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电视广告中已经出现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职业女性形象。但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化倾向和性别歧视倾向仍然严重存在,强烈的性别角色差异形成了电视广告中女性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2.
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玲 《科技信息》2010,(16):I0136-I0136
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它给予了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性别差异和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来,并对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别差异不仅造成社会分工与地位不同,而且直接导致了男女双方在使用语言和会话模式上的差异。本文旨在提出研究语言和性别时,不仅要关心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应该把性别这个变量放置到更大的语境中去全面客观地发掘性别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性别言语风格研究主要集中在话题、谈话量、话语重叠、最少反映、和沉默等方面。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会地位和权力方面的原因。对于性别会话风格差异的解释至今仍有争议。主要的研究理论包括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和礼貌论。这些理论的有效结合将会是对性别语言风格差异的更好解释。本文旨在探讨英语性别语言研究在交际以及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心理原因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性别语言主要在语音语调、词语和句法的选择以及言语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作一个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心理研究与危机干预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根据自杀发展进程与动机,对大学生自杀的心理类型进行了分类;2、从自杀发展趋势、自杀原因、性别与年龄差异、精神因素和自杀方式等角度,对目前大学生自杀的特点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3、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复仇行为超越种族、性别,具有悲壮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正义目的。《水浒》与《聊斋》中的复仇因复仇者的身份、复仇对象、复仇方式、复仇风格不同,体现出弃家与守家、英雄主义与理性主义、美善对立与美善同归、写实与写意等方面的差异。二者的复仇行为都显示了封建社会体制变形下民间自发的正义诉求;另一方面从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秩序以及作家个人性别立场的角度来审视复仇这一文化现象,就会发现隐藏在复仇背后的作家性别书写和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陈建文的社会适应量表,以382名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为被试对其社会适应进行测量.比较结果显示:1)运动员学生和非运动员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运动员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的高于非运动员学生.2)高中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相比在“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几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本科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在“心理能量”、“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几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3)男性运动员学生在“心理能量”、“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方面明显比男性非运动员学生更有适应,尤其是“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方面;女性运动员学生与女性非运动员学生在社会适应差异显著,尤其是“人际适应”、“心理弹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4)在同类学校,性别对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及各维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颖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6):101-103
随着社会语言学及社会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性别语言研究的领域也得以拓宽.人们对此项课题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性别差异及其根源,而是既关注差异又兼顾共性,并从语言实践、言语交际等角度,联系其它多种社会因素,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研究语言的性别变异.  相似文献   

9.
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语言学属于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通过对性别语言的分析,综述众多语言学家的观点,探求语言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中的性别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性别定型是刻板印象在社会角色方面的反映。广告传播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其中女性形象是基于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一种规范。广告中社会性别意识的偏离和不公正的表达,通过心理暗示引导女性用广告隐喻的女性社会形象来塑造自己,同时也直接影响正在进行社会化的儿童社会性别意识的正确建立。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角色,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水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本研究对《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在中国文化背景和体育运动情景中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年限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性别角色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且性别角色优化在不同性别与训练年限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采用问卷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贵州师范大学2004届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届毕业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但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困境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为困境儿童心理帮扶及救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252名困境儿童进行施测,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内在作用机制。【结果】1)困境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各维度在性别、是否住校、是否家庭和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2)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两两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向预测社会适应(B=0.392,p<0.001)与心理韧性(B=0.505,p<0.001),心理韧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向预测社会适应(B=0.661,p<0.001),心理韧性在自我效能感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33.935%。【结论】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还可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可通过提升自我效能高感与心理韧性来提升困境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为社会关注困境儿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与壮人都属于壮系民族,但是 歌与壮歌在审美情感、艺术特征、审美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探究其形成差异的原因,得从当时 人与壮人的生存环境,社会地位、社会心理以及与汉文化的交融深浅程度来加以考察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和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山东、重庆两地的735名初中生进行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拖延行为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城镇高于农村;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生源地差异不显著;拖延行为和心理韧性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生源地会影响初中生的拖延行为,但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三个维度对初中生拖延行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男女在成长过程中受所处社会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社会性别与男女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男女两性的口头用语以及体态语言来阐述两性语言的差异,并浅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蔡瑜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8):100-101,107
曲解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话语因素只是给曲解提供了可能性,导致话语曲解的最终因素是听话人的心理根源(包含普通心理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本文探讨了隐藏于社会心理背后的社会因素之一的性别与曲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211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儿童进行了人格特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人格在诸多因子上与当地儿童有极其显著差异;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的性别和是否来自灾区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是否来自灾区人口统计学资料可以有效预测相关人格因素.不良的人格特质对儿童自身的人格完善和学业成就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智力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妇女研究论丛》2001—2006年发表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研究者的性别、学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主题、研究方式和研究逻辑考察在性别研究领域所存在的性别差异,并以宏观社会文化为出发点讨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自主支持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使用自主支持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对703名肥胖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在性别、年级及肥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在性别和肥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这一中介变量对体育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