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信息》2012,(4):273-273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新世纪的竞争,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舞蹈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校园舞蹈的教学不能只针对少数有艺术天赋的学生,也不能只是为了开展高水平的舞蹈活动,而应是通过校园舞蹈的兴趣教育、愉悦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优美的体魄;注重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舞蹈知识、表演、创编和舞蹈赏析的传授和技能训练;通过舞蹈教育和舞蹈创作思维训练达到对学生心灵美的塑造、情感的升华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竞争和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唐巧灵 《科技信息》2009,(25):I0123-I0123
本文从舞蹈的认知功能、审美功能两个方面讨论了师范学校舞蹈的教育功能,提出了师范学校舞蹈教育应向学生表这一种思想情感和一种世界观,并培养学生通过舞蹈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认知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门依靠肢体语言和音乐变化来完成美的绽放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判断一支舞蹈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就是舞蹈审美,这一舞蹈审美是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慢慢衍生出来的。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之一,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情感,给予人们美的体验,对于舞蹈审美的分析能够提高人们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并且也能起到促进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予舞蹈界同仁一些参考和意见,一同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努力。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产物,其艺术表现形态具有极大的审美功能。本文对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功能,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舞蹈的美育功能,不断满足现代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舞蹈教育既是“审美教育”又是“愉情教育”,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能够帮助人们求真崇善尚美,能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舞蹈凝聚和浓缩着人类丰富而深邃的内心精神生活,它能使人们在赏析和实践中默然观照另一个“自我”,从而将舞蹈作为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愉悦自我和塑造自我的一种精神动力,塑造出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汉唐古典舞以及敦煌舞蹈流派是在对古代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及对乐舞文化的反思和开拓下诞生的。近年来,这两个新生古典舞蹈流派在不断的磨合中日趋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训练特点。它们使中国大陆古典舞蹈的训练格局由以往的"一元独立"转为"三足鼎立"的文化盛态。在介绍两种新兴古典舞教学体系基本情况的同时,深入探析它们的研究途径和训练内容的编排。  相似文献   

7.
邹伟 《科技信息》2012,(18):298-298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舞蹈审美的不断发展,舞蹈本身所特有的舞蹈技巧动作已不能满足其高度发展的需求,以及舞蹈爱好者的审美需求,因此舞蹈必须借助相关的艺术形式来不断的丰富自我,使其本身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艺术体操既相似于舞蹈却又有别于舞蹈,他注重的是运动员大肌肉群的粗旷的活动,身体极限的技术训练,而舞蹈技巧课恰恰需要的是这一点,因此艺术体操的技术训练在舞蹈技巧课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也可以将二者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技术动作,有效的将舞蹈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点,达到更高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一个广泛意义的概念,它强调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教育。在当今社会,舞蹈艺术以诗韵般的写意、神奇、优美的造型,洗练清晰的线条,抒情奔放的节奏,诱人的魅力,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感享受,成为新时代的情韵,成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好形式,是一项身心结合的艺术形式,能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灵活的身体,稳定的心理状态,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舞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宽了舞蹈流行普及的受众面,打破了传统舞蹈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信息化改造,现代多媒体技术不仅优化改进了教学手段,提升了自主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数字化审美能力。该文通过研究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分析现代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并探讨了改善舞蹈创作实践效果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藏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同时它也是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1.
刘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237-237
通过对气息在舞蹈中运用的分析,来说明气息对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指出舞蹈训练与气息运功的关系,气息与情感的关系.并以中国古典舞和朝鲜族舞蹈为例,具体分析了气息在其中的运用和作用.最终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气息的重要作用,重视气息的训练.不能单纯的机械的去跳舞,而是以气息、意念引导自己的整个身心去舞蹈.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幼儿园普遍开设舞蹈教育。很多的幼儿在小班阶段就接受了舞蹈形体教育。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中,对小班的幼儿开展形体教学,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形体教学是舞蹈学习的必经阶段。在形体训练中,要结合音乐进行身体活动,以舞蹈中常用的基本姿态为主,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塑造优美的形体,同时还起到健身的教育,是幼儿阶段重要的审美教育。该论文针对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形体舞蹈选修课与大学生气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培养大学生的气质非常重要。形体舞蹈选修课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形体和仪表,丰富大学生的情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在美学意义上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一门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人们内心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造型的美、动态的美、神韵的美、节奏的美,成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舞蹈教学作为培养训练超越自然人体的,高度柔韧、协调、优美的"艺术人体",从而在舞蹈艺术工作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艺术中专的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它是一种文化象征。在早期,土家族舞蹈形象以祭祀形式存在,同时也表现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具体形态,成为人们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最佳载体。在土家族舞蹈的形象中,我们发现它反映了土家族发生、发展、生活、繁衍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其文化形态也体现了土家族舞蹈艺术传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陈嘉文 《科技资讯》2012,(7):195-195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也是一种交流的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丰富感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深度。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的是由于它塑造形象的材料和手段不同,其艺术形象的构成及特点也有所不同。绘画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形象,舞蹈用形体、动作塑造形象,它们都具有直观性。音乐是通过声响来表现“形象”,表现手段上具有间接性。在音乐的表现中,情感又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主要是由于它能用特有的艺术手段,充分自由地表现无限丰富多样的情感,能全面而深刻地向人们展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感性力量和情感愿望,使人得以美的满足。任何成功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小说教育在实施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提升审美创造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人格。但当前小说教学中存在审美教育功能缺失等问题。在小说教学中应加强审美教育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安娜 《科技信息》2010,(20):I0241-I0241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提高艺术修养,深入意境,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学东 《科技信息》2007,(6):224-224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她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格,理想愿望和生活方式中,产生了情感和优美的舞姿。可以说随着人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舞蹈”就诞生了,但作为一门艺术,它比起其它姐妹艺术来,则显得年轻些。舞蹈事业发展至今,历史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如果不承认民族民间舞蹈美的普遍旋律,舞蹈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以,只有努力探索民族民间舞蹈的规律性,才能使舞蹈形成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