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强壮滋补中药,但由于其严格的寄生性和特殊的生长地理环境,天然虫草资源越来越少,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只有走人工培养之路.经研究蛹虫草的培养时间与菌丝体生产量的关系,虫草多糖的提取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显示培养6d的菌丝产量最高,发酵时间对菌丝生长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控制大规模发酵生产大周期.多糖含量的测定用硫酸-苯酚法.经实验显示2次浸提比1次浸提的得率要高,摇瓶菌丝体的粗多糖得率为25.0%,精多糖得率为10.15%,均比已报道的虫草多糖得率高,这为人工控制大规模发酵生产大周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固体发酵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仲敏  常琴 《河南科学》1994,12(4):335-338
人工固体发酵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体的虫草多糖含量高于天然冬虫夏草,氨基酸含量与天然冬虫夏草接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种Cordyceps Sinensis进行液体发酵,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微量Na2SeO3,虫草菌丝体收得率达2.52%,其中硒含量达7.90 mg/kg;经动物试验结果证明发酵法生产的富硒虫草菌丝体安全无毒,并具有延缓衰老之功能;其他生物功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生产的富硒虫草菌丝体在耐缺氧、抗疲劳等功能方面均优于天然虫草,因此完全可以替代天然野生虫草应用.  相似文献   

4.
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是药、食兼用的珍稀食用菌。至今很难人工栽培出子实体[1]。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进行其菌丝体的培养,并提取菌丝体多糖等功能成分,在医药和功能食品等方  相似文献   

5.
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所产虫草———甘肃虫草(Cordycepsgansuensis)和其人工培养菌丝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红外、紫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含量相近;红外及紫外吸收光谱一致.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液体的深层发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菌丝体质量浓度(干重)和发酵液中甘露醇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得到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0℃,初始pH值为6.10,培养时间为5 d;蛹虫草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20 g/L蔗糖+5 g/L蛋白胨+1 g/L MgSO4.7H2O。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型分批式发酵罐实验,研究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及活性物质生成的pH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pH分段控制的液体深层发酵对蛹虫草生长最为有利,菌丝体质量浓度为17.31 g/L,甘露醇质量浓度达43.47 g/L。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菌及其菌丝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介绍了冬虫夏草菌的分离、液体发酵培养以及药理研究,为今后虫草菌及其发酵菌丝体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了冬虫夏草茵的分离、液体发酵培养以及药理研究,为今后虫草茵及其发酵菌丝体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灵芝-松茸混菌菌丝体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灵芝^[1]-松茸^[2]功能饮料生产的副产物、灵芝、松茸混菌共酵混菌菌丝体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证明混菌菌丝体不仅含真菌活性多糖15.25%(干基、发酵3d)及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浓郁的真菌香气,是一种极好的食品天然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了获得在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干重得率和干菌丝体多糖含量综合较高的培养基.通过精选15个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号作为最适培养基,其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3.32g/L,干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27%.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接种方式对亚香棒虫草菌丝体侵染家蚕的影响,亚香棒虫草菌丝体侵染不同寄主及龄期的选择和侵染虫体后菌丝体总蛋白的差异。结果表明,液体种菌球塞入法为最佳接种方式,湖南棒蝠蛾幼虫和3-4龄家蚕为亚香棒虫草菌丝体最佳侵染寄主幼虫,10℃为最适培养温度;同时,菌丝体侵染虫体后总蛋白质有明显的量或种类的不同。研究结果可为亚香棒虫草人工栽培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当前用于功能食品和药物开发上较受国内外关注的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1次一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蛹虫草产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工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为6.0和20℃,而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pH值和温度为5.0和26℃。蔗糖、蛋白胨、MgSO4、K2HPO4和NAA分别是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生物量的影响次序为:蔗糖>蛋白胨>MgSO4·7H2O>K2HPO4>NAA;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产虫草素的影响次序为:蛋白胨>K2HPO4>NAA>MgSO4·7H2O>蔗糖。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2.5%蛋白胨,0.05%MgSO4·7H2O,0.15%K2HPO4,2.0mg/l NAA;最适合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1.5%蛋白胨,0.05%MgSO4·7H2O,0.05%K2HPO4,4.0mg/l NAA的培养基;在最佳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工艺条件下,CM8菌株胞外虫草菌素产量达到961.21 mg/l,胞内虫草菌素的含量达到12.87mg/g;菌丝体的产量为22.97 g/l,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对深层培养提高蛹虫草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产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虫草头孢菌CS-866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虫草头孢菌CS-866菌株的菌丝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适宜的培养基消前pH为5.0~7.0,培养温度为26~28℃,接种量为3%~5%,最佳种龄为3 d,发酵周期4 d,培养基消前加0.3%毛豆油消沫,发酵过程中对通气量的要求较高.虫草头孢菌丝体所含氨基酸与天然冬虫夏草相近,红外吸收光谱也表明两者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优化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摇瓶法对蛹虫草无性型菌种(ACCC 50383)菌丝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S-N-K多重比较和回归方程分析,分别考察6种碳源和6种氮源,确定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对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获得较高产率的发酵时间为6 d,最适发酵温度为(26.3±0.9)℃,发酵液初始pH值对发酵产率无影响,获得最大发酵产量时装液量为(208±28)mL。  相似文献   

15.
液体发酵法培养松茸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松茸的基本性质和生理功能.松茸虽然营养丰富,但野生松茸子实体无法人工栽培,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用液体深层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松茸菌丝体.着重介绍了松茸菌丝体的培养方法,菌种的分离纯化过程和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过程,初步提取了松茸多糖,获得了液态培养时松茸多糖的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确定了二者的比例 提出应用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松茸菌丝体和松茸多糖,并以此为原料生产高营养高品位的松茸制品,此项产业将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发现乙酸乙酯提取物显著抑制类前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5μg/mL.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DNA含量发现,25μg/mL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12~2Ah后,S期细胞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多,表明细胞周期中G2/M检验点被阻滞.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在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后,HL-60细胞中G2/M检验点相关周期蛋白p34^cdc2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灵芝 [1] 松茸 [2 ] 功能饮料生产的副产物、灵芝、松茸混菌共酵混菌菌丝体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证明混菌菌丝体不仅含真菌活性多糖 1 5.2 5% (干基、发酵 3 d)及多种营养成分 ,而且具有浓郁的真菌香气 ,是一种极好的食品天然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采自甘南的尖顶羊肚菌菌株,经人工引种驯化、组织分离,用摇瓶培养制得菌种,并经发酵罐放大进行深层发酵制得发酵液和菌丝体,以此为样品,分别测定了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蛹虫草样品及相同种类的蛹虫草不同部位之间的SOD酶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蛹虫草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之间的SOD酶活力有较大的不同,蛹虫。草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蛹虫草SOD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深层发酵培养粪鬼伞菌丝体。重点讨论影响粪鬼伞菌丝体生物量生长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深层发酵培养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