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家和艺术家对于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思考,他们发现:这种合作关系创造了就业机会,加深了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艺术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探索科学工作的深层意义。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社交媒体上每天发布带有"科学艺术"标签的消息,这表明:本不相干的领域正在以新颖独特和令人兴奋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阿碧 《世界科学》2012,(1):F0003-F000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爱因斯坦生前曾经执教过的普林斯顿大学,继承了他对科学和艺术的热爱,每年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作品,并在年底举办"科学与艺术展"。下述图片是从2011年度"科学与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画笔不止一种,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天马行空、创意无限。本期"图味百态",我们就来领略下意料之外的"妙笔"和艺术气息浓郁的笔尖之作。  相似文献   

4.
<正>折纸艺术历史悠久,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折纸艺术在科学领域也大放异彩,研究人员从它身上获得灵感,解决了一系列的科学难题。可以"折叠"的蟑螂机器人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一直在研究这种被称为折纸的艺术形式。近年来,一些科学家也开发了这种艺术形式在科学研究中的许多实际应用。例如,龙卷风、地震和爆炸事件过后,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都有可能埋着被困者,救援人员  相似文献   

5.
<正>达·芬奇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大师。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享誉全世界。达·芬奇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高超精湛的艺术造诣,在科学领域也展露出卓越的才能,被称为"艺术家里的数学家",其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曾得到科学大师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民间剪纸多通过"口传、耳闻、手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因而无法脱离群体的审美意识而独立存在,所以,中国多半剪纸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也秉承了集群体共同审美意识为一体的传统民俗剪纸符号化纹样和剪刻方式,但郭梅花在继承传统单色的剪纸基础上,以"黑、红"对比、拼连,"红、白、黑"重叠、套剪、粘贴为表现手段,独创红·白·黑的艺术方法,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汇,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5,(21):72
任何职业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如果这种损害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了职业病.根据职业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5,(11):72-72
任何职业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如果这种损害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了职业病。根据职业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饮食.可在定程度上降低职业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一网一世界     
<正>都说与动物、儿童一起工作没什么好结果,但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却不这么认为。生于阿根廷,居住在柏林的他被充满无限可能的蜘蛛网深深地吸引。因此,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成千上万只蜘蛛"合作"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游客们可以漫步于190平方米的大型蜘蛛网络,也可以欣赏"蛛网音乐会"。190平方米的大型蜘蛛网是由一种名为Parawixia bistriata的南美圆网蛛搭建而  相似文献   

10.
环境艺术是一种艺术,是以环境作为艺术,也包括使环境艺术化所作的艺术设计和艺术加工。大自然、城市、建筑、广告、园林、居家的装璜、装饰、服饰以及音乐等视觉和听觉环境,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环境艺术的内容。 一切艺术都要带给人美的享受,在美的感受和意境里让人思考、给人启迪。谐和是美的一种表现,从古到今,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这样认为。环境艺术的谐和包括构成环境的各个组分之间的谐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罗氏根艺木雕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罗东凭借多年积累,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创立了北木班鲁雕刻艺术创作室,开启了罗氏根艺木雕新的发展阶段。他把几十年的生活情感与艺术积累全都倾注到了作品当中,几十年如一日,在木雕领域苦心钻研、辛勤耕耘,成为北方木雕艺术领域的佼佼者。艺术源自生活,来自艺术家的真情实感。对于创作根艺木雕作品的过程和感受,罗东深有体会:"为实现木雕技艺的创新与发展,我总是做好了又重新做,创作—推翻—再创作,在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12.
陈丹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将中国油画从"伤痕美术"中走出来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开创了"乡土情"和"生活流"的先河.<西藏组画>用客观的视角真实直观地塑造了藏族人民纯朴的人性美,是对人性的讴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从纽约回国后,陈丹青的内心充满了中西方的碰撞与摩擦.这样他继而放弃了<西藏组画>,走近了董其昌等人的"山水"中,把它们如实地照搬到画布上.从表象上看,他是用油画再现中国的水墨山水,画的是"画中画",试图把中西方的艺术结合到一起,但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他的作品,既是写生,又是反写生:既是传统写实,又以此质疑传统写实--就像艺术革命,有时也是反艺术革命.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石头处处皆有,人们将它用来建房或铺路,可以说是廉价的材料。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头,在艺术家眼里,却能发现一个奇妙的世界,从而"点石成金",使其身价百倍,这就是天然奇石艺术。大自然中的石头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流水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古典园林是其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在这块园地上耕耘,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园林。  相似文献   

15.
<正>郭梅花生于剪纸之乡孝义,自幼受母亲启蒙,后经专业院校深造,经过40余年的执着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民间剪纸为依托、以吉祥元素为符号、以历史人文为题材,阴阳相间、红黑交错、视觉新颖的艺术风格。她,一个民间艺术家,经过学院派的洗礼,成为新型的剪纸艺术大师。多年来,她的剪艺品广受赞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还将其誉为"梅花剪"。  相似文献   

16.
<正>涂鸦,顾名思义是一种涂写艺术,经常出现在一些公共建筑的墙上、公园的石头上,因个性张扬被人形容"不羁"。不久前,上海一拆迁废墟上的涂鸦火了,两位中法涂鸦艺术家共同创作,通过描绘简单生动的本土化人物形象与当地社区居民交流,深受民众欢迎并因此迅速走红网络,也引起许多网友的围观和点赞,但随后官方因安全问题,将涂鸦在一夜之间铲除干净。  相似文献   

17.
微观妙论     
正网络直播需用好"青少年模式"前不久,关于"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的批评声不绝于耳,这反映出部分平台并没有将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放在心上,反而担心会因"青少年模式""得罪"这批未来的用户,因此在明里暗里为其大开方便之门。殊不知,迎合讨好是不负责任的放纵。"青少年模式"不应只是管住、守住孩子,而是服务好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除了限制时长与内容,还应该积极丰富内容与形式,让其成为传递知识、培养兴趣的学习渠道。打造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成长之余,不也是全方位保护青少年的另一种形式吗?  相似文献   

18.
<正>坐落于俄亥俄州扬斯敦市的巴特勒美国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19年。100年来,这个博物馆始终是美国艺术大师作品的储藏地。从像温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这样的19世纪著名画家,到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和乔治·贝洛斯(George Bellows)这样的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家,再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这样的流行艺术家,他们的作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兼自然科学家达·芬奇确信,只有把画家的气质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事实上,撇开纯属创作上的考虑,古今艺术的任何一种风格和时期都显示了艺术家的某种计算,这有意无意地使预期的构图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20.
陈爱军  林迅 《科学》2006,58(3):60-62
从部分前卫艺术家的个人展出。到众人瞩目的上海双年展,装置艺术逐渐为中国观众所了解。作为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装置艺术。其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观众的参与。随着近年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它在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应用,为作品与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