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1158例健康青年人的心电图检查,发现TV_1≥TV_5者113人占9.76%,说明此现象不仅存在于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而且是正常人心电图中较常见的正常变异或功能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00例疗养员进行了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5.4%。其中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显著(P<0.01)。在异常心电图中,以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37.8%)。本文还就不同类型的异常心电图及发生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体表静息心电图T_(V1)T_(V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造影结果及入院时常规心电图,并对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组,分析T_(V1)T_(V5)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心绞痛组中符合T_(V1)T_(V5)的阳性率为66.7%,而正常组(非冠心病组)符合T_(V1)T_(V5)的阳性率仅为7.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血管病变为53.6%,双支血管病变为75.0%,三只血管病变为77.3%.表明随着T_(V1)T_(V5)的阳性率增加,冠脉病变支数也随之增加,冠心病在各组间检出率亦有显著差异(χ~2=6.59,P0.05).结论 T_(V1)T_(V5)综合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针对冠心病疾病临床诊断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兰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11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需要实施分组对比研究.针对患者ST-T变化的情况完成随机分组.分别设为A1组(ST-T动态变化组45例)以及A2组(ST-T段无动态变化组65例).针对A1组以及A2组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测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针对心电图检查结果同ST-T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在A1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呈现为阳性的患者35例,所占比例为31.82%;冠状动脉呈现为阴性的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9.09%);在A2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呈现为阳性的患者17例,所占比例为15.45%;冠状动脉呈现为阴性的患者48例,所占比例为43.64%;在冠状动脉阳性率方面,A1组明显高于A2组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其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同患者患有冠心病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针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能够提供显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浙江师范大学教职工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师范大学1262名教职工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心电图检查异常的有84例,发生率为6.66%,其中男性59例,女性25例,经x^2检验两者无显著差异.异常的心电图共有15种类型,以ST-T改变最多,占20.24%;41~50岁、61~70岁两年龄段发生率最高,提示这两年龄段教职工是心脏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是预防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方法:把参加健康体检者按两个年龄段分组,进行心电图对照分析,揭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异常心电图占13.82%,其中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占7.63%,其次为STT改变占2.05%,第三为室性早博占0.99%。与文献报导基本相似;且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定期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是积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教职工健康检查1166例结果表明异常心电图随年龄而递增。X^2=74.966,P〈0.01。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人心电图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冠心病人的同步十二导联常规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每一导联心电图信号的关联维数D2,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不论冠心病人(CHD)还是健康人,心电图信号均表现出强烈的混沌动力学特征,从不同导联得出的D2值不同,同一导联相比较,除Ⅰ,Ⅱ,Ⅲ导联外,冠心病人的D2显著低于正常人的D2值,显示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脏ECG吸引子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结果表明,D2可以区别正常人与冠心病人,也可以为确定病变部位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Bmgaba综合征的提出,特发性心室颤动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而被重视,心电图Osbom波及临床意义倍受关注。J波是ORS波与ST段最早部位之间的一个十分缓慢的波,Oshom是J波的另一个名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此波称为Osbom波。  相似文献   

14.
胎儿心电图(FECG)是记录胎儿心电活动时产生的电激动传至母体体表的电位改变,可将胎儿心脏活动时产生的生物电流绘成图谱,反映胎儿的瞬间变化。它对母儿均无损害,操作简便,可在孕期反复应用。现将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500例孕妇进行FECG检查,并同时作胎儿监护无负荷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患病青少年高频心电图阳性与其心肌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生产的心电工作站心电综合分析系统,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高频心电图在心电图QRS波的上升肢和下降肢表现为能破坏QRS波光整度,其频率在100Hz以上的曲折线表现为切迹,当心肌损伤时,高频切迹增加.结论 高频心电图能判断心肌损害的程度,高频心电图阳性与心肌酶的改变成正相关,故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对心脏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郴州市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981例健康体检的人群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981人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31.63%,其中sr-T异常,窦性心动过缓,肢导联低电压,右束支阻滞多见,检出率依次为13.28%、8.76%、1.64%、1.34%,男、女性检出率无差异,中老年人检出率高于年青人。其它正常变异心电图检出率为6.9%,以早期复极、室上嵴图形、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单纯的左、右心室高电压多见。结论无异常临床表现的健康人群仍可检出心电图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增加,且不排除病理性改变的可能。建议在健康体检中,心电图应做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180例教职工体检心电图按一般心电图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在36岁以上的中老年教职工异常心电图(具有病理意义)检出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青年教职工,心电图病因分析,其严重程度也远远超过青年教职工。从而提出加强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乃当前学校卫生工作之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ECG)是诊断心血管病的一个主要手段.校医院在1997年至1998年两年间对中老年教职工进行了心电图普查,从ECG变化这一方面探讨我校中老年教职工心血管病发病情况及应采取的预防保健措施.1普查方法1.1对象及方法检查对象为45岁以上的教职工,...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师院40岁以上教职工768人血脂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异常率为57.55%,异常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特点;女性异常率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异常率高于体力劳动者。三项血脂检查,以总胆固醇异常率最高达40.23%。提出了在今后血脂监测中以总胆固醇做为主要筛检指标,对总胆固醇水平异常者再进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检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