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在抗病毒及抗肿瘤应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释放细胞毒性颗粒是CTL和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途径.细胞  相似文献   

2.
限制性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类同时表达NK与T细胞受体且具有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独特淋巴细胞.与传统T细胞不同,iNKT细胞表达高度保守的T细胞受体(小鼠:TRAV11-TRAJ18、TRBV13、TRBV29或TRBV1;人:TRAV10-TRAJ...  相似文献   

3.
丁玄宙 《科学通报》1988,33(14):1108-1108
目前资料表明,阿片肽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上。其中对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受体已有专门报道,所发现的受体多达20余种,但至今尚未见到有关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nd)受体在Mφ上形态学分布的报道。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曾发现β-End具有明显抑制大鼠腹  相似文献   

4.
田志刚 《科学通报》2009,54(8):1023-1027
近10年来, 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群的发现和肝脏免疫学的兴起, 即发现肝脏天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和NK样T细胞(NK like T cells, NKT)是其他器官含量的5~10倍, 掀起了继20世纪70年代中期NK细胞发现之后的天然免疫研究的“第二次浪潮”. 天然免疫研究的这两个突出进展有可能重新解释某些肝脏疾病的免疫致病机理, 也可能丰富天然免疫学的内涵. 经过10年的研究, 本研究小组发现, NK细胞和NKT细胞天然免疫识别介导了小鼠肝脏免疫损伤. 我们通过Toll样受体3 (Toll-like receptor-3, TLR-3)活化途径成功建立了NK细胞介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 可模拟肝炎病毒携带者; 观察到NK, NKT或枯否(Kupffer)细胞间的天然免疫调节网络参与肝脏免疫损伤, TLR-3活化枯否细胞可防止细菌毒素爆发性肝炎; TLR-3活化NK细胞可抑制由NKT细胞介导的致死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转基因鼠肝脏易于免疫损伤与该鼠NK和NKT细胞NKG2D (natural killer cell group 2D)受体免疫识别异常有关; 该鼠肝脏再生能力下降与NKT细胞过度免疫识别CD1d有关; 阻断NKG2D或CD1d识别可缓解免疫性肝损伤. 同时, 对NK细胞调节性亚群(NK1, NK2, NK3, uNK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现内分泌激素瘦素(Leptin)和催乳素(Prolactin)可调控人类NK细胞分化; 白细胞介素15(IL-15)通过抗凋亡促进人CD56dim NK亚群发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 通过稳定转染, 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 经细胞毒实验发现, 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 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 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抑制率为59.1% ~ 88.9%. 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 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 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6.
吕占军 《科学通报》1983,28(23):1472-1472
本文中测定了狗淋巴结T、B淋巴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谱,借以了解这两类细胞在代谢方面的异同。狗淋巴结细胞悬液(含淋巴细胞98%)先形成FAG(绵羊红细胞-兔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小鼠补体)花环,再于聚蔗糖-泛影葡胺分离液上梯度分离EAC成花细胞和EAC不成花细胞。界面细胞(T细胞丰富)含86.94±7.7%EAC不成花细胞,而沉淀细胞(B细胞丰富)含79.0±10.5%EAC成花细胞。分离的T细胞丰富,B细胞丰富细胞群,和未分T、B的淋巴细胞(49.8±7.896形成EAC花环)以蒸馏水30秒溶红细胞并冲洗,然后用Tris缓冲液  相似文献   

7.
在“免疫监视”体组织的细胞的探索中,免疫学家已发现种类繁多的淋巴细胞,每一种具有特殊的功能。在正确的培养条件下某些类型的细胞可以杀死其他类型的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这些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子集和“天然”杀伤细胞。现代免疫学研究已揭示,淋巴细胞是通过释放出类似激素的物质(总称为淋巴激活素)来联系的,这种激活素可固着在细胞表面并“激活”细胞。一种熟知的淋巴激活素是由被抗原激活的T淋巴细胞释放出的间白细胞素-2(IL-2)。198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Rosenberg组注意到,当正常人或动物的淋巴细胞用IL-2培养时可获得杀死培养物中肿瘤细胞的能力。在84年完成的一系列实验中已表明,把淋巴激活素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注入肺部患转移瘤的小鼠,肿瘤即消失;将IL-2和LAK细胞同时注入亦同样有效。在新近的一系列实验中他们发现,如将IL-2注入  相似文献   

8.
利用CD4 T细胞体外转化获得具有下调免疫作用的双阴性T细胞(DN T细胞),利用DN T细胞预防性治疗常规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Mus musculus)模型.观察EAE造模组和DN T细胞预防治疗组两组小鼠EAE评分、体重、关键淋巴细胞因子、组织切片的区别,探索DN T淋巴细胞发挥功能的可能机制.首先诱导获得了抗原特异性的DN T细胞;其次发现一次DN T淋巴细胞的过继输注可以显著降低EAE造模的发病程度,缓解小鼠因为EAE发病而造成的体重减轻;同时和造模组相比,DN T细胞预防组脑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略有减轻,血浆中IL-2和IL-4的分泌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最后通过CFSE增殖实验证实DN T细胞可以显著抑制EAE模型中致炎CD4 T细胞的增殖.本研究证实体外转化的DN T细胞可以减轻EAE模型的发病程度,这种预防作用与DN T淋巴细胞可以抑制致炎CD4 T淋巴细胞的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9.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其中有B和T淋巴细胞,B细胞为骨髓发育分化成的依赖骨髓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三次诺贝尔奖颁发给B细胞的研究成果:查明抗体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972)、阐明抗体的产生机制(1984年)、探明产生多样抗体的遗传原理(1987年),从而使体液免疫的真情得以释清。T细胞为胸腺发育分化成的依赖胸腺淋巴细胞,通过识别与杀灭作用,行使细胞免疫功能。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T细胞免疫的成果,标志着医学家在20世纪查清了人类免疫功能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10.
占美 《科学》2013,(1):41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组首次证明:钙离子能够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2012年12月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这项最新研究结果。人体的免疫系统复杂而精确,其中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一种关键的功能细胞,是保证机体健康的基础。T细胞发挥功能的基础是识别外来  相似文献   

11.
1975年,科勒(K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证明,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用羊红细胞事先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经过融合,可以从中获得分泌抗羊红细胞同源抗体的杂交体。这种杂交细胞可以在体外连续培养并产生大量的同源抗体。因为这个技术的基本环节在于淋巴细胞之间的融合,故称为“淋巴细胞杂交瘤技  相似文献   

12.
免疫学家在寻找负责机体“免疫监视”细胞中,发现一类琢磨不定的淋巴细胞,每种细胞有其独特功能。几种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能把另外一些细胞——包活肿瘤细胞——杀死。这几种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一种亚型和“天然”杀伤细胞,之所以叫“天然”杀伤细胞,因为不需要活化或免疫,就能从血液、淋巴器官分离出这种带活性和细胞毒性(杀伤细胞)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HLA-G抑制NK和T细胞介导的对猪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斌  殷惠军  黄秀英  孙方臻 《科学通报》2002,47(21):1644-1649
为了探讨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通过稳定转染,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经细胞毒实验发现,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率为59.1%-88.9%。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有一有效地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细胞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群。CTL细胞可以直接攻击肿瘤细  相似文献   

15.
周光炎 《科学通报》1982,27(9):569-569
植物血凝素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以下简称淋转)广泛地用于研究T细胞的激活和测定各种病人的非特异细胞免疫状态。我们发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短期培养去除了粘附细胞之后,即对PHA无反应。由于自身和异体粘附细胞在重建这一反应中具有相同的效力,而且血清所显示的重建功能也必需以一定量粘附细胞存在为前提,提示人体淋巴细胞对PHA的增殖必需要有大单核细胞的参与,而且两类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受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王鲁群 《科学通报》1993,38(11):1050-1050
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病是淋巴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发生恶性转化造成克隆性增殖的常见病.常规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化学分析不能明确克隆性增殖的细胞起源及其分化阶段,而利用抗淋巴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s),则可以识别绝大多数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病的细胞分化起源,但还不能鉴定少数未分化肿瘤的细胞源性,更不能特异地识别恶性细胞.本研究将McAbs免疫酶标和体外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起来分析淋巴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7.
继80年代初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患者中分离出Ⅰ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Ⅰ)后不久,美国卡莱纳拉曼(Kalyanaraman)等于1982年又从毛细胞白血病患者(Mo)脾脏细胞即毛细胞白血病的T细胞变异株中分离出Ⅱ型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信息     
EB病毒(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它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病有关。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不能感染除人B淋巴细胞以外的其他任何细胞,仅仅表达特异性病毒受体的成熟B淋巴细胞能在体外被它感染。这种感染可使B淋巴细胞“永久化”(immortalization)生长,产生带有潜伏EBV基因组的类淋巴母细胞系。EBV潜  相似文献   

19.
近来发现B淋巴细胞可直接识别抗原,由其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smlg)与抗原结合。封底照片所示,  相似文献   

20.
T淋巴细胞钙信号的活化能够调节核转录因子NFAT(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的活性,并控制IL-2等重要蛋白因子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Vav1是一类在造血细胞中表达的鸟苷酸交换因子,能够控制细胞骨架重排以及T细胞的活化.研究表明,Vav1能够对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介导的细胞钙信号传导进行调节.在Vav1缺失的细胞中,钙离子信号传导存在重大缺陷,其机制可能涉及Vav1对磷脂酶PLCγ-1(phospholipase C-γ1)活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