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灰岩山地是荒山造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济南市南部山区的调查,分析了10种主要物种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指标,发现侧柏是济南南部山区群落的主要单优势种和建群种,灌木层中黄荆是主要优势种,草本层中主要为羊胡子草。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侧柏-黄荆(胡枝子)-羊胡子草可作为石灰岩山地乔木-灌木-草本的建群种。黄榆和山榆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数值为0),可以考虑在进行荒山治理过程中对两者进行合理配置。这些研究对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优化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羊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利用Shanno-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晋中、晋东南地区的白羊草群落的15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闰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生态位最大,分别是2.56,2.38,2.93,2.30和1.78。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委陵菜和披针苔草也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是白羊草的主要伴生种,经过以上分析得出,白羊草是山西具有很大潜力的牧草之一。  相似文献   

3.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折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肯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民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剖生态的重叠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邻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  相似文献   

4.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科优势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空间占据能力,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百里杜鹃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群落中杜鹃花科植物(马樱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映山红)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709、1.576、1.411、1.062,是群落的优势种; ②该群落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关系; ③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结论】杜鹃花科植物在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而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在降低,这主要与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是种群对资源利用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竞争与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植物群落状况是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领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泥、浅水区占优势;马来眼子菜以生长生态位在硬泥质、深水水域占优势。并讨论了生态位理论在水草群落演替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研究了湘西北蜡梅群落中8个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蜡梅(0.8479)、香叶树(0.5833)、八角枫(0.5761)、黄连木(0.5000)、崖花海桐(0.4500)、鸡仔木(0.4205)、珊瑚朴(0.3135)和樱桃(0.3056),与Simpson指数和Shannow-Wiener公式的结论相同;蜡梅生态位在其他物种的生态位的重叠值都很大,最小的为0.8382,说明其他物种对资源利用受到蜡梅的激烈竞争;其他物种生态位在蜡梅生态位的重叠值都比较小,最大的为0.6278,说明蜡梅对资源利用受到其他物种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因而蜡梅是湘西北蜡梅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相似文献   

7.
应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敷,研究分析了山东杂木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以及生态优势度。结果表明:山东杂末林物种较为丰富,生态优势种不明显;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与生态优势度大体呈负相关关系,它们均较好地表征了群落的综合特征;鲁东丘陵和鲁中南山地杂木林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优势度,反映了地理环境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野核桃林优势种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本研究在野外踏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山西太岳山国家森林保护区野核桃林的典型样地79个,共调查物种192种.针对所得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采用Levins、Shannon-wienerce指数测定了该区植被中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并利用Pianka值和Levins值测定了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且对不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到各物种的竞争力指标和它们在群落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乔木层中野核桃具有最大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说明它是建群种.灌木层当中除了野核桃和土庄绣线菊外,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为集中.野核桃、土庄绣线菊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突出.草本层当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呈现一定的梯度,普遍存在的是艾蒿,且其与其他物种的重叠值均较高,预示着如果环境资源不足将会发生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9.
杨青 《武夷科学》2023,(1):23-30
为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地区主要种群在群落中的关系及其相对地位,通过定量分析法,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等为指标,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探讨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相互功能关系以及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等生态特点。结果表明,甜槠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能力,为乔木林冠层的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Cih)在0.6以上的占了74.29%,表明该群落物种利用资源相似程度很大;生态位重叠指数Lih和Lhi大于0.5的种对分别有78和97对,分布比例分别为74.28%和92.38%,生态位重叠程度很高,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群落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习水杜鹃在贵州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种群空间格局及生态位特征,对现存习水杜鹃群落开展详细的调查,采用Ripley点格局法、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优势种习水杜鹃、光枝杜鹃表现为随机分布,桂南木莲、岭南石栎、小果润楠在尺度范围表现为更多的聚集分布,灌木层优势种杜鹃表现为聚集分布;(2)乔木层中习水杜鹃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但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且重叠物种数占比100%,遭受较强的竞争。灌木层中习水杜鹃生态位宽度值仅次于杜鹃,遭受的竞争相对较小,但受资源限制,总体优势程度并不明显;(3)乔木层中的桂南木莲、厚皮香和草本层中的蕙兰、矛叶荩草重叠值为1,它们在生态学或生物学的特性极为相似,可能会出现某一种在竞争中衰退,或出现生态位的分化以达到共存。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物种有26对,其中灌木层硬壳柯、草本层稀羽鳞毛蕨与多对物种间重叠值为0,占据着相对独立的资源,相较于其他的物种更具较强的发展潜力。综上,习水杜鹃分布格局反映了其种子具有一定扩散能力,但因为种子萌发障碍导致幼...  相似文献   

11.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Levins,Hurlberty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宽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2.
13.
南亚热带4个苗木的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南亚热带4个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苗木的生态位,探索森林群落演替的规律.以所测定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值为指标,度量包括pH值、矿物质营养浓度、土壤含水量三个生态因子的三维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的大小次序为马尾松(0.4056),荷木(0.3614),藜蒴(0.3108)和黄果厚壳桂(0.3068),正好对应演替不同阶段的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最小值为0.6827,表示总体上物种对资源的竞争较激烈;种间竞争系数介于0.6359和0.7357之间,表示物种问有回避竞争的趋势,这往往有助于物种共存;利用Cody和May的原则会带来生态位重叠的偏差最大为0.1262,最小为0.0361,因此应该避免使用Cody和May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了解群落内各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弄岗15 hm2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进行样方划分及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375个20 m×20 m的样方作为不同的资源位,以各样方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算、分析样地内3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为苹婆、广西牡荆、茎花山柚、假玉桂和日本五月茶等,生态位宽度分别为207.04,195.01,176.88,142.05和126.23;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是三角车、肥牛树、对叶榕、米扬噎和中国无忧花等,分别为37.95,35.79,33.83,25.87和15.76;重要值排序靠前的闭花木、蚬木、海南椴和劲直刺桐的生态位宽度居于中间位置,生态位宽度为107.54,77.54,113.48,95.12。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的种对有0对;生态位重叠值大于或等于0.5、小于1的种对有20对,占总种对数的4.6%,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小于0.5的种对有401对,占92.2%;生态位重叠度等于0的种对有14对,占种对数3.2%。[结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且绝大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苹婆、金丝李和茎花山柚等生态位宽度比较大,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作为优先考虑物种。要建立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参照系统,应在不同岩溶气候带建立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植被监测样地,分析其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等。在针对某个地区某个恢复阶段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时,应参照该地区这个恢复阶段的天然群落,选择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作为先锋种,选择生态位重叠度较小的物种作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了缙云黄芩(ScutellariatsinyunensisC Y WuetS Chow)所在群落中草本层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缙云黄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该种生态适应幅度较大;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表明它们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样方调查,对贵阳山地森林乔木层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山地森林乔木层共有41科76种树种,出现最多的科是壳斗科Fagaceae 8种、樟科Lauraceae 8种、蔷薇科Rosaceae 4种、榆科Ulmaceae 3种和蝶形花科Papionaceae 3种.总体来看,乔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戴云山天然黄山松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土壤营养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和空间占据能力,为更好地营造天然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黄山松群落为对象,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原理,应用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和相似性比例对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对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测度公式下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均是黄山松、罗浮栲、木荷、马尾松、鹿角杜鹃、野漆,宽度值均在0.700以上,但树种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值之间相关性不明显。②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黄山松、罗浮栲、木荷、马尾松、鹿角杜鹃、野漆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分别为0.424、0.321、0.328、0.290、0.303、0.294。③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相似性关系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对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概率较大,但生态位重叠度值不一定大。各主要树种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论】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与其他树种重叠度偏大,占据相同资源的树种数量增加,但资源的减少造成树种竞争加强,黄山松的优势地位很可能被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木荷、鹿角杜鹃)所替代, 即这些物种很可能演替为优势种群。因此建议采用人工干扰措施并加强对研究区黄山松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主要树种的高度生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茂兰自然保护区中喀斯特森林林隙内外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椤木石楠和巴东荚蒾在林隙内外都占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接近的树种高度生态位重叠较大,反之则较小;云贵鹅耳枥和翅荚香槐的高度生态位重叠在林隙内和非林隙中均较大;在林隙内,光叶榉和圆叶乌桕的高度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而椤木石楠和多脉榆、光叶榉,多脉榆和巴东荚蒾的高度生态位重叠较小;在非林隙内,云贵鹅耳枥和翅荚香槐的高度生态位重叠最大,椤木石楠和多脉榆、光叶榉的高度生态位重叠最小。林隙的存在,削弱了个体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树种间的种间竞争,同时也增强了个体生态位重叠值较小的树种间的种间竞争,从而使森林中物种多样性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