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般而言,女性体型小于男性,肌肉量也小于男性,因此男性在体能或力量上更具优势.但在世界各地,女人通常都比男人长寿,也不易患某些疾病.例如:全球"超级人瑞"(即年龄超过110岁的人)中女性占比高达95%;不仅女性长寿的概率高,在没有医学干涉的情况下女婴能够存活至1周岁的概率也明显高于男婴;此外,结舌(即"大舌头")和畸形...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一则"新蓝领女性平均月薪达4 276元"的报道引发热议。不少白领惊呼自己的薪水又"白领"了。可是,在貌似不错的收入背后,却隐藏着城市新蓝领各种不为人知的艰辛。这篇引发热议的报道,源自某分类信息网站发布的《2015年新蓝领女性就业报告》。根据该报告,目前一、二线城市中新蓝领女性的平均月薪达到4 276元(税前,下同),其中,按摩技师、月嫂以及美甲师的月薪位列职业薪酬榜的前三甲。这让不少白领女性"大受打击"。一直以  相似文献   

3.
数说     
《科学之友》2020,(9):38-39
正1.015 5亿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2020年8月12日,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 5亿人,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报告指出,在2016-2017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比重越大,研究生层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比例已经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未来,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值得庆幸的是,晶体学领域平等和协作的文化造就了两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需要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个由女性主导的科学领域。"2004年,当著名的英国晶体学家朱迪思·霍华德(Judith Howard)被布里斯托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对于养生来说,男人和女人应各有侧重.中医认为,"男人养生靠吃,女人养生靠睡".这是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养阴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那么,女人养生该怎么睡呢?男人养生该怎么吃? 睡眠篇 女性:睡眠"充电"气血充盈睡眠对女性来说,作用不亚于任何养颜佳品.尤其是夜间睡眠,更是女性身体养阴"充电"的最好时机.中医提倡"静养阴",也就是说女性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此外,女性养生讲究"以血为用",睡眠质量高,则会气血充盈.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学家吴令安已年近七旬,仍然孜孜不倦地活跃在科研一线,致力于"鬼"成像等量子信息相关的研究。继2004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之后,2013年又荣获第四届"谢希德物理奖"。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她鼓励女性从事科研,为男女公平待遇奔走发声,她说:"没有什么事情是男性可以做到而女性做不到的。"归国:从天文梦到物理梦由于父亲在牛津大学任教,吴令安从小生活在英国。轻松愉悦的环境奠定了她热爱创作、动手做  相似文献   

7.
"人不可一天无豆",其中"植物奶"——豆浆无疑是众多市民早餐的首选.特别是不少女性认为豆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所以"喝豆浆能美容"更是受到不少女性的热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因为认为"豆浆中雌激素偏高",一些人误以为喝豆浆易引发乳腺癌或患了乳腺癌不能喝豆浆.但营养专家为豆浆"正名":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喝豆浆不但不会引发乳腺癌,反而还能预防诸多"女性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爱美女性没有谁不对自己的身材百般挑剔:为追求完美,丰乳肥臀的"贵妃型"美眉们整日为瘦身而忙碌;骨感的"飞燕型"美眉们也在为如何让自己更"峰峦叠起"而努力,总之,各自都有难念的经.就拿和女性身材曲线美丽与否息息相关的臀部来说吧,"贵妃型"往往臀部太丰,容易下垂,使下半身显得沉重;"飞燕型"往往臀部太扁平,没有弧度感.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臀部的美.  相似文献   

9.
"月经"也能为妇女带来优势?是的,就失血而言,女性的耐受能力就比男性强,女性因为月经来潮而较能适应失血。如同样健康的男性与女性因外伤而失去同一比例的血量,在男性因失血过多而丧命时,女性则仍有抢救后康复的可能。美国医药协会指出,食物中添加了太多的铁质可能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不管单身与否,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男性和异性的友谊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的;相较之下,女性大多认为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图式的关系"之上,即重视心灵上的沟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团队邀集88对年轻男女友人,并请他们撰写一份机密调查表,回答关于友性情的问题,包括受异性朋友的吸引程度。结果显示,男性不论单身与否,都希望自己对于女性是具备吸引力的,且如果有机会的话,男性希望能和异性朋友单独约会。更有趣的是,对于男性而言,不管女性是否单身,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单单基于学习成绩预测未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母权制的。"10年前,苏珊·平克(Susan Pinker)在其著作《性别悖论》中写下上述这句话,如今她也可以做出同样的断言:2014年的一项综合分析发现,"在检索的1914—2011年数据中,女性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仍然保持稳定"。既然女性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整体优于男性——根据论文,女性在语言课程上的优势最大,在数学课程上的优势最小,那么,女性后来步入职场,在薪酬和位高权重的职位方面,为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家庭生活中,就一般而言,"男人挣钱,女人理财"模式恐怕最多,因此,在一个家庭状况如生产与生活安排、家庭基本建设等的好坏方面,女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家庭财政部长"的女士们,你是怎样当家理财的呢?《女性如何克服畏惧金钱》一书作者——菲琴·佩姬,采访了数以百计的妇女的"金钱意识"之后发现,一般女性具有8种各不相同的理财特征,并表现出各自的金钱观和理财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不幸的小家庭里,一面是大男子主义横行霸道,另一面是"家庭女皇"一手遮天。大男子主义固然无法使现代女性屈尊,而"家庭女皇"也往往使男人们望而生畏。现在一些女性有种极不正常的心理,还没结婚,就多方取经,研究制服男人、唯我是尊的秘诀。在这些女子眼里,好象男人对女人唯命是从便是胜利;男人给女人洗衣袜、端洗脚水,就是女人的地位;男人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就是女人的幸  相似文献   

14.
刘瑛 《科学之友》2005,(17):67-6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制造商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女性这个消费群体.目前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节目"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不断公布出"热门女性数码产品".同时,<福布斯>与杂志则对这些"热门女性数码产品"进行了评测.从评选结果来看,造型时尚、柔和多用和方便靓丽的数码产品备受女性"宠爱".以下是获得评奖并正在上市的女性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温州大妈组团在KTV吸毒,目的是找乐子。这样一个极端的案例,反映出踏入"退休生涯"的中国城市妇女尴尬的生活境况——巨大的精神危机。"临界妇女"危机大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临界妇女"这个概念。该项报告指出,50~70岁的妇女人群,正处于退出工作岗位、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健康拉响警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对人口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红利的延续都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然而,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现代社会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在"两孩政策"开放后的婴儿潮中,中国将面临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处在最佳生育年龄的女性不愿意生育,而生育意愿最强烈的女性已经处于高龄(32岁以上)甚至超高龄(36岁以上)的阶段.那么,如何对这些母  相似文献   

17.
"女性诺贝尔奖"奖项下首次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亮出盛大节日的华彩,在国际上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第五届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来自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的5位女科学家有幸获得殊荣.这之中,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院士也站到了聚光灯下,代表亚太地区领取这"女性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中国女科学家连续获得4次该奖项提名后,首次问鼎这一"女性诺贝尔科学奖",同时获得10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18.
情绪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至少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生理这三种因素组成。情绪的体验和表现有时是缓和的、细微的和轻松的,有时却是激动的、强烈的和紧张的,其生理的变化也是细微多变的。人们往往会接受这样的一个观点:女性的情绪比男性更容易波动。比如我们常常认为女性是"感情的动物","女人的心好像多变的天气,一会儿多云,一会儿阵雨","思春期的女性情感特别纤细暗弱,很容易触景生情"等;而"男性的情感趋于深沉而稳定,像高仓健似的刚毅和深沉"。  相似文献   

19.
<正>还记得历史课本上关于早期人类男性外出捕猎、女性采集野果的故事吗?人类学的许多研究都显示,狩猎者主要是男性。有关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的研究也表明,黑猩猩中徒手捕食脊椎动物的主力军也是雄性。但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吉尔·普鲁兹教授却在一篇研究报道中指出,他们在塞内加尔观察到了许多"猩门女将":在当地的黑猩猩种群中,雌性黑猩猩会比雄性更多地使用工具进行"捕猎"。黑猩猩也吃肉除了取食多种多样的植物果实外,黑猩猩也是  相似文献   

20.
<正>有研究数据表明,过去一年里全球"手机上瘾者"增加123%,达1.76亿人,其中"手机依赖症"在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大的中年男性和学生3类人群中尤为普遍,俨然成为指尖上的毒瘾!睡前玩手机要不得案例:小江是典型的手机控,等公交、吃饭前、开会时,都会盯着手机屏幕"划拉划拉",手机几乎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特别是睡觉前,她总要花个把小时玩手机。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