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入渗实验。设置淡水(CK)及2种矿化度微咸水(3、5 g/L)和小麦秸秆生物炭(5、10、20 t/hm2)组合实验,分别为CK、W1、W2、W1X1、W1X2、W1X3、W2X1、W2X2、W2X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力;3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入渗能力提升幅度更大,其中,W1X1处理效果最好,W1X2略低于W1X1;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未掺加处理时;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采用5 g/L微咸水灌溉的土壤含水率高于3 g/L时,其中,W2X2处理最优,W1X2略低于W2X2;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含盐量,但脱盐深度均达到34cm以上,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作用;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3 g/L微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5 g/L,其中,W1X2处理脱盐效果最好,脱盐率达53.7%;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pH值,且各处理之间无明显... 相似文献
2.
3.
微咸水灌溉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庆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37-40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2-5)g/L的微咸水灌溉农作物,如措施得当,可确保农作物产量,土壤表层不积盐,宝贵的微咸水资源可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灌溉含有NaCl和CaCl2的微咸水玉米微区试验,分析了微咸水中NaCl浓度和CaCl2浓度对玉米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溉不同NaCl浓度和CaCl2浓度的微咸水下,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相同生长时间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随着微咸水中NaCl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小,随着微咸水中CaCl2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但影响规律没有NaCl明显。玉米单株产量随着微咸水中NaCl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少,而随着微咸水中CaCl2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以上研究可以为盐碱地农作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微咸水灌溉增加土壤盐分的现实,提出微咸水灌溉土壤水盐"时、空、形"调控措施,做到有盐无害。 相似文献
6.
微咸水灌溉作物生理生态响应与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开发微咸水资源作为农业灌溉备用水源,完善微咸水灌溉理论技术体系,缓解淡水资源短缺、抗旱农业增产提供参考。综述微咸水灌溉下的作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响应变化规律,分析作物的抗盐机理与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微咸水灌溉下作物遭受盐分胁迫是个综合、复杂的过程,究其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壤溶液的渗透势增加引起生理干旱导致吸水困难产生水分胁迫;另一方面是离子吸收不平衡引起生理代谢紊乱抑制植物正常生长。展望了下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与方向,包括微咸水灌溉下盐分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水盐-土壤-作物响应特征与调节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8.
在新疆石河子149团肉苁蓉人工繁育基地,以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A)和未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CK)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株高、冠幅、地径、当年生枝条生长量和根系;同时,对其生境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进行了定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调查对象A的株高、冠幅和地径的月平均增长率都小于调查对象CK;调查对象A当年生枝条增长率达最大值的时间滞后于调查对象CK,由此可知,肉苁蓉寄生对梭梭当年生枝的生长存在一定程度抑制;梭梭主根发达,被肉苁蓉寄生后,细根所占比例较高,这有利于梭梭自身的生长和为肉苁蓉寄生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9.
鲁北盐渍土区棉花微咸水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棉利用含盐量3.8g/L浅层地下微咸水及1.2g/L深井水进行膜下滴灌、无膜滴灌、覆膜畦灌及无灌溉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g/L膜下滴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为3.8g/L膜下滴灌,相差22%;两种灌溉水的无膜滴灌及覆膜畦灌4个处理的皮棉产量基本持平,无灌溉产量最低。3.8g/L微碱水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比覆膜畦灌增产38.6%,比无膜滴灌增产40.1%,比无灌溉增产92.5%。滴灌比覆膜畦灌省水60%左右,滴头的湿润半径能达到20cm左右,湿润深度能达到60cm左右;试验期间0-6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低于0.2%,不会对棉花生长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梭梭叶内激素与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地区的梭梭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源激素与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梭梭叶片内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GA含量表现为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在生长前期叶片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甚微,盛夏期间ABA迅速积累,生长后期ABA急剧积累为生长发育过程的最高浓度;梭梭叶片内IAA的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变化趋势与IAA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类似;梭梭叶片内的m(CTK)/m(ABA)的值一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取用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风干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在中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次数时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脱盐深度逐渐增加,含盐率锋值深度增加,且同一土层深度的含水率增大,累积的盐分减少。 相似文献
12.
13.
浅析灌区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铃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66-167
阐述了在目前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形势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加强灌区硬件设施的改造和促进人们用水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下滴灌苜蓿田间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苜蓿地下滴灌田间滴灌带不同埋深、滴灌水量等因子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苜蓿生长期日耗水强度在4.1-4.7mm/d,最大日耗水强度为9.5mm/d,生长期耗水量为623.5—685.8mm;最大耗水时段出现在6月中旬~8月中旬,耗水量为359.5~379.6mm,苜蓿第二茬耗水量为400mm左右,多于第一、三茬之和。苜蓿生长期内需滴灌水量458.3~490.8mm,滴水次数10-12次,间隔10~20d,次滴水量20~50mm,10cm埋深较35cm深埋需多滴水量50mm。根据田间试验数据确定苜蓿地下滴灌制度,为大田地下滴灌苜蓿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冬小麦试验资料,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得出:水源充足地区,净效益最大时的条件为灌溉用水与作物的价格之比等于水分边际产量(dY/dx).由此确定了经济灌溉定额.就平常年份来说,实施经济灌溉定额后,每hm^2比最大产量灌溉定额节水44m^3,而产量仅下降不到1%. 相似文献
16.
面对近年来新疆棉花膜下滴灌区日益严重的残膜污染及地下滴灌苗期灌水困难的实际,提出将无膜移栽与地下滴灌有机结合的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为研究在干旱区采用此技术下棉花的耗水规律,进而验证该技术在新疆的可能性,进行了不同滴灌方式下棉花土壤水分变化盆栽试验,试验设5种处理:覆膜移栽地下滴灌(FT-SDI)、无膜移栽地下滴灌(NFT-SDI)、覆膜直播地下滴灌(FS—SDD、无膜移栽地表滴灌(NFT-DI)、覆膜直播地表滴灌(FS-DI)。结果表明:对于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而言,NFT—DI处理最大,地下滴灌节水效果明显,FT—SDI处理最小,NFP—SDI处理仅次;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整个生育期表层(0~30cm)土壤耗水量,无膜处理高于覆膜处理;苗期无膜移栽地下滴灌的耗水强度相对较大,灌水量也相应加大;在覆膜地下滴灌条件下,苗期移栽处理比直播处理耗水强度较小,耗水量也小,地下滴灌条件下,移栽相对直播更利于棉苗生长发育;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的花铃期灌水量小于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30~80cm,全生育期土壤耗水量略高于覆膜地下滴灌,而均低于地表滴灌。这表明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既可充分发挥移栽和地下滴灌的优势,在干旱区完全可行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汾河三坝灌区浅层咸水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汾河三坝灌区淡水资源短缺,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坝线层地下咸水灌溉试验(1990~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0~5.1g/l的咸水灌溉小麦、玉米、棉花和高梁,均比不灌的增产30%以上;在春季河灌和汛期集中降雨淋洗的条件下,作物根层土壤不积盐;实行咸淡水轮灌,增辟水源,改善水质,可获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防雨棚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大麦籽粒形成期碳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蛋白质沉积的生理机制的明显差异是导致干旱胁迫下籽粒淀粉沉积降低、蛋白质积累增加的内在因素;同时,籽粒形成后期的碳氮代谢互作在竞争和能量方面的差异也对籽粒淀粉沉积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舟山市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海洋湿地,海水灌溉农业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开发海洋湿地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海水灌溉农业发展概况,并就舟山发展这一新兴的海洋产业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