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算法在道路网络容量的评价与估计中的作用,指出了它们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定义了道路网容量,解释了如何应用EMME/2计算城市道路网容量的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及交通控制和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通供给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以简化对影响道路网交通供给能力道路方面诸因素的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对城市在行车辆安全行车间距合理表达式的分析及对城市道路资源及资源消耗对象的描述,提出了城市道路机动车道路网供给能力的计算表达式;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城市不同道路网结构、城市在行车辆的平均出行距离(时间)对城市道路网供给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道路网的特点,运用GIS网络分析功能,建立了基于路段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并选择可达性作为道路权重对道路网进行了最短路径分析.同时对经典的Dijkstra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求解道路网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该算法搜索速度快,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于车辆导航系统的快速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针对城市道路网图节点数较多,经典的求解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存在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对矢量化的城市道路网图的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了道路网图的计算机存储结构,提出一种快速求解城市道路网两节点间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算法的实现采用双向式搜索法、投影法和夹角最小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和Dijkstra算法相比,该算法尽管有时得不到最优解,但能大大减小搜索空间,提高搜索速度,时间复杂性不超过O(N),适用于车辆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博弈分析和流量预测等模型,对未来时间段道路网货运车辆超限行为进行提前识别,取得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对具有时空动态性和迁移性的超限车辆分布挖掘仍具有局限性.根据道路网超限车辆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弱关联频繁模式的超限行为的挖掘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空间弱关联频繁模式构建的超限频繁模式树,建立时间弱关联的状态转移模型,得到频繁模式的预测值.在FP-growth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超限模式挖掘与货运车辆行为数据的时空弱关联,使超限行为预测算法误差率降至6%以下,有效提高了超限行为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停车设施容量限制下的路网容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网是一个复杂的、随机开放的系统,很多因素会影响其容量的大小.根据城市道路网的特点,提出运用线性规划(LP)法,构建在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停车设施容量双重限制下的路网容量计算模型;并从影子价格的角度,分析了路段、停车设施扩容对路网容量的影响.最后通过简单的算例,证实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增速的不协调导致了城市蔓延现象,为科学合理地统筹引导道路建设,缓解城市蔓延引发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需要对建成区的道路网指标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道路网密度为例,考虑道路建设进度和政策实施惯性,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块化时空数据预测模型Bi-Convlstm2DNet,与之对应地构造基于区块的多源数据融合流程,并以某市为例进行实验.将该市时序的土地覆盖、人口和道路网拓扑结构融合为时空多源数据集,而后在数据集上将本模型同其他经典预测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iConvlstm2DNet在该数据集上得到的准确率为91.5%,较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等模型的准确率平均提升了8.0%,是一种分区块预测建成区道路网指标的可靠模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网三维视景是城市道路交通仿真中的重要部分。以平面中心线模型、平面法线模型为基础,与纵断面模型相结合,运用参数化图形建模方法对城市道路网建立城市道路路段、各类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等模型。基于VC和OpenGL开发了城市道路网三维虚拟视景生成系统,可以构建道路网三维视景并动态演示,通过调用视景库模型可以自动布置道路交通三维虚拟视景。结果表明,运用本系统构建大规模城市道路网三维虚拟视景可以明显缩短周期,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曾提出的基于效用函数的无线接入网络选择机制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说明,不同于只考虑两种因素的传统方法,它致力于在一个简单框架下兼顾对未来城市道路网多媒体业务有重要意义的多种因素.改进了选择算法,并基于该选择机制开发出一个模拟工具雏形.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用GPS探测车数据计算路网平均速度的可靠性.在综合考虑了车辆速度、道路类型以及GPS空、重车数据发送周期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探测车采样量的算法,用于计算城市交通流状态估计所需要的最小GPS探测车的数量.对上海市内环道路网进行了实地检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宏观交通安全建模研究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对规划层面的交通安全研究不足,道路网络特征、区域交通特征及区域其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在交通规划阶段缺少可用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价不同规划方案的安全性.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拓扑学理论计算交通分析小区(traffic analysis zone,TAZ)路网形态结构,提取TAZ层面交通特征和其他影响因素.TAZ在空间上有远近之分,相邻的TAZ在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特征方面有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距离较远的TAZ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异性.贝叶斯条件自回归模型可以分析空间相关数据,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事故发生机理考虑,提出将主干路事故和支路事故分别建模的新思路.分析发现新的建模思路能够很好区分不同道路类型的安全影响因素;路网形态结构和安全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交通网络系统的特点,研究混合交通OD结构的关联性,在定量分析路网交通流受交通容量、交通安全及交通服务能力等条件限制的基础上,研究路网利用效益最大化及路网交通流量最大化问题,构建一种路网交通流的二层平衡规划模型。利用先验分布理论和极大熵原理,给出模型的极大熵函数解,进一步证明解的存在与唯一性。模型一方面描述了管理部门对路网交通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描述了出行者充分利用路网资源的最优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模型计算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描述道路网整体结构中心化程度的道路网结构集聚度指标,用于描述路网中道路之间的衔接关系,定义了描述道路网综合布局特性的道路网布局结构指数,结合实例分析了路网布局结构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通过对实例数据的回归分析验证了公交线网密度与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网结构集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指出道路网布局结构指数与公交线网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道路数据的空间逻辑描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道路数据是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主要研究的数据,也是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ITS)建立数据框架的基础数据。据此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逻辑描述方案的角度探讨道路数据的空间逻辑描述、属性描述和速体逻辑关系,以提供恰当的道路逻辑描述方案来建立道路空间数据库,并为道路数据标准化采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国内外典型机场集疏运道路的分析,从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国内大型机场集疏运道路等级划分方法,构建了三级道路体系;同时以不同等级道路承载能力最大程度满足机场吞吐量为目标,设计了机场集疏运道路等级配置方法,为新建机场集疏运道路规模及级配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青岛胶东新机场的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对于青岛新机场集疏运道路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评估交通网络运行质量和设置合理性,本文以北京永乐店镇路网为例,从路段视角出发将网络效率、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作为三个评价维度,选取速度偏差率、高延时运行时间比和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实地调查和Vissim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路网交通流运行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路网可靠性和道路属性进行匹配,能够准确表达交通网络不同路段可靠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计算改进值、传统值和标准值间的欧氏距离、线性拟合及SSE证明了该方法准确有效。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高等级道路和中长路段的SSE可以分别下降46.5%和56.5%;路网可靠性与速度偏差率、高延时运行时间以及常发拥堵路段里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86、0.829,速度偏差率和路网长度之间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83,计算结果和实地调查数据吻合。研究表明:基于效率和时空资源分析整个交通网络可靠性,可以用于评价交通网络的运行质量及路网设置的合理性,该方法对简化可靠性评价流程、提高评价准确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显著增加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网络容量,提出一种基于低相关度训练序列设计(TSC)和最小频移键控正交用户对(MSK-OP)的多用户同时隙复用(MUROS)技术. GSM现网将一个时隙资源只分配给一个用户使用,而MUROS技术将一个时隙分配给两个或更多用户同时使用,显著提高GSM系统的语音容量. 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基于TSC和MSK-OP的MUROS技术在不改变现网终端接收机结构的前提下,以可接受的性能损失为代价,极大地提高GSM系统的语音容量.  相似文献   

18.
为获知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结构和网络特性,根据实际的拓扑和交通流数据,采用原始法进行建模,将路口抽象为节点,将路段抽象为网络的连边,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模型。通过MATLAB和pajek计算,分析了道路抽象、基础设施和动态交通3种网络的统计特征。对基础设施和动态交通网络的强度分布的分析,证实了北京市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这两种网络均为无标度网络;通过计算基础设施网络的节点强度和介数等特征指标,获知了北京市城市道路的重要路口和路段。最后,仿真分析了3种网络在不同网络失效条件下的重要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动态交通网络既具有鲁棒性又具有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