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构造公钥密码时, 出现函数单向性和陷门性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公钥密码体制单向壳核函数。根据HFE公钥密码的设计思想和结构特征, 给出了单向壳核函数的构造方案, 并研究了其能抵抗现有的主要攻击方法。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相比, 单向壳核函数包容性更广, 变化更多, 安全性更高,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灵活性更强的公钥密码体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构造公钥密码时出现函数单向性和陷门性矛盾的问题, 通过引入单向壳核函数新型公钥密码体制, 根据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设计思想和结构
特征, 给出一种单向壳核函数的构造方法, 其安全性等同于一次一密. 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相比, 单向壳核函数具有更广的包容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是一种灵活性更强的公钥密码体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单向陷门函数的陷门性质,文章设计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基于RSA的概率公钥密码算法,并对其正确性进行了证明.该算法综合了RSA公钥密码体制和概率密码技术的优点,解决了两者原来存在的不足.设计的新算法能够实现数据加密、明文鉴别和数字签名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虚二次代数函数域的算术特性,给出两个行算法-约化算法和复合算法,在第二类虚二次函数域的约化理想圈中找到一个不变量,从而建立了基于虚二次函数域的类群上的Deffie-Hellman系统和其它公钥体制,且证明了这种体制是比基于超椭圆曲线上的Jacobians的公钥体制更广的一种,评价了这种体制的优越性,最后给出求部分虚二次函数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量子公钥密码(Quantum Public-key Cryptography, QPKC)方案, 构造了一个QPKC系统的完整理论框架, 并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和特点. 分析表明, 量子力学特性使得基于对称密钥构建QPKC成为可能, 这与经典公钥密码体制中的情况大相径庭. 此外, 对之前的QPKC方案提出了一种态估计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单向函数在公钥系统中的应用从而对其原理进行揭示,并探讨了单向散列函数在数字签名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公钥密码体制的分析,研究了RSA密码体制的实现算法,开发了端对端的网络传输信息加密解密系统,在实际网络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测试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公钥密码体制的分析,研究了RSA密码体制的实现算法,开发了端对端的网络传输信息加密解密系统,在实际网络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测试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抵御量子攻击对用户信息的窃密,以现有概率密码体制为基础,将概率思想引入到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给出一种新的公钥密码体制,即基于无序序列的概率多变量公钥密码.该方法构造明文中的明文消息先后顺序不变,而扰动信息为乱序,二者在构造明文中的位置随机.解密时,由于明文消息与扰动信息存在碰撞性,恢复的明文消息可能为其本身或其子序列.在使用该公钥密码时,通信双方需提前约定明文消息子序列的长度,如果约定个数与子序列长度一致,则认为解密成功.  相似文献   

10.
首先引入非确定的公钥密码和解密成功率的概念, 并基于有限域上多变元问题的困难性, 给出其实现方案N-HFMS; 然后对Fq[M]中非奇异矩阵的数量进行分析, 利用Euler-φq函数推导出Fq[M]中非奇异矩阵的精确计数公式. 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可对任意特定N-HFMS实例的解密成功率进行精确估算, 还可推导出N-HFMS方案的解密成功率下限, 从而在理论上证明N-HFMS的可行性. 利用N-HFMS方案, 可约定会话密钥, 进而实现保密通讯.  相似文献   

11.
用丢番图方程构作公开钥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元k次(k是奇数)丢番图方程构造了一类陷门单向函数,用它们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公开钥密码.由于多元高次丢番图方程求解的困难性,这样密码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的介绍了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简化RSA算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密码技术,解释了密码危机的由来。对称密码体制中的密钥分配是维护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公钥密码体制存在多种隐患,它们难以保证密钥分配中的绝对安全。论述了量子密钥分配技术的原理及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异构无线网络混合认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证书公钥和身份公钥的混合认证模型.在该认证模型中,用户与本地认证服务器及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采用身份公钥体制,本地认证服务器与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采用证书公钥体制.该混合认证模型具有匿名性,可扩展性好,降低了资源消耗,符合异构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C-K模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基于多变元公钥密码(MPKC)的中心映射与公钥形式间的关系表明: 仅当MPKC的中心映射(x)含有一次项时, 选取S为仿射变换才有意义; 当(x)不含一次项时, 则应选取S为线性变换. 该方法不但没有降低系统的安全强度, 还减少了公私钥的尺寸, 提高了系统的加解密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签名过程中用户私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不被泄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为了降低密钥泄露带来的危害,密钥隔离成为核心解决方法之一。文献[8]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密钥隔离签名方案,并且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文献[8]的方案是存在密钥托管问题的。为了弥补文献[8]中基于身份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证书的密钥隔离签名方案。该方案不仅具有基于身份密钥隔离签名方案的核心功能,而且解决了基于身份密钥隔离签名方案中存在的密钥托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资源受限的计算环境,提出了一个快速公钥密码算法。该密码算法通过使用一个特殊的矩阵分解问题从而避免了在加解密过程中使用计算量较大的模指数运算,因而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分析指出:密码的安全性与整数分解问题有关,但是并不等价于整数分解问题。该密码算法由于使用了特殊的矩阵分解问题,能够抵抗各类私钥恢复攻击和格攻击,因此是一个快速高效的公钥密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无证书群组密钥协商协议无法在敌手具有替换用户公钥或获知私钥生成中心(key generation center,KGC)主秘密密钥2类攻击能力下满足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显式认证的无证书群组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通过在第二轮中添加签名消息、签名与群组用户身份集合、第一轮所有广播消息、第二轮用户发送的消息,保证了消息的新鲜性和身份的认证;对协议第二轮消息进行改进,使得敌手无法利用邻居节点进行攻击。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无证书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本协议可抗具有2类攻击能力的敌手,且计算量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