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中,孝道始终存在并且成为支配和评价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之一。社会工作伦理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一套现实可行的标准。而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也不例外。传统孝文化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伦理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已成为共识.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决定了它必然面临本土化的任务.文章认为社会工作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族群国家中实现本土化发展,就必须对族群文化具有敏感性,并提出了面向少数族群的社会工作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并非无烟工业已形成共识 ,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已对旅游地的文化、人文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众多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影响下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民族文化地区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使当地的民族风俗、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而历久不衰.在漫漫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火种。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西部少数民族化的开发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化环境,正视西部少数民族化的现状,进行以“立人”为核心的民族化的深层开发,塑造现代人的形象,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受到民族地区高度的重视,但是一些民族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因缺乏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还有的民族地区,单纯地强调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失真或失落.本文从旅游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入手,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提出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防止民族文化的失真和失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汉地的堪舆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日趋完善,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涉及堪舆知识的传播,彼此接触、选择、融合,最终汉地堪舆文化被藏族吸收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萨谢(sa-dpyad),逐步影响藏地天文历算、宗教信仰、建筑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既与汉地堪舆文化联系又有所区别的堪舆文化形态,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汉藏民族文化-基因共在演进的理论/实践化呈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共生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普遍社会现象,也是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所依托和运转的文化共生模式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运用共生理论与方法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海斌  林涛 《工程与建设》2008,22(2):188-190
现代建筑体系迅速在中国建立并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从业者应该重新重视民族传统与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正视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并结合自身传统文化实现超越,文章旨在从在本土化的高度上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观点出发,探讨富有民族传统文化韵意的现代建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2008年11月10日,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工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前景研究》结题会,结题会由学校科学技术处主持,项目负责人朱贵平教授代表项目组作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研究采用了实证调研的方法,以上海某些企业为对象,探索了工业社会工作障碍的突破点,研究了压力社会下职场和谐气氛的营造,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方式,建立了企业社会工作模式,对于我国工业社会工作的研究做了有益的尝试。结题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和认真审阅有关结题材料后,一致同意通过结题。《工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前景研究》项目通过市教委结题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科技创新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的互动过程,指出抑制二者之间的消极影响,促进积极影响过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兴盛,构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统建设的途径做了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16.
文山地区有十种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交通不便,开发力度较小,一些边远民族地区仍保留有相对原生态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得不到有效的整理、研究、保护、开发,致使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严重流失的局面,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远未构建起来。要加强对文山民族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一是要转变观念,确立文化力的理念;二是加强宏观规划,尽早进行全面的民族文化资源调查;三是整合力量,加强研究,避免急功近利的民族文化开发;四是民族文化开发要以旅游业为先导,凸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姚斯亮 《科技资讯》2007,(7):179-180
心理咨询本土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具体如何本土化,主要从中国人的身心观,中国人的人际观念,中国人的权威观念这三个不同于西方的文化方面入手,简要探讨了心理咨询应该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环境决定论”到“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为明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内容提供了思路,确立了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从而区别于常规的单项非遗项目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区域文化的认同往往是国族认同的基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从总体上激活族群的历史记忆、维护平等互利的族群生态,通过文化资源转化、文化交流,促进我群和他群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享资源环境和文化,从而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成为云南省经济的新增长点,但也带来民族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促进多元文化和谐 建设民族地区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推进具体文化领域的和谐,又要着眼于更高的境界,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提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处理好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