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瑶语构词法的研究,近年来渐为学者所注意,但对瑶语构词法的专文论述,特别是瑶语形态构词方式及其规律的研究至今亦未多见。我们根据手头的材料,作了一些分析和讨论,着重描写瑶语构词法的特点。美国语言学家伯尼尔(P?rnell)先生来广西访问时同舒化龙等同志谈及这方面的瑶语问题,我们谨以此作答,并请伯尼尔先生和其他瑶语研究者指正。从瑶语勉方言、金门方言、标敏方言和召民方言①的构词法来看,我们归纳起来有五个主要的构词特点。现分别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的尊称。“娭毑”主要在湘方言中使用;“(女哀)姐”主要在客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至少可以说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相似文献   

3.
罗刚瑶是越南瑶族七大支系之一,分布在越南北部谅山、广宁、太原等省,其语言属于勉语勉方言。主要以太原罗刚瑶勉语为研究对象,依据《瑶越双语读物》《越南瑶语》和相关原始语料,归纳其音系,并通过中越勉语比较揭示其音系特点。认为越南罗刚瑶勉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国勉语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4.
汉扬雄《方言》全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对其语意有不同解释。王力、何九盈先生认为是:“轩使者绝代语释”加“别国方言”;本文认为是:“轩使者绝代语释(之以)别国方言”。  相似文献   

5.
中外瑶语的前加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语的词汇里有一种构词的前加成分,它加上后面的其它成分能构成多音节单纯词和合成词。这种前加成分是瑶语词汇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有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瑶语的一种特有“词头”。在语音形式上它是单音节,如[pu];Ba’g、[mu]:mub[k?]:ka’g等。它所构成的词基本上是名词,如“耳朵”[mun?m] :mbnxmb、“聋子”[mun?m duyη].mbnxmb—duv等. 瑶语的前加成分早为中外瑶语研究者重  相似文献   

6.
中外瑶语音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这里讲的瑶语是指瑶族中使用的“勉”话,不包括瑶族中使用的其他语言。所谓“中”,是以我国原广西兴安县老书村村的“勉”话为代表说的;所谓“外”,是以泰国北部的“勉”话为代表说的。“音系比较”主要是指两者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的异同,没有谈及瑶语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7.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原与华夏族同居于黄河流域,是亲族关系,所以瑶族的语言尽管方言很多,仍归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族瑶语支,瑶语中有很多词语与古汉语可相通,就证明了这一点。瑶人当周代时便开始由黄河流域南迁到长江流域。到了唐宋时代,瑶人又有部份南迁于两广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自两广再南迁到云南以至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北部。形  相似文献   

8.
西林地名主要来源于壮语北部方言,也有汉语、苗语、瑶语及壮语南部方言来源,多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也有聚落、方位和动植物特征、特别场合方面的名称,西林地名演变具有数量增多、汉语地名增多等特点,地名还折射了西林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瑶语勉方言罗香土语念5’调的词包括非汉语词、早期汉语借词以及现代汉语借词三个部分。非汉语词、现代汉语借词中的5’调并非来自古次清声母字,早期汉语借词中的5’调多来自古塞音、塞擦音全清声母上、去声字。此结论异于5’调来自古次清声母字的旧说。这说明致使瑶语派调形成的原因多元化,值得学界重新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焦作地区方言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因素而形成隶属晋语的格局,“怀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即是有力的佐证,从中可以看到焦作方言在几百年间的历史流变。  相似文献   

11.
释“姼”     
“姼”早就出现在甲骨卜.绊中,但古今学界对其仍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有错误的解读。从汉语方言以及壮侗语相应同源词来看,“姼”的本义应是《方言》记载的“母姼、父考”,而且上古时期更多用于称谓“外公、外婆”。  相似文献   

12.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是东非民族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如“坦噶尼喀”即斯瓦希里语“高原之帆”之意。其次,在索马里、莫三鼻给、布隆迪、尼亚萨兰、东南阿拉伯和印度西岸,也有不少人操这种语言。通常认为使用斯瓦希里语的人数为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而据最近材料称,约有四千万左右。斯瓦希里语为班图语系东部语族,有二十来种方言。各种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虽有些差别,但以通行于东非沿岸和内陆地区的基温古札方言为标准。随着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城市的不断出现,以及不同语言的居民联合军队的形成,斯瓦希里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至二十世纪初叶,它已成为东非流行最广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东北方言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瓶梅》的语言相当复杂,不只是用了山东土白话,也大量运用了北京方言、江淮方言、秦晋方言、官场交际语言,说书人语言、嫖客“市语”,同时还用了许多东北方言。鲁迅先生等的“《金瓶梅》一书用的是山东方言”的论断,是不确切的、不全面的。语言问题,不能成为确定作者的关键问题,不能说某地作家,他就只能写出某地区语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古代文献安科特别是有关蜀地民俗和方言的记载对今天活在四川人民口头中的古方言词语进行了推本究源的考释。有助于解决编纂方言词典中遇到的“有音无字”或“同音替代面目全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以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普安州志》所载“焚语”与当代各主要白语方言的对比研究,认为至迟到清代中叶,贵州六盘水一带的白族仍然在使用白语;《普安州志》中所记载的焚语,与当代白语各主要方言差别很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北方词缀"阿"的消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词缀“阿”的消失问题。元代之前,词缎“阿”是南北方都使用的通语词缀,元代以后,南方词缀“阿”继续保留,沿用至今。北方词缀“阿”于宋代开始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元代以后则基本消失,从而由通语词缀转变为南方方言词缀。  相似文献   

18.
“姐”“祖”同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言、相关民族语言材料的研究,辅之以人类学、文字学的观察发现,在姬周语(汉语雅言的前身)和古羌语分离之前的原始祖语中已经诞生了“蛆”的前身“且”,“姐”和“祖”同源。这为“姐”后来在汉语中逐渐代替了“姊”的语言地位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排瑶,是连阳八排瑶的简称。排瑶的聚居之地,历史上为连州的一州二县,即今广东省连县、连山县、阳山县的山林地带。一九四二年,把这三个县的瑶区析置连南县。解放后,更名为连南瑶族自治县。因此,以地域而言,把排瑶称之为“连南八排瑶”、“连阳八排瑶”或“广东八排瑶”,都无不可。但象屈大均《广东新语》与李调元《南越笔记》称“连山八排瑶”,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称“怀集、连、贺之八排瑶山”,  相似文献   

20.
广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与浙江江山接壤,东与福建浦城毗连,地处三省边界,境内方言复杂。代表方言为县城话,说这种话的占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种话。广丰话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类方言,要在对广丰话及其邻近地区方言作进一步调查以后才能得出可靠结论。就目前所了解的一些情况看,语法方面,广丰话存在赣方言的一些特点。如“坐着吃”说成“坐到吃”,“坐下来讲”说成“坐到来讲”,前者的“到”表示动作的持续,相当于普通话的时态助词“着”,而后者的“到来”却相当于普通话作补语用的趋向动词“下来”。又如普通话作状语用的表示频率的副词“再”的意思,广丰话却用“凑”作补语来表示,“吃一点凑”等于说“再吃一点”,“坐下凑”等于说“再坐一下”。从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