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干法纺制的聚酰亚胺(PI)纤维的耐热性,並与芳纶1414纤维(相当于美国的Kevlar)作了对比。得到的结果是:①PI纤维的耐热性优于芳纶1414纤维;②PI纤维在250℃下保持原强50%以上,在室温~450℃下断裂伸长百分率基本保持不变;从热天平求得的PI纤维活化能为21.3千卡/摩尔;热老化的强度半衰期方程式为1n г=1.07×10~4/T-12.7;③未牵伸PI纤维为无定形结构,老化后未见发生变化;经牵伸后的PI纤维在老化(300℃,1000小时)后,结晶度和取向度都有上升;④在PI的红外光谱上,观察到某些吸收峰透过率的相对差异可作为定性判别是否有结晶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研究鹰嘴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核黄素、异黄酮、膳食纤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鹰嘴豆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不断下降,由未发芽时的18.42%降低至第9天的13.50%。鹰嘴豆氨基酸的组成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在发芽过程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有所下降,谷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3.50%下降为第9天的3.10%;精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2.25%下降为第9天的1.72%;天冬氨酸含量则不断上升,由最初的2.51%上升至第9天的4.73%。异黄酮在鹰嘴豆中含量丰富,在发芽过程,其含量由最初的106.44mg/100g,上升到第9天的806.00mg/100g;核黄素含量也由发芽前的1.44mg/100g上升至第7天的1.85mg/100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对鹰嘴豆发芽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对比的研究,希望为鹰嘴豆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粘胶纤维于不同温度下在甘油中松驰热处理后,用计算机分峰法研究其微细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已发现,在松驰状态下,在190℃以上温度热处理时,发生结晶度的增加和晶型的转变。结晶度的增加主要是纤维素Ⅳ的增加,而纤维素Ⅳ的形成包括由无定形区大分子结晶和由纤维素Ⅱ转化两个过程。由纤维素Ⅱ明显地向纤维素Ⅵ转化的温度在230℃左右,并且发现这个转化温度随热处理的时间及张力而变化。经低温稀碱处理后,发现部分纤维素Ⅳ又会转变成纤维素Ⅱ。在190℃以下(包括190℃)热处理纤维的结构参数变化不大,但它的大部分性能变好。热处理温度高于190℃以上时,由于聚合度下降引起纤维强度降低。同时,实验得出纤维素Ⅳ的含量增加,有使纤维湿模量增大,而膨润度、吸湿率下降的趋势。这对改善粘胶纤维的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聚芳醚酮(Poly(oxy—1,4—phenylene carbonyl—1,4—phenylene),简称 PEK)是一种含有苯环的耐高温聚合物。本文用 DSC 法研究了 PEK 的玻礅化转变和熔融行为。PEK 是一种半结晶的高聚物。骤冷的 PEK 再升温时,可以看到十分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过程和冷结晶过程,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_g 为158.2℃,T_g 下的热容变化△C_p 为0.244J/g·K,平衡冷结晶温度 T°(?)为179.9℃,平衡熔融温度 T°m(H)为379.0℃,熔融热△H_m(H)为53.5J/g。骤冷 PEK 在不同温度(250~310℃)等温结晶15min 后,其 DSC 曲线上可以看到数个熔融峰。随结晶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主熔融峰温度 T_m(H)略有升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温度 T_m(L)大约在结晶温度以上20℃;温度较高的熔融峰面积△H_m(H)不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面积△H_m(L)增加,△C_p 下降,T_g 升高。将骤冷的 PEK 从略高于 T_g 的温度(159.0℃)以不同速率降温,再升温时,可以看到 PEK 玻璃化转变的滞后现象。随降温速度下降,滞后现象变得十分明显。滞后峰面积△H_h 与降温速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牵伸和热定型处理对静电纺丝左旋聚乳酸平行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拉伸试验表明,在100 ℃热空气条件下,沿纤维排列方向上牵伸300%、热定型10 min的纤维膜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103 MPa和1.83 GPa。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热牵伸后,纤维的直径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其致密及平行程度相应提高,纤维内部转变为垂直于纤维轴且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膜的结晶度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广角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可知,纤维膜经热处理后的结晶为α型,其微晶尺寸及晶面间距均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而纤维内部的针状微缺陷随着牵伸率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狭长有序,使得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编织加工对聚羟基乙酸纤维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羟基乙(Polyglycolic Acid,PGA)纤维和编织线置于温度为37℃、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进行8星期的体外降解实验.通过测试两者在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pH值、断裂强力、结晶度、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探讨编织加工对PGA纤维降解性能的影响.PGA纤维和PGA编织线的降解趋势大体相同,根据各种性能的变化,两者的降解过程均可分为强力下降期、非结晶区质量损失期、结晶区质量损失期3个阶段,但由于PGA编织线中的纤维排列紧密且具有更高的初始结晶度,编织线的降解在每个阶段内与未经编织的纤维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碱处理对汉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强伸仪和弯曲测试仪,对汉麻纤维脱胶前后的表面形态、结晶结构、拉伸及弯曲性能变化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碱处理将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逐渐去除,使汉麻纤维表面变得光滑,但碱液质量浓度过高会使纤维产生裂缝.随着碱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羟基数量先减少后增加,因为在高质量浓度下碱液进入无定形区和结晶区边缘,使纤维产生更多无定形区,导致羟基数量增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纤维的结晶指数先增加后减少.经碱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力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降低,纤维的等效弯曲模量和抗弯刚度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改性芦苇纤维(modified reed fiber,MRF)作为填充料,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为基体,熔融共混制备MRF/PLA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POM)等测试研究MRF对PLA结晶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MRF与未改性的芦苇纤维(reed fiber,RF)相比,MRF对提升PLA的结晶性能的效果更显著,且MRF在PLA基体中具有异相成核促进作用,可显著提升P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在添加20%的MRF时,PLA的结晶度提高了10.8%,结晶温度上升了11.4℃;在98℃进行等温结晶时,PLA的结晶诱导期和半结晶时间(t_(1/2))分别由原来的4.4 min和14.3 min缩短至0.8 min和1.1 min。  相似文献   

9.
大豆多糖的降解及其对草酸钙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氢法对水提法从大豆中提取了大豆多糖(SPS)进行了降解.降解后,SPS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115 200下降至10 200,羧基(-COOH)质量分数由13.8%下降至11.8%,特性黏度[η]由0.498 L/g下降至0.1056 L/g,溶解度由8 g/L增加至40 g/L降解后的SPS比降解前更能抑制草...  相似文献   

10.
以某有机物(代号CL)为交联剂,对木薯淀粉进行交联变性处理,研究了交联剂质量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淀粉交联度的影响,并对交联淀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5%、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50℃时,交联工艺最佳,此时交联淀粉的沉降积为1.0mL.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表明,木薯淀粉交联后颗粒表面粗糙、有凹坑出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发现,交联淀粉较原淀粉在1 241cm-1处出现醚键吸收峰,表明木薯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X-射线衍射曲线表明,交联反应可使淀粉部分结晶区非晶化,结晶度较原淀粉的下降率为16.94%;交联后淀粉黏度变大,黏度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熔喷非织造工艺是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直接制成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一步法生产工艺,然而,熔喷非织造材料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通过自制的热处理设备,在一定牵伸条件下对熔喷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牵伸和热处理后,试样纵向断裂伸长率不断下降,强力不断提高,130℃热处理后的效果最优,纵向强力提高了45.2%;横向强力在热处理后下降,断裂伸长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80℃时达到最大.因此,经过牵伸和热处理的熔喷非织造材料可适用于对材料纵向强力要求高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芦荟苷在水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水溶液中芦荟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荟苷在水中不稳定,室温放置6d后其含量下降90.5%.温度和pH对芦荟苷水溶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80℃时,芦荟苷8h降解率高达98%;而在5℃时,4d降解率低于5%.当pH≥7时,芦荟苷在12h内降解率超过95%;而pH=2.0时,4d降解率只有21.1%.Mn2+,Cu2+,Fe3+等对芦荟苷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而Mg2+则对芦荟苷降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Bi2O3中掺杂稀土元素Eu, 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 考察稀土掺杂比、 离子液体浓度、 灼烧温度、 灼烧时间和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
果的影响,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研究样品结构. 结果表明: 最佳制备条件为n(Eu)∶n(Bi)=0.25, 离子液体浓度为0.002 5 mol/L, 灼烧温度为400 ℃, 灼烧时间为5 h, 最佳投加量为5.0 g/L; 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光源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2.57%, 远高于未掺杂Eu光催化剂的降解率(29.26%); 制备的催化剂为四方晶系, 吸收边带红移约120 nm, 禁带宽度由2.86 eV变为2.37 eV. 即掺杂Eu可扩展光的响应范围, 提高Bi2O3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纺程加热一步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中的远红外加热法。为了弄清纤维力学性质随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变化,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的分离技术,研究了加热过程中结晶形成的机理。发现不仅PET纤维的848cm~(-1)谱带发生了变化,而且通过对848cm~(-1)谱带分离成代表PET三种结构的三个峰838cm~(-1),846cm~(-1),853cm~(-1)也发生了变化。充分说明了温度在加工过程中对PET纤维结晶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些变化,又以大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的测定作了旁证。表明了在红外光谱、大角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间有一致的变化。本文还对结晶结构的形成与工艺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用远红外加热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合适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作为单体,采用聚酯铵盐技术路线制备了热塑性聚酰亚胺(PI)泡沫,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极限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TGA)等研究了膨胀蛭石含量对PI泡沫的结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胀蛭石填充含量从0%增加至8%,其LOI值由32. 25%提高至40. 03%,但随着膨胀蛭石含量的进一步增加,LOI值下降至36. 88%;对密度为0. 01 g/cm~3的PI泡沫而言,其压缩强度从0. 012 MPa提高至0. 020 MPa,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其5%失重温度由500℃下降至453℃。膨胀蛭石可有效提高泡沫的阻燃性能和压缩强度,添加8%的膨胀蛭石对聚酰亚胺泡沫的增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活性炭纤维纸,通过浸渍、氮气气氛下煅烧制备Zn-O-Sn/活性炭纤维复合催化剂,研究其在微波催化条件下对酸性品红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活性炭为无定形状态,Zn-O-Sn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活性炭纤维上;当Zn与Sn的物质的量比为1∶1、煅烧温度为600℃、酸性品红质量浓度为20 mg/L、Zn-O-Sn/活性炭对应用量为2 g/L、微波功率为800 W以及微波时间为14 min时,复合催化剂对酸性品红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8.4%。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降解温度、pH、PAHs/活性炭百分数为自变量,降解蒽芴后的脱氢酶活性为因变量进行酶活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24 h后,菌株降解蒽、芴后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具有相似性,且降解芴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蒽.其中蒽的最适降解条件为PAHs/活性炭百分数3%,温度35℃,pH=7,脱氢酶活性最高达41.91(μg/mL)·h;芴的最适降解条件为PAHs/活性炭百分数3%,温度36℃,pH=8,脱氢酶活性最高为89.17(μg/mL)·h.可见,相同条件下该细菌对芴的降解效果高于对蒽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三步法制备δ-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最佳工艺参数,以速溶粉状二硅酸钠为原料,探讨了干燥温度、干燥时间、调质粉水分含量、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对试样Ca2 交换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300℃,调质粉水分质量分数为8%~10%,结晶温度720℃,结晶时间30 min,此时试样的Ca2 交换能力均值为338 mg/g,Mg2 交换能力均值为392 mg/g,X射线衍射分析亦表明试样的δ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低温菌株的筛选及酚降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找在低温条件下降解含酚污水的微生物,利用低温条件(6℃)从自然界筛选出2株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的生长率及代谢活性的菌株,经300μg/mL酚的诱导,分别培养于不同酚浓度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诱导的菌株耐酚和降解酚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菌株XD-1的酚最大致死匝原来300μg/mL提高到1200μg/mL,菌XX-2由300μg/mL提高到1000μg/mL,6℃g/mL酚浓度的降解时间由原来的7d缩致4d缩至4d,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XD-1为Pseudomas stuzeri sp;XX-2为ACINETOBACTER GROUP NO=Isp,且其对醛酚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生长对数工,经菌株的研究可望在低温条件下对水体中酚污染的去除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NaOH、ZnCl2化学活化法在450℃处理后制备得到木棉基活性炭纤维样品。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及低温氮气吸脱附对木棉基活性炭纤维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木棉基活性炭纤维由无定形碳组成,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达到1397 m2/g。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在30 ℃条件下对低沸点二氯甲烷及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苯、甲苯进行吸附性能评价,由吸附穿透曲线计算获得这3种VOCs的吸附量分别为130 mg/g、350 mg/g、479 mg/g。进一步考察了木棉基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性能及在不同温度下对二氯甲烷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发现随着吸附温度升高,穿透时间提前,吸附容量随之下降;在温度为20 ℃时,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对二氯甲烷的吸附量可达179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