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评估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对抗能力,采用Monte-Carlo法建立了在C3I情报系统配合下的火炮对抗数学模型。模型对兰切斯特第二线性率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C3I情报系统对模拟的影响。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依次与M270和M109A6进行模拟对抗,取胜概率分别为53%和67%。评估结果表明,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对抗性能优于M270和M109A6。  相似文献   

2.
解放后,为改变我国车辆制动机的落后面貌,铁道部在1962年提出研制任务,1965年组织科研、制造、运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始设计并试制103型货车空气分配阀,在1966年开始进行单车鉴定,耐寒、耐热性能试验,1978年正式定型,该文详细介绍了铁路货车103(103E)、120型货车分配阀的由来,对各分配阀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以后的车辆配置和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DFF-1型电磁分配阀主要用于KSW2型无底阀水泵自动运行系统中,完成对水泵启动前的引水.本文主要介绍该阀的研制及试验,并对今后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F8型空气分配阀发生自然缓解故障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由辅助阀漏泄引起自然缓解故障率较高,通过对F8型空气分配阀的辅助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用进行详细研究后,查找出了这一批次F8阀辅助阀产生泄露的主因,提出了解决的相关措施,并通过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确认发生自然缓解故障主因为辅助阀的生产质量存在缺陷,膜板设计时弯曲度参数不正确,改进后故障率明显下降,减少了维修作业量,提高了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5.
6.
以2 MW风机变桨轴承自动润滑系统为例,对其自动润滑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冬季低温情况下轴承润滑系统分配阀堵塞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温度对油脂粘度的影响、温度对油脂润滑系统出油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研究表明,轴承润滑系统通过加热,可有效避免油脂分配阀发生堵塞故障.最后,据此对油脂润滑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轴承润滑系统,对油脂分配阀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杜绝油脂分配阀堵塞问题,确保系统出油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在气动分配阀实验台上,对双侧返料气动分配阀的调节性能进行了冷态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分配阀单侧返料与双侧返料时,在未达到最大返料流率之前,返料流率随着流化风与松动风的增大而增加,返料流率对松动风的变化更加敏感;双侧返料时,只改变一侧流化风时对另外一侧没有影响,但是只改变一侧松动风时对另外一侧返料也会产生影响;调节流化风能够实现0~80%之间的调节,调节松动风能够实现30%~55%之间的调节;分流板高度ξ对分配阀单侧返料影响较大,在相同的流化数下,返料流率随ξ的增加而增大;ξ对双侧返料影响较小,对两侧分配比例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结合最近报道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型超碱金属夹心化合物:Li3OMC5H5(M=Be、Mg和Ca),研究了它们的稳定结构的偶极矩(μ0)、极化率(α0)和静态第一超极化率(β0)。结果表明,μ0、α0和β0值具有明显的碱土金属原子系数依赖性和构型依赖性:μ0、α0和β0值随着碱土金属原子系数的增加(从M=Be到M=Mg再到M=Ca)和构型的翻转(从T型到H型)而明显地增加。μ0、α0和β0值的顺序分别是:0.367(M=Be,T型)〈0.463(M=Mg,H型)〈1.764au(M=Ca,H型);266.1(M=Be,T型)〈446.5(M=Mg,H型)〈474.7au(M=Ca,H型)和2263(M=Be,T型)〈10678(M=Mg,H型)〈14940au(M=Ca,H型)。  相似文献   

9.
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升程曲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控制由凸轮驱动分配阀芯的液压机速度,提出一种阀芯开启度与凸轮转角成线性关系的凸轮升程曲线,导出凸轮升程曲线方程及其压力角的数学模型。在分析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工作特征的基础上,以凸轮升程曲线最大压力角为目标函数,对凸轮升程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300 MN模锻水压机,结果表明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M-I型纳米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 I型纳米颗粒膜的制备手段和测量方法 ,将M I型纳米颗粒膜分为三个结构区域 ,推导了M I型纳米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705试验台是检测列车分配阀性能的重要实验设备,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了试验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试验台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把原有试验台手工操作回转阀和风门改为电磁阀、气动截止阀、电空阀替代,采用工业计算机、工控板卡(PLC)、外围控制及采集电路、压力传感器、数显锁定仪等,使试验台达到智能化要求,具有自动和手动两套独立操作系统,实现对分配阀的快速精确检测,操作简便,较原有705试验台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配流阀工作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配流阀工作特性,以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建立了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配流阀工作全过程动态模型及其试验装置,结合仿真和试验分析了配流阀动作过程与泵腔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配流阀工作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吸油阀关阀速度可以提高系统燃油经济性.排油阀在下止点相对于活塞位移的滞后响应降低了系统低频工作的可控性.配流阀阀芯在开启时易与限位装置发生高速碰撞.降低配流阀构件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3.
液压凿岩机部分结构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面回油型液压凿岩机冲击机构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活塞运动速度的表达式.以活塞台肩封油段的能量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给出了活塞与缸体之间间隙以及封油长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配油阀的能量损失情况,并以配油阀的能量损失最小为目标,推导出计算配油阀运动行程的方程,给出了阀芯运动行程的确定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YYT30型液压凿岩机的设计中.测试结果表明该凿岩机冲击机构总效率达到了50%,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对PA6-280柴油机的配气凸轮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用高次方凸轮代替原机的组合谐波凸轮.结果表明在运动学特性、气门动态响应及推杆应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布规律和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为研究组,同期5例终末期心脏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二尖瓣组织标本,用CD68标记全部巨噬细胞,用iNOS,CD163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观察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相关炎症介质(eNOS,IL-10,Arg-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钙化二尖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68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和内膜层存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研究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NOS的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抑炎因子IL-10,Arg-1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钙化过程中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来直接促进炎性反应,通过抑制IL-10等炎性因子来间接促进炎性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下调可减少M1型向M2型转化,并长期维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控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配油阀的运动滞后问题,得到了正确设计和合理 使用阀配式液压泵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喷油泵出油阀间隙、出油阀紧帽腔容积、以及出油阀减压凸缘厚度,借助特制的透明供油系统、CCD摄录机、高速A/D采集卡、图像采集卡和微型计算机等测试及处理设备,对喷油系统中汽泡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出以上几项与供油系统中残余压力的关系及对出油阀紧帽腔中汽泡和汽泡分布区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基础上设置导磁零件和不导磁零件,引导磁力线垂直通过未被利用的轴向液流通道,在未改变阀整体外形尺寸和液流通道总长度下,使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同时具备有效径向和轴向阻尼间隙,得到一种改进型径向流磁流变阀.采用有限元法(FEM)仿真模拟以观察零件设置对磁流变阀的磁通量分布和压降变化的影响,并结合推导的磁流变阀压降数学模型评估磁流变阀性能.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组建了磁流变阀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加工了同样结构尺寸参数的改进型和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同样结构参数和磁场参数下,电流为1.8 A时,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压降为3 MPa,而改进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压降可达4 MPa,压降有效增加了33%,从而使磁流变阀应用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宽.   相似文献   

19.
CY4102BZQ柴油机缸盖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Pro/Engineer 三维软件和 I-DEAS 有限元软件对 CY4102BZQ 柴油机缸盖进行实体建模及强度分析计算,得到预紧工况和爆发工况的应力分布图。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所建立的缸盖有限元模型正确,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气门导管孔周围的应力较大,进而提出原缸盖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模型,进行了强度计算。与原模型对比,整体应力分布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