、2,3-二甲基苯酚、邻苯二酚和2,6-二甲基苯酚)组成的单酚或混合酚模拟兰炭废水, 在甲醛存在条件下制备酚醛树脂。通过对制备的酚醛树脂进行原位红外表征及热分析表征检测, 从热重分析数据获得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混合酚的交联度更高, 酚醛树脂更稳定。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甲醛法处理兰炭废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大气中甲醛来源分析的示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醛是城市大气中浓度水平最高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在城市地区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一次来源及大气光化学反应二次来源。然而,目前识别甲醛一次和二次来源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基于大气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示踪物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大气甲醛来源分析的新进展。作者介绍了采用示踪物估算城市大气甲醛来源贡献的技术方法和初步结果,并针对示踪物的特点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大理市米线和饵丝中甲醛及吊白块含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理市市售米线和饵丝中甲醛和吊白块含量。方法:采用乙酰丙酮法检测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法(GB/T5009.34—2003)检测二氧化硫;根据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以二氧化硫计)含量及其比值判定吊白块的含量,并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进行评价。结果:60份样品中,甲醛检出率100%,含量范围0.37~5.07mg/kg;二氧化硫检出率60%,含量范围0.14~11.88mg/kg;吊白块未检出。结论:本次检测样品中都没有添加吊白块,但可能存在违法违规使用甲醛和亚硫酸盐的情况,应加强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2018年臭氧监测仪甲醛数据,探讨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3个主要经济区的大气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8年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年均柱浓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变化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回落、平稳发展和迅速反弹4个阶段,多年甲醛平均浓度表现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甲醛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夏秋高、春冬低。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甲醛东南高、西北低;长三角中部和西部地区甲醛柱浓度较高,并由内陆向沿海地区递减;粤港澳地区广州、佛山两地大气甲醛柱浓度较高,同样表现为内陆向沿海递减。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是影响大气甲醛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降水和植被与大气甲醛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强的关联。影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大气甲醛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因素分别为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和第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