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日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签订于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到现在整整六十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成功,中外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各种文契——俱归消灭,“马关条约”更已成了历史名词,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种回忆,尤其在马关条约业已废止而台湾尚待解放的今天,这个沉痛的日子还是我们不能淡然忘却的。一狠毒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年代,是在中英江宁条约后的五十三年,  相似文献   

2.
<正>发生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最终以签订《马关条约》而结束。条约列出了一系列极端屈辱苛刻的条件,如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白银二亿三千万两等,丧权辱国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条约。堂堂中华帝国竟然被一直视为“蛮夷”的东洋小日本所打败,这让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国人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中韩朝贡关系的结束。随后,中韩关系进入了韩国欲求独立自主,中国欲维持传统朝贡关系的矛盾局面,直到1899年《中韩通商条约》的签订和中韩公使级外交关系的确立,中韩近代关系才得以建立。这个过程是中韩关系由朝贡关系向近代条约关系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4.
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的总称,因同时于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故统称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由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而签订的。该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经济共同体诞生。1973年之后,又有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6国陆续加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现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规定成员国共同的农业政策,筹组农业共同市场;制定共同竞争规  相似文献   

5.
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堂堂的天朝上国竟惨败于“蕞尔小夷”日本之手,《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把中华民族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在这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改革运动。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洋务思想家们的理论和观点,把他们那些  相似文献   

6.
欧盟经过40多年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经济巨人。然而,在世界事务中,它始终是政治上的矮子、军事上的侏儒。为了改变这种地位,欧盟成员国在90年代初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构成的。其中《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规定,欧盟要形成统一的外交政策和建立独立的防务力量;要发展以“法德军团”为核心的“西欧联盟”,并使之逐渐成为欧盟的防务力量。欧洲政治联盟因涉及外交、国防这样的国家核心主权的转让,所以进展非常缓慢。欧盟并没能建立起真正用得上的独立防务,它的防务至今还严重依赖北约。然而,欧盟又急于要显示它的“独立外交”和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因此它一度陷入对波黑事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有两个标准,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时他们就打出国际法和条约的旗号,如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他们就可以践踏国际法和条约。西方一些反华势力一方面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一方面又利用各种方式支持达赖搞分裂中国的活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时,就可以把英帝国主义在扩张过程中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束之高阁。《中英烟台条约》(1876)、《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拉萨条约》(1904)、《中英续定藏印条约》(1906)、《修订藏印通商章程》(1908),这些不平条约即是英国侵略我国的见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条约更是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9.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0.
我们热烈要求和平,但是决不会牺牲国家的领土和独立去乞求和平。我们坚决反对战争,但是决不会被战争威协吓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言六十年前(一八九五年)的四月十七日,腐败和卖国的满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帝国主义。从那一天起,中国人民以马关条约为奇耻大辱,誓必收复被卖国贼断送的领土,解放被外国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袁成亮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个部分,十九世纪中、后叶,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3个不平等条约割占、强租而去。收回香港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神圣愿望。...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夏天,我在日本的国立山口大学讲学,110年前《中日马关条约》的签署地下关市(原称马关)即在山口县境内,曾听说当年条约的签署地现在建有一所“日清媾和纪念馆”,彼时的遗迹也有些留存,这颇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在8月一个小雨淅沥的周末,特意搭乘列车,费时将近两小时,来到了下关。  相似文献   

13.
1843年5月8日,美国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1]向赴华使节顾盛发出了指令,史称“韦伯斯特训令”。顾盛衔命使华,在1844年7月3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很显然,“训令”与《望厦条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探讨“训令”出台的背景、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它与《望厦条约》之间的关系。“韦伯斯特训令”的产生主要缘于美国对华商业利益的追求。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则为它的出台提供了契机。刚刚挣断英国殖民枷锁的美国仅拥有大西洋沿岸、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狭长地带。资源未开,资…  相似文献   

14.
一、条约与协议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条约包括所有依据国际法以书面契约形式在国家间所达成的协议。除“条约”本身外,它还可包括使用其他各种名称的契约,如宪章、公约、协定、议定书、盟约、规约、决议书、宣言、换文等等。狭义的条约专指以“条约”为名称的正式国际契约。这一含义的条约必定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国际承诺,譬如和约、同盟条约、边界条约等等。因此,“条约这一名称只用于最正式的国际契约。条约可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缔结,也可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缔结。国家元首或政府间签订的条约仍然在采用,但国家间签订的条约现在已更为  相似文献   

15.
周敏 《科技智囊》2006,(9):25-27
纵览“十一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板块图,一颗闪亮的新星正在北方冉冉升起,这就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被称为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同时,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在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也是国家首次明确天津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相比于1999年提出的“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能否成为继深圳、浦东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     
各国公正舆论拆穿核骗局美、英、苏三国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一个愚弄世界人民的大骗局。许多国家的公正舆论尖锐地拆穿了这个条约的实质。朝鲜《劳动新闻》指出,“这一条约在本质上给美帝国主义打开了占据核武器方面优势、进一步发展核武器的有利道路,因此反而增加了核战争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第九章卓越的爱国者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六一年,既是太平天国革命转危为安,衰而复振的时期,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改变对华侵略政策,太平天国对外关系的转折时明。在内忧外侮的茫茫黑夜里、洪秀全始终高擎反对外国侵略的火炬。面对外国输入鸦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始于50年代。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通称巴黎条约),于1952年7月生效.正式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罗马条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实现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通。 1965年4月.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  相似文献   

20.
《欧盟宪法条约》遭到的打击再次说明,欧洲联盟还没有成为地区和全球治理中的有力单元。本来,欧洲应该越来越在政治上一体化,在全球民主治理上发挥关键作用。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力,其实暴露了欧洲一体化运动的一个根本缺陷:民族国家和由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