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各种宇宙学模型中,复合时期的电离率是计算物质与辐射密度扰动演化、特别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值的基本数据之一.对于纯重子宇宙,复合时期的电离率X(?)n_e/n(n_e是自由电子的数密度,n是氢原子加自由质子的数密度)的演化结果早已由Peebles给出 相似文献
2.
3.
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 还是在高技术应用方面, 电子轰击原子的内壳电离截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电子轰击元素K和L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多采用薄靶或气体靶, 气体靶仅限于少数气体元素, 而薄靶又因制靶的困难使测量工作难于开展.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提出在厚衬底上镀薄膜的新方法来测量元素内壳电离截面. 用薄靶厚衬底技术测量了电子碰撞引起的元素钬和锇 L 壳分产生截面、总产生截面和平均电离截面, 电子能量从阈能附近到36 keV. 同时, 采用电子输运双群模型对衬底反射电子的影响作修正, 并把实验结果与Gryzinski和McGuire的两个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5.
一、引言 稀土元素钐(Sm)的基组态是4f~66s~2,其4f壳层未添满,s电子及f电子都有可能被激发,产生复杂的光谱性质。早在1969年,Handrich等人就采用能级交叉的方法测量了钐原子的4个低激发态的寿命。之后,由于寿命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技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近几年稀土元素自然辐射寿命的测量工作比较活跃,但这些测量大都限于低激发态,而高激发态寿命的测量还不多见。目前在钐原子能级寿命测量的报道中,所测能级都属于用一步共振激发的奇字称态,这些能级都低于30000cm~(-1)。 相似文献
7.
南极中山站极夜和极昼期间的辐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夜和极昼是地球上南北极圈内出现的太阳终日不出和终日不落的特殊现象。我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无极夜和极昼;中山站(69°22′S,76°22′E)有58天极夜和55天极昼期。1990年2月至1991年1月,我国在南极中山站进行了辐射和热状况观测实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9.
在高能强子-强子、强子-核相互作用中都测到了所产生的A超子的强的极化度.在较低能量的核-核碰撞中,也测到了A粒子的不同程度的极化度.对在相对论核-核碰撞中产生的A超子的极化度的测量和分析的特殊意义是在1982年由Angert等人首次提出的,认为如果在相对论核-核碰撞中形成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A粒子的极化度就将消失. 相似文献
10.
光敏分子与稳定自由基体系的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溶液中瞬态自由基的Zeeman能级上之电子自旋布居往往是偏离热平衡的,从而其时间分辨ESR谱表现出发射A(或增强吸收E),或低场吸收高场发射A/E(或低场发射高场吸收E/A)的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简称CIDEP)信号,对这种CIDEP效应目前是以三重态机理(TM)和自由基对机理(RPM)解释。TM之CIDEP往往表现出E或A,而RPM之CIDEP表现出A/E或E/A。但TM或RPM不能解释最近发现的光敏剂分子与自由基体系中电子自旋极化的时间分辨ESR实验结果,故提出自旋极化转移(SPT)机理及三重态自由基对(TRPM)机理。我们关于吩噻嗪光敏分子与稳定自由基体系的CIDEP测定结果尚未见文献报道,而且可用TRPM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江山-绍兴碰撞带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江山 绍兴碰撞带北段诸暨 绍兴一带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表明 :碰撞带内不同类型的变质岩、沉积岩的磁组构均具有最小磁化率主轴最集中的特点 .磁组构最小磁化率主轴的平面投影表明 ,这一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 30~ 6 0°,集中于陈蔡北西~南东方向 ,主压应力往南北两侧璜山和王家宅呈弧状散开 ;最小磁化率主轴倾角显示 ,华夏地块往北西方向推移 ;最大磁化率主轴相对比较分散 ,但尚在置信圆内 ;最大磁化率主轴与线理呈小角度相交 ,指示了江山 绍兴碰撞带还具有左旋平移的特征 .不同时代岩石磁组构的对比结果显示 ,江山 绍兴碰撞带的最后强烈碰撞的时间为晚三叠世之后至晚侏罗世 ,而后以左形剪切走滑持续到燕山期末 . 相似文献
13.
诱导空间的权、特征与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应明与罗懋康在文献[1]中引入了诱导空间的概念,给出了诱导空间的若干性质。王国俊系统地讨论了诱导空间的基本性质,并且提出了一个公开问题:对于一般的Fuzzy格L,诱导空间的权、特征、浓度分别与生成它的分明拓扑空间的权、特征、浓度是否有某种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