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12年发现宇宙线已近100年了,但宇宙线的起源之谜依然困扰着物理学家,因而被列为21世纪的11大科学难题之一.对甚高能γ射线天文学的研究最有希望在未来10~20年内揭开宇宙线起源之谜,我国宇宙线研究领域的物理学家因此提出了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雪域高原上建造"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LHAASO)的计划,冲击"世纪之谜".  相似文献   

2.
罗布泊,曾经牵动过多少人的情思,激起多少人的向往!古往今来,多少人将英名甚至生命留在罗布泊:2000多年前,汉代大将赵破奴远征匈奴饮马罗布泊畔;唐代玄奘取经路过这生命禁区时九死一生;马可·波罗西来中国看到罗布荒漠“禽兽绝迹”;斯文·赫定一类探险家,则像着了魔地深入这险恶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30多处会"唱歌"的沙丘. 长期以来,人们对鸣沙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两位法国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谜.  相似文献   

4.
费曼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名字早就被列入当代世界最伟大最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名单之中.而且由于他轻而易举地揭开了"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失事之谜而被美国人民视为"英雄"!  相似文献   

5.
音乐家"失语症"之谜 已故的西尼奥雷教授曾对拉威尔的病进行过仔细的研究.有一件事特别使他感到迷惑不解:有一些音乐家在认识功能方面有严重的障碍,但却保持了他们的音乐才能.  相似文献   

6.
对青少年来说,找到一本有意思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并不容易,大量的打着"科普"名义的图书或者内容陈旧,或者少色少图、面目可憎,更有甚者将一些道听途说、没有科学根据的"神秘现象"、"未解之谜"收入书中,实际上成了宣传"伪科学"的图书.在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书海中,科学普及出版社的"走近科学"系列图书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去年第11期上发表了题为《通古斯天火之谜》的文章之后,引起广大中学生的兴趣。丁永明先生在阅读了该文之后,提供了他最近编译的《“通古斯宇宙奇观”揭秘》一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是回答了上文之谜。现予编发,以飨读者。“通古斯宇宙奇观”科研考察队的队员们就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东西伯利亚的事件提出新观点:宇宙飞船在离地球表面不远处跟彗星相撞。  相似文献   

8.
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的大自然,不仅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它的奥秘更是变幻莫测,引人入胜,又给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比如山、石、沙、河、泉、柱等,也能如同乐器一般,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近年来,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自然界里的许多"音乐"之谜.  相似文献   

9.
罗布泊之咒     
正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或罗布淖尔。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湖迅速干涸,后成为探险乐园,吸引众多人前去探险,同时也给众人留下太多悬疑。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人体构造这一问题的研究已历时数个世纪,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有为数不少的未解之谜.想要揭开这些未解之谜的神秘面纱,关键在于是否问对了问题,并能觉察到那些常规答案背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数千年来,亚特兰提斯之谜叫人如痴如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大概在公元前350年左右提到了有关亚特兰提斯的故事.据他所说,这个被大海包围的古国拥有高度的文明,那里天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相似文献   

12.
如果地球上真的发生过类似"诺亚洪水"的超级洪水,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它?是月球吗? 月球是最靠近地球的天体,但地球人对月球的了解至今仍很不足.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科学家本以为从此可以揭开诸多"月球之谜",但结果却相反--"阿波罗"登月把更多的"月球之谜"摆在了科学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13.
谁是雅丹 谁是雅丹,她是人还是别的什么?看到本文的标题,你也许首先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还是让兰州大学的伍光和教授来告诉你吧:“雅丹是维吾尔语译名,本来是指风力吹蚀未固结、较松散的河流和湖泊沉积物而形成的‘陡壁小丘’。罗布泊地区的粉沙、细沙和沙质黏土地层顶面有盐结块,在东北风吹蚀下形成的雅丹地貌常呈白色,故汉语称为‘白龙堆’。现在雅丹一词泛指长条形风蚀土墩与洼地的组合形态。我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罗布泊地区和河西走廊西部,国外则见于利比亚、伊朗、埃及等地。另外,地质时代较老、胶结较好的基岩在构造破碎、风化、暂时性流水侵蚀前提下经长期风蚀,也可能形成千姿百态、类似雅丹的风蚀残丘,如覆舟状、塔状、锥状、柱状、城堡状残丘等,称为岩石雅丹。发育在白垩纪砂岩、泥岩上的克拉玛依乌尔禾‘风成城’即所谓‘魔鬼城’,就是岩石雅丹之一种。不过,我国最大的岩石雅丹不在新疆而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面积达2.24万平方千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陈宗器(后成为著名的地磁学家)先后两次进人罗布泊考察,他首先把这种风化土堆群称为“雅丹”,并把这个美丽的名字送给了自己的女儿──一现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演系担任副教授的陈雅...  相似文献   

14.
短短几年,"国学"一词似乎被人请上神坛又推进沟壑,"大师"一词给人几多崇敬又几多迷惘. 由央视<百家讲坛>走出书斋、走进百姓生活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因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身陷"悬赏门",他以"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自勉,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孰料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竟先后发现该书"错误"690处,要求获得奖金69万元.  相似文献   

15.
县级电视新闻记者是我国最基层的记者,也是离群众最近的记者,因此,本文就"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贯穿在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奏出电视新闻最强音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植物的"朋友圈"里,猪笼草、捕蝇草等作为食虫植物的代表,数百年来备受关注,持久不衰。那么,世界上的食虫植物多不多?在漫长的历史中,植物是如何演化出食虫(即食肉)"爱好"的?它们又是怎么捕食动物的?在学界,人们对食虫植物有哪些新的研究,又有哪些争论?食虫起源之谜贫瘠环境中为谋生计而逆袭了解食虫植物,"氮"是绕不开的绝对主角。所有的食虫植物,之所以在植物界显得很"彪悍",都是为了争取更多一些氮元素。  相似文献   

17.
飞碟(UFO)这一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之谜,是当代科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它的突然出现而又无从捉摸及其超前的飞行技术、乘员的特异功能,都是人类现有科学知识所难以想象和无法理解的.之所以成为"话题",则是人类系于地球的命运和自身的安危,不能不对侵扰频繁而又截不获、击不落的"云霄怪客"的来历和意向,表示莫大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正在山西太原,刻瓷算是近10年来才兴起的一门年轻艺术,它的出现和发展为本土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位于太原东山小窑头的非遗文旅小镇,记者寻访到了这样一位"半路出家"的民间刻瓷艺人——李锦文。2016年,在太原市非遗中心主任张建明的邀请下,李锦文带着他的刻瓷技艺入驻非遗小镇,建立了传统美术刻瓷工作室。2017  相似文献   

19.
黄林 《科学之友》2008,(4):30-31
彭加木,一个神奇而光辉的名字,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因为他带领科考队在全世界首次纵穿罗布泊成功,也因为他在接下来的探险考察中神秘失踪,留下一个至今没有解开的谜。不久前,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疑似彭加木"干尸的消息一经传开,彭加木的名字再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人们想追寻的是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守拍野骆驼     
野双峰驼,已被人类赶到像火星一样荒凉的无人区生活,它的活动范围正日益缩小,种群数量濒临灭绝。为保护野骆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自1995年起对我国野骆驼进行了5年考察,6进罗布泊无人区,对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4个野骆驼分布区进行了调查,并规划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2001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组织了罗布泊野双峰驼考察队,深入野骆驼分布区进行摄影及考察。 本刊特约这次考察队的队长、地理学家夏训诚教授和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 考察队的中方队长、环境与生态学家袁国映教授联名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