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酶特性的DNA聚合酶,临床检测发现在很多恶性肿瘤中都能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可以作为诊断这些肿瘤的生物学标志.在某些肿瘤中,端粒酶表达会随着肿瘤的进展而上调,因此又可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评价的一个指标.而化疗后端粒酶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作为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染色体DNA端部的特化部分,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DNA一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端粒酶是由RNA与蛋白质亚基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永生化,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端粒酶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有望作为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新靶点.本对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新进展及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的缺失与细胞的衰老,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老化及癌化均有密切的关系.文章综述了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抗衰老、抑制肿瘤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肺癌细胞株中端粒酶基因和抗凋亡基因bcl 2的关系 ,以期阐明端粒酶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抗凋亡基因对端粒酶的调控机理 .方法 采用TRAP ,RT PCR及LSAB的方法研究了 38例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肺癌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hTR ,hTERT及bcl 2的表达 .结果  82 .3%的肺癌组织及 3种肺癌细胞株均表达端粒酶阳性 ,而癌旁组织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全为端粒酶阴性 .38例癌组织中 ,34例表达hTR(89.4 %) ,其中 9例hTR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比其相应的正常组织高 ,其bcl 2表达也较高 .36例表达hTERT(94 .7%) .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34例表达hTR ,但只有 3例表达hTERT(7.8%) ,且表达hTERT的 3例患者其癌旁组织的hTERT表达比其相应肿瘤组织低 .hTERT阳性的癌旁组织其bcl 2表达也高于hTERT阴性的癌旁组织 .肺癌细胞株中均有hTR和hTERT的表达 ,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只表达hTR .结论 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说明端粒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hTE...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逆转录酶,其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形成的关键步骤。在妇科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具有相关性。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成为妇科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有望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活性的核蛋白酶,可维持端粒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为人们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肿瘤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文章将对端粒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是迄今为止最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良好的肿瘤检测和治疗的靶分子,曾报道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一个基因片段的表达和相应的抗体用于端粒酶及hTERT检测的研究,为了获得更多针对hTERT不同表位的抗体,根据hTERT的抗源性进一步选取了hTERT的数个片段来制备抗体,这里初步探讨了这些原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各种因素对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位于hTERT蛋白中部和C末端的片段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位于N末端的片段在各种条件下均不能表达,另外,就选取的hTERT各片段而言,诱导条件的优化只能在量上提高表达的水平,不能决定片段是否表达,而密码偏好性,启动子强弱及mRNA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可能对片段的表达具有更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已证明有84.7%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细胞中端粒酶表达异常增高.端粒酶的作用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端粒重复序列维持染色体稳定及细胞永生化的关键因素.因此,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目前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核酶是一种具有内切酶活性的RNA分子,只要满足一定的空间结构就能定点切割RNA底物.切割端粒酶的核酶(简称为端粒酶核酶)主要针对端粒酶的两个亚单位hTR和hTERT抑制两基因的表达,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11.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的异质化结构,在稳定染色体及防止染色体在复制时缩短方面有重要作用。其行为的异常被认为同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近来的研究表明,端粒酶已不仅仅能维持端粒的长度,它更有助于肿瘤的形成。笔者综述了端粒的缩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以及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转录调控是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关键步骤.实验分离和克隆了参与hTERT转录调控的转录因子COUP-TFII,分析了其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生物学效应,并分离和鉴定了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表明在以hTERT启动子为诱饵的酵母单杂交体系中,COUP-TFII可以与hTERT启动子结合;得到了纯度高达98%的COUP-TFII融合蛋白,并且其结合于hTERT启动子-201~ 35区段,抑制HeLa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从HeLa细胞核蛋白中分离到了2种与COUP-TFII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研究初步揭示了COUP-TFII在细胞分化和肿瘤转化过程中的参与途径和调控机制,为开启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为抑制端粒酶活性,设计合成了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核酶基因htert RZ及htert-5'RZ,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将核酶转染至肿瘤细胞中,均能抑制端酶活性,核酶heterRZ稳定转染细胞后,使细胞倍增时间长,但无明显细胞凋亡,因而,二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用于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对端粒酶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胃肠道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认为肿瘤的无限增殖与端粒酶的活化密切相关,端粒酶检测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与人类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有关端粒、端粒酶及其与人类肿瘤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学科研究较为关注的热点 ,认为人类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人的衰老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介绍了一些研究成果、进展情况 ,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同肿瘤诊断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一类生物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其中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显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抑制相关酶活性、影响肿瘤细胞的正常周期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控制相关因子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的转移;通过影响了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端粒酶的活性等途径,来诱发细胞发生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端粒酶基因表达与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端粒酶活性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 h TR和 h TRT在 1 1 5例癌组织 ,2 3例癌前病变 ,2 0例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1 5例癌中 h TR阳性率为 83.5 % ,h TRT阳性率为 80 .9% ;2 3例癌前病变中 h TR、h TRT阳性率分别为 39.1 %和 30 .4% ;2 0例良性病变中除 1例有 h TRT弱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癌组织 h TR和 h TRT的表达与癌前病变、良性病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而癌组间无差异。h TR、h TRT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端粒酶基因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端粒酶基因 h TR和 h TRT在多种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均为高表达且有很大相关性。端粒酶的激活发生在癌变早期 ,提示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 TR和 h TRT对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不断在深化。在诸多探索中,自从在人的癌细胞系中发现端粒酶以来,肿瘤细胞永生化的“端粒—端粒酶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设想对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在其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面有所突破。一、端粒酶在肺癌中的表达几乎所有人肺癌细胞株及大多数肺癌组织均有端粒酶的表达。Hiyama[1]等对136例原发性肺癌手术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其阳性率高达80.1%,而周围癌旁组织仅为4.4%。显示出端粒酶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