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文字考释中常常遇到通假问题.运用语音通假考释文字要注意"律例兼备".本文对使用语音通假考释古文字进行检讨,揭示了其中存在的古音伪证现象.  相似文献   

2.
刚刚起步的汉字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编码的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极大的工作量.这项工程有助于构建一个整合古文字原始资料和考释成果,服务于全球汉字古文字研究和应用的通用数字化平台.这一构想的实现方略为:首先要确保古文字编码单位满足全方位的古文字资料的数字化处理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每个古文字编码单位的全息属性标注及所有关联例释.  相似文献   

3.
假借通假和破读等现象,既是文字词汇的问题,又是重要的语音问题,由于它们似同实异,辨别起来有一定困难,妨碍了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因此,区分它们对掌握古汉语字词的形、音、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上述问题,结合具体的语境作比较分析。假借和通假。从广义上说假借和通假都是假借,不过前者是造字假借,后者是用字假借,我们通常所说的假借是指“六书”中的假借,而不包含通假。假借是因有限的汉字不能记录极为丰富的语言中的词,为了解决这个字少词多供不应求的矛盾而产生的特有现象。它是用业已存在的字来托事,表达另外一…  相似文献   

4.
“堇”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黏土也”,分析为形声字,一直存在争议.从古文字角度,结合先民社会生活,对以“堇”为声符的同族字进行考释,探析“堇”字的本义,考察其引申义,得出“堇”从不同角度进行引申孳乳,显示了“堇”字族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以《墨经》首章为研究对象,在上篇以墨学诸家成果的对比研究及古文字考释陈列"成"式推理的步子,亦论证此推理的内在约束力的基础上,下篇主要讨论"成"式推理的特点与价值。概述了华夏"成"式特点,讨论了《墨经》"成"式与古典"成"式定罪的关系,在关键构成上,揭示亚里斯多德syllogism推理体统与"成"式的类同。  相似文献   

6.
从古文字资料看,"五"字的本义当为"交午、交错",于省吾等学者皆有考释,而表数量的数词用法乃是其假借义。"五"字的本义还保留在一些常见的词语中,如"四分五裂""五花肉"等。由于缺乏古文字学知识,"五"的本义多不为人所知,而常见的工具书也并未对其非数词用法做出释义,这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以母语宜城方言为例,拟从汉字的语音演变、语流音变和形音义特点诸方面对其本字进行考释。这对了解古代文化、方言规范化书写,正确使用、宣传和保护方言以及词典编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志义先生在西北大学悉心从事古文字教学与研究40余年,成果累累,先后出版了《采邑考》、《西周金文选编》、《金文选注》等,这些著作在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最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文古音考》则是一部用古音考释金文的新作,开创了金文研究中的又一新举。 众所周知,古人多用假借字,其主要原因在于重音,这在先秦文献中处处皆是,这种现象的渊源当推至甲金文了,所以探讨金文的古音古训,就成了解决金文字义的重要思路。《金文古音考》就是以古音来考释金文字义的一部好书,许多字以往的学者解释不一,有的甚至不认识,这些疑难问题,作者通过古音古训探求金文假借字的本义,使不少字义涣然冰释,真谛大白,文通义顺,实属金文研究中的新突破,无疑为金文考释方法树立了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中《语文》注释体例 ,只有通假字和古今字才以“ ;通 ”作注 ,可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些既非通假关系亦非古今字 ,教材却仍以此通假术语作注 ,针对这种滥用通假的情况 ,作者分别以例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古文字中繁化现象的对比以及对简化和繁化关系的阐述,证明古文字阶段简化的基本趋势。揭示出形声拼合造字法对古文字阶段汉字简化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释古文字“盟”与古文化“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悠久而涵造宏博的华夏文明中,传统习尚之约盟礼俗,亘代承续,流布深广,经久演递为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而“盟”的古文字形构即取象于“盟”的古仪物形貌。显然,结合古文字“盟”与古文化“盟”讨索,便可交相参验,从而互为印证。关于“盟”字的结构,古《说文》学家据篆籀古文之“盟”而有歧解,古文字学家对殷虚卜辞之“盟”亦有异词。本文贯通文字、音韵、训诂,追溯历史文化表现形态,结合文献学、民俗学、词源学、语义学诸相关学科进行探究,辨析了“盟”字的初始造型与衍生变体。而在考释古文字“盟”的过程中,则发掘其潜在的文化蕴涵,阐明了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古华夏“盟”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相似文献   

12.
王丹 《菏泽学院学报》2009,31(6):112-115
对<汗简>和<古文四声韵>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字学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地下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战国文字与传抄古文字关系的理性思考,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探究古籍版本源流及辨伪的角度对二书的研究与综述性的文章均取得了重要成就.今天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以审慎的态度来研究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料,从而更好地实现它们在考释文字、审定音韵、古籍版本探源、辨伪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手语起源于原始社会,与原始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文字记录着原始语言,是原始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通过中国手语与中国古文字比较,突出展现了二者的异同点,进而探讨了二者与原始语言、原始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为手语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以经证经是指从经书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该经书中的词义或句意的一种训诂方法。运用以经证经的训诂方法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就是本《论语》之文来证《论语》,从《论语》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论语》中的某些词义或句意。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论语》中的上下文语境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二是以《论语》正文中的训诂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三是以《论语》的用语之例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四是以《论语》的基本思想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6.
“喜、悦、乐”在《说文》中互为训释,是一组同义字族。文章从古文字形入手,考释它们各自所辖的“瑶、倍、诉、故、快、鼻、欢、歆、衙、嗜、咩、欣、忿、懂、台、惠、兑、幅、怿、媚、填、娶、舞、僖、倡、憧、娱、堪、喜、愉”等字的形义关系,对它们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得出“喜”义分为三类,即喜于声、喜于貌、喜于心:“悦”义有面色之悦、心灵之悦和会话之悦;“乐”义有舞乐、歌乐和戏乐三种。  相似文献   

17.
金寨县地处三省八县的结合部,文化习俗呈现多样化特征,方言也不统一。莲花山位于金寨县境的中部偏东,较好地保存了当地古老而又独特的方言俗语。莲花山方言与金寨各话区方言乃至整个江淮官话在语音和词汇等方面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可以作为典型个案进行调查、记录、研究和考释,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方言特色,也有助于皖西乡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中音同或言近的字通用、假借.就是说文章中所用的本来是甲字的词义,却用了一个与甲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词义不同的乙字替代了甲字.这在当初本是刻写或传抄时因音同或音近而笔误.后人或同时代的作者,有的便也用乙字替代甲字.于是形成了古汉语书面语中文字通假的现象.文字通假的出现和形成,造成了文字的形义分离,给阅读古书带来了一定困难.不懂得通假,就其字解其意,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原意.《素问》:“味过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意思是过多地吃辛辣的东西,会使筋脉损害松驰,精神也受到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出土的楚简文献中,有的内容可以和传世典籍相对照,有的是它们之间自身可互相对照,这对考察上古通假异文中的音韵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献中通假异文的考察,认为上古声母存在"复辅音",并归纳出五种比较常见的类型,这些类型对释读楚简中的通假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本汉给上古汉语拟音时把“史数、需”等字拟为 sl-、sn-,已经注意到这类字是 s-和响音声母的结合。李方桂、张琨、雅洪托夫、蒲立本、包拟古、白保罗、杨福绵等位先生对s-头都有所讨论,多从谐声和汉藏语比较立论。本文准备再以通假、异读、转注同源字孳乳分化结合谐声、汉藏语比较,进一步说明:(1)上古汉语确实存在 s-头。(2)s-头后接声母的语音变化。(3)s-头与 h-头的关系。(4)s-头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