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知识产权变动的概念体系进行梳理。按照变动原因的不同,对于知识产权变动进行类型化分析,并归纳了不同类型知识产权变动的特征。在剖析知识产权和物权之权利性质和内容共通性的基础上,指出物权变动理论和规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空间。认为在具体选择知识产权变动模式时,应综合考量交易安全和效率价值,并根据区分原则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物权的公示是物权权利的公示,而不是通说所谓的物权变动行为的公示。同时,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是占有而不是交付,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是登记簿而不是登记。物权一经公示,应产生公信力,以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同时在物权立法中不能以善意取得制度替代公示与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3.
李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3,(20):229-229,247
物权形式主义是指物权变动除了债权合意外,还需当事人另外就物权变动做成一个物权合意,并履行登记或交付的公示方法。在物权形式主义下,若要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果,需要债权行为、物权合意以及公示。这与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下的意思主义、债权形式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界限与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是不同的概念,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界限是法律对知识产权人行使其专有权的范围的一种界定,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出现就存在的问题,而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是知识产权存在以后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对其权利进行的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之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励凯 《科技信息》2008,(6):149-149
本文从阐述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涵、诱因入手,对如何理解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中的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做了论述,最后提出我国在适用“保护在先原则”时立法和司法上的建议。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到在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时如何做到既维护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又能尽量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法对于拟制交付没有作明确的专门规定,导致提单、仓单等权利凭证项下的动产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物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应当对我国《物权法》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明确地赋予拟制交付在物权变动中的公示效力,在设计条款时,可以将拟制交付与指示交付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作为指示交付的一种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法中表示主义的兴起源于“信赖保护”,意思表示的客观解释、德国民法典的表示立场、物权变动的公示无一不是权利外观理论的体现,但私法自治才是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正确认识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演化、构成要素、理论基础,跳出原始取得的既有框架约束,将之定位于继受取得,对于正确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磊 《厦门科技》2009,(1):24-25
现有传统知识产权的定义广义的知识产权可以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两大部分:(1)版权及其版权相关的权利;(2)工业产权,包括商标权、地理标志、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和技术秘密或未披露的信息。我们所指的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应当是狭义的知识产权。它必须有特定的权利主体(个人或者法人):所获得的权利有特定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该知识产权就进入公共领域,为大众分享;获得收益直接交由权利主体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法所确立的知识产权财产权内容,以此为对象,根据权利内容理论,从知识产权财产权“整体上的权利”和与“使用方式相对应的权利”两个层次上深入分析了“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等权能。并与所有权的四项权能进行比较,认为知识产权财产权具有物权属性,但基于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无形性和权利来源于法律授权的特点。知识产权财产权与所有权仅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知识产权的权利滥用行为,增强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限制。无论从法哲学角度还是现代经济学角度,都可以论证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限制的必要性。知识产权的滥用要受到知识产权法自身规范的限制,同时还要受到民法的基本原则的限制,以及与反垄断法等相结合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股权变动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的讨论在于对股权性质的认定不一。在对公司法的股东享有的权利进行梳理后重新定义股权、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对股东权利的变动进行探讨。本文以物权行为理论的框架去套用股东权利的变动,发现其模式并不适合,根本原因在于股东权利的大多数内容均具有明显的请求性而非物权中典型的支配权。其后在对此类股东权利的无权处分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善意取得制度对股东权利变动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包含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众多权力类型,而在某些情况下知识产权重叠现象层出不群.知识产权权利的重叠是指数个知识产权在同一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上的交叉与重合.而在此类权利的重叠中包含有一种特殊的权利重叠,即戏剧等著作品中的角色所依附之著作财产权或真人姓名肖像的形象之其他人格方面的权利与知识产权的冲突,达便是今日所言之商品化权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3.
科普视窗     
<正>贵州省11家企业入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10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示了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审结果。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红林机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具有私有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知识产权权力行使的界限和权利限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都是为了平衡知识产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保障公众合理接近和利用知识产权产品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本文就从对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述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的重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纠纷是否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加以解决一直存有争议。对此,应根据争议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知识产权权利的取得方式分别加以对待。对于涉及权利的取得必须通过法定的方式一类知识产权的权利有效性纠纷,仲裁庭无权就此作出裁决。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纠纷,则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专用技术、商业秘密以及邻接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统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上述权利在互联网上得以自然延伸,一切侵犯上述权利或数字化后的上述权利的行为都将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害。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知识产权法学界一直在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此问题展开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制度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产权的不断扩张。这种扩张在不同的知识产权中都有体现,特别是在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中表现尤为突出;具体体现为权利保护客体扩大、权利内容增多、权利期限延长等方面。知识产权的扩张背后是利益平衡机制在起作用。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平衡和协调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需要通过知识产权的扩张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禁止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学界日渐关注的话题。从单一的“权利保护研究”到“权利保护与禁止滥用并重”,体现了理论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从知识产权的价值出发,探讨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根源与表现,从而论述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必要性;在借鉴相关国家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及实践的基础上,就我国应如何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从立法、执法等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权利质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担保物权之一,并为物权法所认可。随着知识产权日益发展,知识产权质权也逐步成为主要的权利质权供当事人提供质押。尽管近三十年来知识产权法在我国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其在制度上仍存在不足之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更多地选择不动产作为质押标的,权利质押成为中小企业质押融资的主要途径。知识产权质押作为新兴的权利质押方式,更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知识产权质押存在的金融风险,以及如何去防范金融风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光辉 《安徽科技》2005,(10):36-37
权利穷尽(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其主旨是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加以必要的限制,以免产生过度垄断,阻碍产品的自由流通.众皆所知,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独占性,这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品自由流通恰恰是矛盾的.权利穷尽原则正是为了保证商品的自由流通而设置的.商标权的权利是否适用权利穷尽原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