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鲮鱼 Cirrhinus molitorella Günther 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淡水经济鱼类,它不仅分布在天然水体,同时也是鱼池中养殖的主要品种;其鱼种由西江远销两广、福建、海南、云南,甚至印尼各地。谢杏人,伍惠生(1959)曾对该鱼苗的寄生虫病和病原体进行过研究;但对于该鱼的寄生单殖吸虫,除 Ha Ky(1971)在越南报告6种新种枝环虫外,在国内尚无正式报导。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鱼类寄生单殖吸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1964-1965年福建省进行鱼病调查时,从60余种淡水鱼鱼体上收集到一批单殖类吸虫标本。经笔者鉴定隶属于3目、5科、12属,80余种。本文现就其中的3目、4科、11属、72种的学名,寄主及分布情况先予以报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了四川省西部地区和贵州省东南部地区淡水鱼类寄生的单殖吸虫,文中记述了指环虫属两新种,即鞍形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selliformis sp.nov。和似杆形指环虫,新种Daclylogyrue bacilliformis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泸溪直口鲮的寄生单殖吸虫四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采自贵州泸溪直口鲮 Rectoris luxiensis Wu et Yao上,四新种寄生单殖吸虫。  相似文献   

6.
乌江是贵州省境内的第一大河,水流湍急,河水涨落变化很大。1980~1982年,作者先后四次赴乌江沿岸的沿河、思南、乌江渡进行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区系调查,剖检了二十六种鱼,得单殖吸虫标本一批,经整理分属三科七属共三十种,其中新种二种,未定种三种,兹报道如下。文中量度单位毫米。模式及副模标本存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7.
寄生于瓦氏黄颡鳃上的单殖吸虫有3种,即黄颡四锚虫、月斧伪似盘钩虫和弯管伪似盘钩虫。它们在宿主种群中都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弯管伪似盘钩虫、月斧伪似盘钩虫和黄颡四锚虫。月斧伪似盘钩虫的感染率(P),以及黄颡四锚虫的感染率(P)平均感染强度(In)和相对密度(D)与水温(T)们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月斧伪似盘钩虫:P=125.72-3.75T,黄颡四锚虫,p=8.61+3.20T,I:弯管伪似盘钩虫的平均感染强度,以及月斧伪似盘钩虫的感染率和相对密度与宿主全长(L)间成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弯管伪似盘钩虫:P=113.93-11.97L+0.33L ̄2,月斧伪似盘钩虫:p=-11.29+4.12L,D=-4.8+0.63L;3种单殖吸虫的种群有明显的周年变化。  相似文献   

8.
山东南四湖包括微山、独山、昭阳、南阳四湖,是山东省内陆最大的淡水鱼区和重要的养殖区之一。该区的鱼类资源丰富,而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向无报导。作者于1962—1964年间,曾先后对上述四湖区的鱼类,如鲤、鲫、鲌、红鳍鲌、拟鳊、乌鲤、鳜、鲴、黄(鱼桑)、鲦、鱤、鳗鲡等22种2276尾鱼进行了检查,其中获得单殖吸虫多种。它们隶属于一亚纲,二目,二科,六属共六十一种。新种七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脊椎动物寄生吸虫的种类,过去研究报道很多,有杨复曦(1959,1962,1965)在广东进行鸟类寄生吸虫的调查;李敏敏等(1978)、汪溥钦(1980)、林金兰(1981)发表两栖爬行类寄生吸虫的研究报告;唐仲璋等(1941,1962,1964,1979)则较全面研究福建各种脊椎动物寄生吸虫。近年来,我们在福建各县及其他一些地区作动物资源调查时,亦检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有14种,分隶于10科、10亚科、14属,其中有1新属、8新种,3种为我国新纪录,兹报告如后。标本保藏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1987-1990年对广西淡水鱼类单殖吸虫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记录、统计等工作,在所检的79种淡水鱼中,有50多种鱼鳃上寄生有单殖吸虫,共113种,隶属于3科11属。其中4种为新种,6种为特定种。  相似文献   

11.
1973—1983年间,作者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进行鱼病研究工作时,在鲮鱼的皮下结缔组织中发现一种粘孢子虫,经鉴定,应属于单极虫属(Thelohanellus)中的一新种。兹报导如下: 广东单极虫,Γhelohanellus guangdongensis sp. nov. 寄主: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 寄生部位:全体及鳍部真皮下的结缔组织及眼角膜等部位。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单殖吸虫中国1外来属、外来种, 即寄生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鳃上的趋鮰虫属Ligictaluridus Beverley-Burton, 1984, 普氏趋鮰虫Ligictaluridus pricei (Mueller, 1936) Beverley-Burton, 1984. 所获标本与Mueller (1936)、Mizelle & Cronin (1943)、Mizelle & Regensberger (1945)、Prost (1973)、Klassen &Beverley-Burton(1985)的描述基本一致。趋鮰虫属和普氏趋鮰虫均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类鳃上的单殖吸虫7新种,隶于二科三属.它们为铃形叉指环虫(新种)Dicrodactylogyrus campaniformis sp.nov.、溪生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fluvialis sp.nov.叉形指环虫(新种)D.furcellatus sp.nov.、弯卷指环虫(新种)D.cincinnatussp.nov.、多枝指环虫(新种)D.ramosus sp.nov.(?)似锚盘吸虫(新种)Ancylodiscoides hemibagri sp.nov.和弯管似锚盘吸虫(新种)A.curvitubus sp.nov.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共记述淡水鱼类的单殖吸虫35种.其中包括我国新记录3种:弹弓指环虫Dactylogyrus curriculi Ha Ky,1971褐色三代虫Gyrodactylusfusci Ha Ky,1968以及高平四棘虫Quadriacanthus kobiensis Ha Ky,1968;寄主新记录14种,并建议另立一新属Sinidactylogyrus nov.gen.以容纳黄颡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pseudobagrus Ling,1973.文中量度以毫米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云南省鱼类单殖吸虫研究报告之二(1).文中记述指环虫科四新种,标本采自珠江水系的南盘江.贵真多基虫,新种Dogielius likueichenae sp.nov.四圈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quadricurvitubus sp.nov.熙穆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moximui sp.nov.寄生于唇鱼Semilabeonotabilis鳃上.圆环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placentiformis sp.nov.寄主为南方白甲鱼Varicorhinus(Onyc.)gerlachi.全模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以毫米计.  相似文献   

16.
三种单殖吸虫个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作者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对寄生于链的小鞘指环虫和鲢指环虫及寄生于鳜鱼的河鲈锚首虫的个体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在寄生状态下,这三种单殖吸虫的活跃性很不一样,而被剥离到清水中之后,其活动均大大加强。相应的三种纤毛幼虫自卿出后,很快就开始活跃的运动,并表现出对水流的敏感。纤毛幼虫对来自宿主鱼和非宿主鱼的组织(如鳃、鳍和鳞)有相似的趋向反应,在刺激物的表面可作短暂(数秒)停留和移动。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中国1外来属,1外来种,即寄生在神仙鱼Pterophyllum scalare鳃上的伞片虫属Sciadicleithrum Kritsky,Thatcher & Boeger,1989,强壮伞片虫Sciadicleithrum iphthimum Kritsky,T...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澜沧江水系南腊河支流(21°62′26″N,101°59′11″E,海拔744m)线鳢(Channa striata)膀胱寄生的发状科(Gorgoderidae)叶形属(Phyllodistomum)1新种线鳢叶形吸虫(Phyllodistomum striata sp.nov.).剖检2尾线鳢,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3~8枚.该新种与寄生于墨西哥Heterandria bimaculata膀胱内的P.inecoli和寄生于哥伦比亚Trachycorystes insignis膀胱内的P.mayesi相似,体呈叶形,无锯齿或褶皱,口吸盘大于腹吸盘,卵巢与卵黄腺相对或于卵黄腺稍前.与上述两近似种进行比较,该新种不具头腺,而P.inecoli具显著头腺;P.mayesi口吸盘与腹吸盘宽度之比为1∶0.59,该新种口吸盘与腹吸盘宽度之比为1∶0.86.该新种的28SrDNA部分序列约1 278bp(GenBank登录号:MG976755).与GenBank中19种叶形属吸虫的碱基相似率为85%~95%,与近似种P.inecoli的碱基相似率为94%.两两相对遗传距离范围为0.060~0.226,与近似种P.inecoli的两两相对遗传距离为0.085.基于28SrDNA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该新种构成一单独进化支,并与其他叶形属吸虫聚为一支.综合上述与近似种的形态学比较和基于28SrDNA部分序列的分子鉴定研究,确认线鳢叶形吸虫为新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鱼类的单殖吸虫指环虫科六新种.全模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以毫米计.1.戟形叉指环虫,新种(图1)寄主和寄生部位:湖四须鲃,鳃此虫后吸器几丁质结构近于Dicrodactylogyrus campoformis和Dic-rod.campaniformis,但差别在于雄性交接器、阴道、联结片等的结构不同.2.似恐龙指环虫,新种(图2)寄主和寄生部位:云南倒刺鲃,鳃本虫之后吸器几丁质结构和雄性交接器结构相似于D.spinibarbichthis,但支持器之结构、后吸器几丁质结构之量度不同.3.强壮指环虫,新种(图3)寄主和寄生部位:裂腹鱼,鳃本种中央大钩和联结片近于D.magnihamatus, 但大钩长度和交接器不同.又和已知寄生于裂腹鱼之种类均有别,故应为一新种.4.大口鱼指环虫,新种(图4)寄主和寄生部位:大口鱼,鳃本种之雄性交接器和阴道结构近于D.pseudoflagellicirrus,但支持器结构不同,中央大钩和联结片量度不同.5.潘指环虫,新种(图5)寄主和寄生部位:鲸 (鱼良)白鱼、未定种白鱼,鳃本种之中央大钩近于D.lamellatus,但雄性交接器之结构和长度不同.6. 清水海指环虫,新种(图6)寄主和寄生部位:未定种白鱼,鳃本种之中央大钩及雄性交接器近于D.squaliobarbi,但阴道结构和几丁质结构量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记录采自广东广州食蚊鱼Gambusia-affinis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百慕大伴盐虫Salsuginus bermudae Rand & Wiles,1987.所获标本与Rand & Wiles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量度、边缘小钩数量、联结片的结构上略有差异.伴盐虫属及百慕大伴盐虫均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