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庞令强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101
李泽厚的“儒道互补”论不能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儒家和道家的相互补充,而是主要指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补充。“儒道互补”的理论前提是“巫史传统”,互补的关键则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依据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道家居于儒家的补充地位,但这种补充使儒家获得了提升。李泽厚从自身思想体系出发审视道家,其结果是以儒家作为去取道家思想的标准,导致道家的价值实际体现为对儒家的补偏救弊,从而忽视了道家思想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笔下许多人物所体现出的文化性格都有着明显的儒道互补特色,这一点主要与作者对儒道的独特理解、感受以及他的颇具儒道融合色彩的人生观有关,也与作者创作中始终有着非常显在的读者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3.
老庄思想及儒道互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精神为主导,以道家思想为补充的,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功利的,道家思想则是出世的、超然的;儒家主张阳刚,道家强调阴柔。二者的互补与融合,对铸就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民族文化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封建社会的士人和官吏,处于顺境,儒家意识占上风;处于逆境,道家意识来抚慰。或儒或道,各取所需。道家的贵柔守雌学说作为儒家刚毅进取精神的补充,作为一种智慧,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无为而无不为”,强调的不是无为,而是达到“无不为”的手段和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道家思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政治策略,至今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斌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26-29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它们在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二者之间具有共性,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文化特有的环境促进了儒家和道家的互相借鉴和吸纳,共同影响了中国人的群体性格,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两种思想体系并行不悖向前发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汉代绘画中所反映出的博大与朴拙、礼教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时空变化的不拘一格,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通过对儒道互补的审美思想在汉代绘画中的映射进行分析,可以认识汉代绘画形式背后看似神秘却又有迹可寻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6.
向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4):109-112
崇陶现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世文人对陶渊明不慕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归隐田园的隐逸行为的推崇;其次,是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田园诗中表现出的归隐之乐和宁静心态的向往和崇敬。崇陶现象的产生及流变,不仅表明了道家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之深,而且也是儒道思想互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阿城的文化之根--对儒道精神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丹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8-10
阿城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觉追求的作家.他的文化寻根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儒道精神的探寻.这种探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作时渗入了儒家思想;二是作品中体现了儒道精神;三是作品风格融入了道家风范.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士人尊琴爱琴蔚然成风,琴不仅在魏晋士人的日常生活和诗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而且成为士人生命境界的一种表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琴作为魏晋士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命活动方式之一,承载了士人的思想情怀和审美情趣,由此而形成的琴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有差异有相通,可以相互契合、相互补充.唯物史观与中国民本思想、唯物辩证法与中国辩证思维方式、科学社会主义与大同社会理想、共产党员修养与君子人格之间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理论依据;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对中国周边的影响。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推出日本版的“繁荣之弧外交”加强了与越南的双边关系。日本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日本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然而,我们对日越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奥地利由于与法国交战节节败北,国家面临严重危机。外交大臣梅特涅临危受命。推行其纵横捭阖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恢复了奥地利的欧洲强国地位,而且还在欧洲构建起“梅特涅体系”,使欧洲保持各国均势相对稳定与和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国际均势外交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均势外交策略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松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2-116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急剧上升。这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关注。根据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美国国内出现了许多遏制中国发展的声音。然而中国的发展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中美两国有着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利益,本着"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美两国可以建立新型的、健康稳定的、建设性的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跨区域的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从中部地区人才培养及开发价值取向和立体化人才培养及开发诉求等途径分别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过程中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10-111
介绍了中部崛起面临的机遇,从产业转移承接地、农产品生产、历史文化、统一的大市场等方面探讨了中部地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国,有必要以外交来促进中国的石油安全和对外石油合作,为石油企业海外寻油铺路搭桥。基于非洲作为石油供应来源地的战略地位上升,中国在非洲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研究中国对非洲石油外交的当前发展情况来探索其主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卫灵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85-88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强化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印度面对亚洲秩序的变动和中国的崛起,其外交中的对华因素加大。印度与日本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在诸多问题上一拍即合,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印度在变动的世界舞台上努力实现其世界强国之梦。然而,我们对印日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化外交对华进行文化渗透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利用学术文化交流、宗教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和互联网等手段对华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促进中国和平演变,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目标,对我国文化安全和国家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