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V形切口尖端应力奇异规律,提出了计算切口断裂问题的V形切口奇应变三角形单元.该单元能反映切口的两种奇异性.当切口闭合成裂纹时,这种单元就演变成具有1/2奇异性的裂纹奇应变三角形单元.因此本文提出的奇应变单元是裂纹奇应变三角形单元的推广.用本文提出的特殊单元计算V形切口应力强度因子时,对不同的受力情况,当单元尺寸为切口深度的1/3至1/6时,即可满足实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词"往"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出现自由隐现时,需要具备六个条件:①由"往+NP"组成的并列结构作V的状语;②"往+方位词"作状语;③"往+N/NP"与"一"连用作V的状语;④"往+处所词"作V的状语;⑤"往+处所词"用在V后面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标处所;⑥"往"同一些形容词组合,后面带个"里"字,作动词的状语。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材料V型切口理论,给出了新的双材料V型切口问题的应力强度因子定义,将单材料裂纹问题、双材料裂纹问题、V型切口问题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定义相统一,进而得到应力外推法计算双材料V型切口K1的计算公式.以单向拉伸和三点弯曲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材料中切口深度、泊松比、切口张角变化对应力奇异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相关结论,为异体材料形成的V型切口在应力断料中应用时的参数选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就"表示动作终到点的功能已初露端倪。当"V1+就+N"式中的V1为运行动词时,随着"就"在这种句法结构中的频繁出现,句子的语义重心逐渐落到V1上,"就"的"往……去"表示运行的功能逐渐由前面的运行动词来承担,"就"慢慢失去表示运行的义素,虚化为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相当于"到"。"就"是先获得表终到点的功能,继而获得表示所在处的功能的。南北朝时期,表动作发生处所的介词"就"产生。  相似文献   

5.
血管观察镜     
美国用光学纤维和空心导管制成一种血管观察镜。它的直径为2.5毫米,插进动静脉后,可把血管内部照亮,并将图象传输到观察镜头或电视屏幕上。医生借此即可观察血管内的溃疡、凝块、动脉瘤或其它心血管疾病。必要时,医生还可立即将治疗药物通过观察镜的导管注射进血管内。  相似文献   

6.
刘云 《科技信息》2011,(7):229-230
"V過ぎる"是统语结构的复合动词,表示V的动作或以V为中心的事件在某一方面超过标准。当句中有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成分修饰动词时,"過ぎる"优先和这些修饰成分的意义结合,也就是说"過ぎる"的作用域不局限在V的词汇概念结构内部;当句中没有修饰动词的成分时,按照V的动词类型,"V過ぎる"有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体视学方法在家兔海马血管构筑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6只成年家兔对海马血管来源和毛细血管密度进行了体视学研究.经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作动静脉色素灌注,取脑观察海马区的动静脉来源和分布.取海马,分别采用连续切片法,垂直切片法和各向同性均匀随机切片法制成5、10、25um厚切片,常规透明后在Nikon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10×10网格作测试格.选取了毛细血管的体积分数,表面积密度和长度密度三个指标来估计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海马区的动脉来源大于脑后动脉的脉络膜后动脉.海马区毛细血管密度在不同厚度,不同放大倍数下不同,其体积分数、表面密度、长度密度在5um切片放大倍数为1500倍时,分别是连续切片(1±0.3)%、(10.5±2.8)1/mm、(1.1±0.1)1/mm,垂直切片(0.9±0.5)%、(7.6±2.5)1/mm、(1.5±0.7)1/mm,各向同性随机切片(0.8±0.4)%、(7.6±1.5)1/mm、(1.4±0.2)1/mm.本文还讨论了切片法、切片厚度、放大倍数等对毛细血管密度体视学估计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语"X-self"和汉语"自己"都可以出现在宾语语域,但二者在充当宾语时所表现出来的约束性不同。在优选论指导下,制定了二者在句型"NP1+V1P1(PP1)+NP2+V2P2+R"中的约束等级,并考察了影响二者约束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英语"X-self"的约束等级和汉语"自己"的约束等级既含有不同的原则也含有相同的原则;正是由于不同的原则,造成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子而二者约束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基于I-II复合型V型切口脆性断裂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含V型切口拉伸板的开裂过程中的临界载荷和开裂角进行数值模拟.为了检验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用有机玻璃板材加工成3根上述数值模拟的V型切口试样,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将蟾酥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入家兔体内,借助压力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利用MS200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观察蟾酥家兔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的蟾酥药液,对家兔呼吸影响的程度不同,注射1mg/ml浓度药物时,家兔呼吸没有变化,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家兔呼吸加深加快,当在注入浓度为6mg/ml药物时,引起家兔死亡。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锰在铅电极上的欠电位沉积(UPD)。结果表明,用铅电极做研究电极时,当MnCl2的浓度为0.02mol/L,NH4Cl的浓度为0.1mol/L,pH=4.9,起扫电位为-1.2V,终止电位为-1.6V,扫描速度为50mv/s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锰欠电位沉积现象;氯离子在锰的欠电位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用老龄大白鼠、小白鼠做抗衰老免疫试验,取血较难,不便做体液免疫方面的动态观察。本文比较了四年左右和三个月的家兔(常用实验家兔月龄)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探讨家兔做为抗衰免疫实验的年龄。因为四年龄的家兔在生殖方面已表现出衰老的现象,所以我们取四年左右家兔为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董加强 《科技信息》2009,(18):169-169
随着软件规模变大,需要安全保障的数据类型随之变多,"撤消/重做"的编写越发困难。一方面对软件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现成类库支持,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循环栈"的概念并设计出了"循环栈"类库,引用设计的"循环栈"类库和利用C#中的泛型机制,用一种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了"撤消/重做"的编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车流荷载作用下钢箱梁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母材的疲劳特性,以佛山平胜大桥为背景工程,基于动态称重系统(WIM)监测数据,得到了该桥9种车型的疲劳荷载谱,运用ABAQUS建立了钢箱梁节段模型,计算了横隔板弧形切口处疲劳应力时程曲线。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得到了设计弧形切口的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悬索桥疲劳车型可简化为V2~V10共9类,不同车道的同一车型轴重差异较大,3~#、4~#车道轴重普遍高于1~#、2~#、5~#车道,最大轴重为3~#车道的V10车型的Z3轴,重达151 kN;重车道(3~#、4~#车道)V2~V10车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车道;轮轴作用下弧形切口处沿纵桥向的应力影响线较短,约3个横隔板间距,动力响应始终为压应力,且仅能识别轴组,不能分辨轴组中的单根轴重,当V10车型后轴组通过时,弧形切口的压应力幅达最大,为-169 MPa;考虑车辆超载时,弧形切口处的最小和最大疲劳应力幅分别为不考虑车辆超载时的1.17倍、1.75倍;模型试件在膜压应力幅作用下弧形切口处母材出现疲劳裂纹,开裂位置与实桥一致,均萌生于横隔板弧形切口处起弧点附近,裂纹长度达53 mm;裂纹扩展前期速率较快,后期逐渐减慢;轮载横向作用位置对弧形切口处应力幅影响很大,轮载作用于弧形切口正上方时,该位置应力幅最大。  相似文献   

15.
高亮 《科技资讯》2012,(8):218-219
在飞行训练过程当中,飞行教员发现很多飞行学员对于起飞决断速度V1的认识不是很清楚,经常会有很多疑问;同时也有很多学员对起飞决断速度V1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在起飞过程中报告"V1"只是一个形式。飞行机组人员能够正确认识起飞决断速度V1对保证起飞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起飞决断速度V1展开,通过平衡跑道概念和简化的函数图形关系介绍了起飞决断速度V1的计算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V形切口尖端处的应力奇异对含切口构件的疲劳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切口尖端的裂纹扩展速率取决于该应力奇场。文章采用边界元法研究了在疲劳荷载作用下,V形切口尖端处裂纹的扩展情况,并针对V形切口尖端处裂纹扩展到与纯裂纹具有相同的应力强度因子情形,对两者的疲劳寿命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口深度、切口张角以及初始裂纹长度对V形切口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连续脉冲-示波器法和电位扫描法测量了CaCl_2-CaF_2系和 CaCl_2-CaF_2-PbCl_2系熔体的反电动势和电位扫描图。研究发现,在 0.1—4 A/cm~2的电流密度区间,含 PbCl_2熔体的反电动势为1.1—1.3 V,只略高于理论分解电压数值;而当采用CaCl_2-CaF_2熔体时,在0.2—2.OA/cm~2电流密度区间,若采用惰性钼阴极,反电动势值为2.7—3.35V,而采用铅阴极时,则为1.7—2.5V。所以,用熔盐电解法并采用铅阴极直接生产Pb-Ca合金仅电解工序就比对掺法节省大约1V的电能。  相似文献   

18.
以五氧化二钒、硫酸等为原料,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用于钒电池的电解液。研究了在支持电解质硫酸浓度为2 mol/L的情况下,不同钒离子浓度的正极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质,钒离子浓度为2 mol/L和3 mol/L的正极电解液中添加乙醇和KHSO4做循环伏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时,电活性物质V4+为2.5 mol/L时电化学活性最好,电流密度最大;V4+浓度小于2.5 mol/L时,添加剂的加入不会对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利影响;浓度大于2.5 mol/L时,醇类等具有络合效应添加剂的加入会降低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而不具有络合效应的添加剂则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掺杂Mo对Li1+xV3O8物相和高温阴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i1 xV3-yMoyO8(0≤y≤0.6)并对其进行了500 ℃和550 ℃时的放电性能测试. 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掺杂Mo对Li1 xV3O8物相的影响, 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粉末的形貌, 用函数记录仪记录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当y>0.2时, 物相为Li1 xV3O8和V2O5;当y≤0.2时, 物相为Li1 xV3O8;掺杂Mo后的粉末形貌基本不发生变化;当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A/cm2, 终止电压为1.8 V时, Mo的掺杂使Li1 xV3O8在500 ℃的最高电压提高约0.3 V, 比容量提高约300 A·s/g;550 ℃时嵌入Li 的量最多可达x=3.8, 接近Li1 xV3O8嵌锂量的理论值x=4.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棒料裂纹的起裂和缩短裂纹的扩展时间,提出将偏心切口应用于低应力下料技术中。运用有限元分析和ZHENG-HIRT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探讨偏心切口对棒料V型槽应力集中效应和疲劳裂纹扩展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起裂阶段,偏心切口尖端一周各点的应力集中效应分布不均匀,在偏心切口最深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增强,为此处的局部起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在裂纹扩展阶段,名义切口偏心距e/b在0~0.12范围内,随着e/b增大,疲劳裂纹扩展时间显著下降,但e/b0.12后,疲劳裂纹扩展时间变化趋势趋于平缓,综合考虑下料时间和偏心切口加工,选取e/b=0.12为最佳值,下料时间随切口偏心距的变化趋势与理论上得到的疲劳裂纹扩展时间随切口偏心距的变化趋势一致。从断面质量而言,并不是e/b越大越好,但从总体看,有偏心切口时的断面质量比没有偏心切口的断面质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